《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在1719年創作的虛構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問世後,受到了中下層讀者的熱烈歡迎,5個月内就重印了4次。後來不僅風靡海外,還獲得上流文化圈層認可,進入了英國基礎教育體系,并伴随英國殖民擴張,在全球各地的英殖民地被講解。
雖然當前中小學的講解以贊揚不屈不撓、自立自強為主,但不妨礙近些年海外和中國以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批判《魯濱遜漂流記》的殖民性、文化帝國主義性。
但究其創作根源,《魯濱遜漂流記》隻是一部成功的流行小說,并不是一部嚴肅創制的文學作品。用在嚴肅文學的文誅筆伐,似乎是"打擊對象錯誤"。
作者笛福畫像
一、制造經典:被内化的《魯濱遜漂流記》1、雅俗有别:文學研究的劃分文學研究常常将小說分為兩類,形成一對對"尊卑井然"的術語名詞:
被文學研究、上流輿論、教育機關、學校教學認定是高深嚴肅的作品,稱作嚴肅文學、經典文學,也稱嚴肅小說、經典小說或者狹義上的小說;
被文學研究、上流輿論、教育機關、學校教學認定是通俗膚淺的作品,稱作亞文學、類文學等,也稱類型小說、通俗小說、流行小說等。
而這一認定标準和過程,實際上是在上述機構之間循環往複形成的,有其"自然形成"特征,而非"法典明定"。因為"高深嚴肅"仍是個主觀概念,那麼自然"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啟蒙時期法國沙龍
2、“成”也名流,“敗”也名流《魯濱遜漂流記》問世後,受到了中下層讀者的熱烈歡迎,5個月内就重印了4次。但它在流傳的過程中經過無數知識精英們的吹捧和诠釋,逐漸被經典化了。
法國文人盧梭就極力推崇,将本書視作"具有一切書本知識的書",将魯濱遜視作他"重返自然"思想的"自然人"模範。針對資産階級學者利用魯濱遜形象做理論上的附會,馬克思寫到"政治經濟學者喜愛魯濱遜寓言",并指出"被斯密和李嘉圖當做出發點的單個的孤立的獵人和漁夫,應歸入十八世紀魯濱遜故事的毫無想象力的虛構"。
盧梭畫像
伴随着歐洲上流社會的吹捧,《魯濱遜漂流記》也被英帝國主義教育體系内化,進入了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課堂。哪怕是孩子們在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時,也會很自然接受歐洲與殖民地、白人與有色人種之間的"殖民與被殖民關系"。
《魯濱遜漂流記》體現出的殖民主義認知,也被後世的歐洲文學家不斷重述和诠釋,不斷加諸殖民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的建構,成為了歐洲文化帝國時空體的一部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對《魯濱遜漂流記》這部所謂的資本主義進取精神的象征,也進行了文學批評和文學方面的解構和批判。《魯濱遜漂流記》又成為了歐洲殖民壓迫的文學罪證。
然而《魯濱遜漂流記》真的是一部嚴肅深刻的小說嗎?
大英帝國最大版圖
3、笛福在世時并不為上流文化圈所接受笛福在世時,也從未進入知識精英圈。當時很多文化名人都評價笛福"無知""沒文化""文體淺薄"。笛福的政論敵人、文學同行,《格列夫遊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也攻擊笛福"愚蠢、沒文化"。
笛福的長期負債、缺乏上流社會交遊以及他晚年的住所,都可以佐證這一觀點。
那麼笛福又是如何成為"歐洲和英國小說之父"呢?來自後世的追捧。
《格列夫遊記》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
4、《魯濱遜漂流記》:一次文化商品的驚險的跳躍對政治鬥争深感疲憊的政論家笛福,從1715年就開始創作一些與時政無關的文章。1719年初,為了給女兒置辦嫁妝,負債累累的笛福着手創作《魯濱遜漂流記》,并随後開啟了他的小說家生涯。
59歲的笛福,将他人生的全部經驗、政治論戰中磨練出的妙筆和對當時英國國民意識的把握,全部傾注在《魯濱遜漂流記》這部作品中。一經問世,大獲成功,笛福随即投入到續作的創作中,4個月後就推出了第二部——《魯濱遜的更遠曆險》,并在次年推出了第三部《魯濱遜的沉思錄》,完成了魯濱遜三部曲的創作。
英國帆船
但續作的文學性一落千丈,淪為純粹的迎合受衆口味之作。續作中的魯濱遜,是以一個大富豪和虔信者形象現身的,自然不再從事勞動了,也一改激進易變的性格,變得沉穩、寬容、虔誠。文學評論家查爾斯·吉爾頓就批評笛福随心所欲地操縱人物,所塑造的人物缺乏自己的個性,也就是現在俗稱的OOC(Out Of Character)。笛福在第二部中描述的世界各地景象,對當地人民進行了毫無根據的矮化,殖民主義臆想更加濃厚,充斥着當時歐洲社會的自高自大和對"他者"的盲目貶低。
随後笛福用"魯濱遜套路"快速"複制"出《辛格爾頓船長》、《傑克上校》、《摩爾·弗蘭德斯》、《羅伯茨船長四次旅行記》這些作品,大都都取得了成功。
以上可以表明,《魯濱遜漂流記》并不是一本嚴肅創制的文學小說,它的創作目的是賺錢,是一本暢銷流行的通俗小說,也是一次成功的商業行為和爆款套路創新。
從這種意義上,網絡小說《星辰變》《佛本是道》等"網文流派開山之作",與《魯濱遜漂流記》也相距不遠,不僅作者自己複制套路,也引來衆多仿作。
航海是笛福小說的高頻場景
5、去飾存質,還《魯濱遜漂流記》本來面目一些文學理論和主張,提出了"純文學"的概念,指的是排除文學外的其他目的(政治、商業、道德和階級維護),剔除謊言文學、妥協文學和禦用文學等内容的污染。而以賺錢為目的、迎合受衆口味的《魯濱遜漂流記》顯然不屬于"純文學"或者"嚴肅文學"。對于這樣一部作品,用文學批評的嚴肅視角來審判,将表達和指引時代精神作為《魯》的主要功用,就顯得很主觀偏執。
當前對《魯濱遜漂流記》的主流文學批評觀點是以後現代主義和後殖民主義展開的,借由批判《魯》來批判殖民主義、歐洲文化帝國主義、男性中心主義等等舊日偏見。後現代主義和後殖民主義雖然并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反傳統經典話語、反文化霸權。而《魯濱遜漂流記》的傳統經典地位,是後世賦予和強加的,從這個意義上《魯》也是文化帝國主義的受害者。以文化傳統霸權等目的而反對《魯》,難道不像審判被附魅的"女巫"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非作家庫切,更是通過後現代文學技法,創作了《福(Foe)》,與《魯濱遜漂流記》形成互文。通過解構、重述《魯濱遜漂流記》,痛批書中蘊含的殖民主義、西方中心主義和男性中心主義。然而令人苦笑的是,1719年問世的《魯濱遜漂流記》,距離英國向南非移民,隔了100年。從這個意義上,庫切難道不像同想法裡的敵人搏鬥的堂吉诃德嗎?
與幻想中的敵人對抗的悲劇象征——堂吉诃德
就算按"文本誕生,作者已死"的"文本封閉性"觀點,那麼對文本的解讀本身也構成了文本。
歐洲文化霸權叙事是後世加諸于《魯》之上的解讀文本,為了反對這個文本,而去反對《魯》,首先是打擊對象錯誤,其次暗含了"承認歐洲文化霸權叙事解讀是正确的"這一前提。如果說來,庫切等解構者,就像一個認錯仇家的失敗複仇者,不僅沒有打擊到正确的對象,反而變相承認了他們。
順便一提,拿着"文本封閉性"批判"知人論世"的文學批評觀時候,可不要忘了"知人論世"典出《孟子·萬章章句下》,而在《孟子·萬章章句上》裡是有"以意逆志"這個觀點的。"文本封閉性"這種無視作者,根據自己意志來"逆向"解讀文學作品的做法,"并無新事"(所羅門王語)。
二、繼往開來:類型小說的先驅筆者認為,《魯濱遜漂流記》最大的曆史功績,是成為了後世類型小說的先驅,開啟了包括冒險、偵探、科幻在内的類型小說的發展。
類型小說,可以說是通俗小說、流行小說的另一種說法,是指把通俗小說根據題材等特點劃分為一些類型,每個類型都具有相對固定的風格,以便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偵探、科幻、冒險、盜墓、穿越、宮鬥,都可能稱作通俗小說中的一種類型。
《魯濱遜漂流記》問世後掀起的"荒島生存"仿作熱潮,标志着文學的一條分支——類型文學,逐漸下沉到社會大衆,成為大衆精神娛樂的重要消費品,也成為了文學分支中最暢銷的一類。目前網文的種田流,或許也可溯源到魯濱遜的荒島勞動生活。
而《魯濱遜漂流記》蘊含的經典元素和"被經典化"的經曆,也說明了類型文學并非下裡巴人,在強調商業性和娛樂性同時,也具有文學性。
堪稱種田流鼻祖的魯濱遜
三、結語作為一部"經典",《魯濱遜漂流記》從剛問世的不被知識精英接納,到受追捧被歐洲文化帝國時空體所内化,再到被後現代主義和後殖民主義解構和批判,"大起大落",但這都偏離了目的。
作為一部類型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應時而生,成為了後世類型小說的暢銷打下了基礎。
《魯濱遜漂流記》首版封面
曆史上一些其他的作品,也像《魯濱遜漂流記》一樣遭到"錯誤打擊"。對此你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作者簡介:
陸祖讷,奔三的中二青年,專一的歸零主義者。好讀書,喜思索,觀大略,求甚解。曆史文化,科普動畫,無拘無束,暢所欲言。願意與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學習!
版權聲明:獲創作者授權發布本文。未經創作者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全部或部分的轉載或/和引用(以網絡讨論為目的的部分引用除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