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窗外的同一枝花,在不同人的口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表達:開心的人會說“花兒對我笑”,傷心的人會說“感時花濺淚”;憔悴的人會說“人比黃花瘦”,心細的人會說“人面桃花相映紅”;有人說花是有情的,所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有人說花是無情的,所謂“癫狂柳絮随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所以客觀上的“花自飄零水自流”,卻是人們主觀上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漢語有着無窮的魅力,一個客觀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詞語、句式、語氣等表達出不同的主觀感受、情緒,給人以美的享受。針對漢語的這一特點,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或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寫作導引】
本次作文是“材料 任務”型作文題。命題人給考生的任務是:“針對漢語的這一特點,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或思考。”這個要求中,有兩個方面必須先弄明白。
第一,“漢語的這一特點”是指哪一特點?從前面的要求文字看,就是指“漢語有着無窮的魅力,一個客觀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詞語、句式、語氣等表達出不同的主觀感受、情緒,給人以美的享受”,即“漢語的魅力”,而這個“魅力”具體來說,可以拆分成三點:
漢語可以用不同的詞語、句式、語氣等寫同一個客觀的存在;
漢語可以用不同的詞語、句式、語氣等表達出不同的主觀感受;
我們可以用漢語的詞語、句式、語氣等做材料建造一座橋梁,連接起主觀感受與客觀存在,給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從給出的材料看,主觀感受(或者客觀存在)既可以形象委婉表達,也可以直接客觀表達。這些都是漢語的魅力或者特點。
第二,這次作文不能隻停留在對漢語魅力的闡釋、說明上,而是要談談對這個“魅力”的“認識、體會或思考”,其中的“或”字,表明考生可以在認識、體會或思考三者中選擇其中之一或二者來寫,當然如果有足夠的駕馭能力,也可以三者都寫。
那麼,對“漢語的魅力”,大家應該有哪些認識、體會或思考呢?
首先,從給出的材料,我們可以認識到漢語是靈活的、多變的、豐富的,表達是形象生動的,這是表象。透過這一表象,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人是智慧的、細膩的、圓融的、善于變化的,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又靈活變通的等本質。
其次,由這些表象、本質,可以促使我們思考這些問題:漢語有如此魅力,我們應該如何守護、繼承?我們怎樣靠它去張揚民族的個性,建立起文化自信?我們如何正視漢語發展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将漢語改造、發展得更好?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積極作用的層面去思考:如何利用漢語的魅力聯結世界,融通天下?如何利用漢語去除浮躁與喧嚣,展示國人的風采?
行文中,大家可以聯系初、高中學過的課文,利用那些經典的例子來進行分析,寫出自己對“漢語的魅力”的獨特認識、體會或思考。比如,人教版高二必修課本中有一個文學鑒賞單元,裡面有三篇文章,朱光潛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說木葉》、錢鐘書的《談中國詩》,全是鮮活的例子。
又比如,64篇背誦篇目中,不少詩文都可以作為例子來印證“漢語的魅力”,比如李商隐、李清照等人的詩詞。可以這樣說,“魅力漢語”如長江大河,浩浩湯湯,又似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任意取用都美不勝收。
【佳作展評】
用漢語撐起我們的文化臉面
文/陳才能
憔悴的人說“人比黃花瘦”,心細的人說“人面桃花相映紅”;有人說“落紅不是無情物”,有人說“輕薄桃花逐水流”;志士說“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遊子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同一事物,多樣表達。漢語體物傳情時所表現出來的多元與精深,實在像是二八少女,活力四射,姿态萬千,魅力無限。
我認為,漢語的魅力,在其精微。“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恍如親臨碣石,共觀滄海;“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仿佛置身東籬,盡享閑适;“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江南煙雨,滿是惬意;“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溪橋茅舍,全是靜谧……漢語,積澱了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基因,它總能以其細柔或者剛毅在一瞬之間直擊人心,通透靈魂。賈島在“推敲”中感悟漢語的精微,王安石在“綠”與“到”之間選擇靈動與活力。詩人們煉字,盡顯漢語芳華,讀者讀詩,肺腑浸潤,心骛八極。
我還認為,漢語的魅力,在其多元。《毛詩序》裡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有多少情緒體驗,就可以有多少種漢語表達。“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這是慘淡的離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是深情的離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豪邁的離别……字字珠玑間,透露出的是離别的款款深情。人間百态,風情萬種,漢語都能細别之、實錄之、暢達之、盡美之。
然而,我也注意到,時代的陀螺飛旋,在網絡文化的沖擊中,在西方文化的滲透下,漢語又似乎走到了她曆史的三峽地帶,雖表面平靜而實則暗流湧動,雖奔流不息卻也泥沙俱下。古詩詞中的意境正淡出華夏兒女的視野,漢字的神韻也正從炎黃子孫的指尖流逝。簡短的字符扭曲了象形的漢字,突兀的字母取代了深情的語詞,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支離破碎的生造詞,所有的任性都是對漢語的傷害,所有的妄為都是對漢語的洗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異族文化和科技的圍攻之下,漢語也正經曆着曆史的陣痛。
葉嘉瑩先生說:“我的快樂在于把古詩詞中的美好意境分享給青年朋友。”在母語的屋檐下,我們能否重拾不能割舍的鄉愁?在時代的大潮中,我們是否更需漢語的裝備?中華民族的千年積澱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要遠行,就得主動扛起漢語這面大旗。聯合國那一大摞文件裡,最薄的那本一定是漢語文本!這,難道還不足以讓你在行走于世界各樣文化之間時,努力撐起你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臉面嗎?
【點評】
文章開篇通過排比、引用,指出漢語具有無限的魅力;接下來,用“我認為”“我還認為”“我也注意到”等顯眼的語言标志來結構全篇,條理明晰、層次清楚。行文中,作者既談了自己對漢語精深與博大的認識,也講到了自己對漢語發展過程中遇到“圍攻”的憂慮與思考,體會認識深刻。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熟練駕馭語言文字,引經據典,文白參差,字字珠玑,擲地有聲,其本身就是一篇魅力十足的美文,顯示出作者掌握和運用漢語的深厚功力。
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