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多精明,聰明人多糊塗
《道德經》第二十章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意思是說:一般人是那麼清醒精明,唯有我如此糊裡糊塗。一般人是那麼嚴格苛刻,唯有我如此淳厚質樸。
看到這裡,有些人就納悶了:老子這不是主張叫人糊塗嗎?是的,是叫人“糊塗”。但此“糊塗”非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糊塗”,也不是孟子主張的“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說:“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後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别人明白。”
昭昭:清楚、精明。這裡指的是一種俗人的聰明,為老子所不屑。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小聰明”、“假精明”、“不懂裝懂”,也是老百姓說的“整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
昏昏:暗昧、糊塗的樣子。察察:嚴厲苛刻的樣子。悶悶:淳樸的樣子。老子說:“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意思是說:衆人都無優無慮,興高采烈,好象參加盛大的筵席,又好象春天登高遠望那樣心曠神怡。我獨自恬然淡泊而無動于衷;渾渾沌沌的樣子啊,好象一個還不會笑的嬰兒;疲乏慵散啊,好象無家可歸。衆人都有多餘的東西,唯獨我卻好象什麼都不夠。我真是個愚人的心腸呵!
老子把自己比做“愚人”。
與“俗人昭昭”形成鮮明的對比。老子所謂的愚人,是一種與世俗之人不同的至高之人,他淳樸、自然,看似敦樸木讷,實則洞悉世事、通達人情,對人生的理解遠遠高于一般人,故這種“愚”是大智若愚的愚,是大辯若讷的愚,是返樸歸真的愚。因此,所謂愚人恰是老子理想中的人。
綜上,我們來梳理一下幾類人的境界:一是真的不懂、真的昏昏的人,二是不懂裝懂貌似昭昭的人,三是真的昭昭表現為昭昭的人,四是真的昭昭卻貌似昏昏的人。有四重境界。老子說的“俗人昭昭”,指的是第二種人,這種人貌似精明,實則相反。老子推崇的是第四種人,這種人洞曉一切,卻表現為“昏昏”與“悶悶”,這種境界,其實就是鄭闆橋所謂“難得糊塗”的境界。
社會上不乏這種看似“昭昭”的俗人。正如魯迅所言,他們憑借一知半解,憑借一點小聰明,有的“精通時事”,有的熟知明星八卦,有的妄談天下,有的縱論國事,有的亂點江山,更有甚者,有的洞悉同事秘聞,有的搬弄鄰裡是非,搖唇鼓舌,亂點鴛鴦,壞了團結,亂了和諧,直“攪得周天寒徹”。
想那三國中的楊修之死,莫不是死于自作聰明。祢衡之死,莫不是死于恃才放曠。吳越時期的文種之死,莫不是死于自以為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之死,莫不是死于機關算盡。
相反,三國中的司馬懿裝病躲過一劫,讓三國歸晉。勾踐卧薪嘗膽,讓三千越甲可吞吳。八大山人朱耷藏進深山出家歸隐,用畫筆反清複明。就是魯迅,也曾“躲進小樓成一統”,為“呐喊”前做足了準備。
所以,俗人昭昭。所以,真的智者,卻貌似昏昏與悶悶。
老子的這一思想,用于教育,該帶給我們如何的思考呢?
其一,管理者、教師、家長不妨偶爾“難得糊塗”。教師工作中出了問題,學生學習中犯了錯誤,孩子在家中不聽訓教,這些問題,既需要管理者、教師和家長的明察秋毫,有時則更需要我們的一種難得糊塗。有些敏感問題,例如孩子的早戀、性教育等,教師和家長有時要做到内心若明鏡、肚裡明,臉上卻裝作不知,不去直接對接、公開批評,或暫時裝糊塗巧暗示,或避開問題換一種渠道進行教育,給犯錯者一個充足的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時間。好的教育,不是被動的,當是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知,曉其理,動其情,調其意,讓其自知、自覺、自發,到最後落實到“行”上的自覺,讓其知情意行有機統一并始終處于主動層面。儒釋道各家大師開示弟子,一般都不說破,而往往用故事隐喻和點化。
一位母親參加家長會。老師說:“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動症,在闆凳上連三分鐘也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孩子問老師說了些什麼?她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闆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以後,孩子真的逐漸改掉了多動的習慣。
好有智慧的媽媽!好一個“難得糊塗”!
其二,教育上動辄“細則”的做法值得反思和推敲。上級有了考評條款,下級教育單位往往便搞出一些實施細則來,到了學校,有的學校還要搞出不少“細則之細則”,事無巨細,唯恐不細,枝枝丫丫,纏纏繞繞,考評規定不是“删繁就簡的三秋樹”,而成了“枝繁葉茂枝丫交錯的三夏樹”,條條框框,比八股還八股,戴着鐐铐跳舞,讓人嚴重束縛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說,關鍵過繁過濫的細則影響了和偏離了正确的評價方向。
譬如登山比賽,誰率先登上山頂就是冠軍了。就沒必要看他:是不是制訂了登山計劃?是不是進行了賽前的登山演練?是不是在登山中發揮了友誼第一的道德情操?是不是符合某某學曆并且年齡在某某歲以下?是不是達到了身高要求?是不是有相關的登山論文發表?
對教育的考評,千根針,萬條線,歸結到底,其實就是一句話:看學生的成長。蓋大樓、搞師訓,千達标、萬示範,橫評比、縱檢查,看似轟轟烈烈,實則隻是枝丫。學生的成長,才是最終的核心和主幹。最終落實不到學生成長的任何檢查和達标,堂皇形式下遮蔽不了添亂的實質。
基于老子的這一觀點,反思我們的教育管理制度建設,就會有很多新收獲:制度要學會留白。沒有制度,則沒方圓。制度過細,則失掉活力。要給人能動性,大方向定了,任其馳騁。管理搞點粗線條不是壞事,學會宏觀管理,抓主幹,細節上不妨多點昏昏與悶悶。要學會在西方契約化管理模式和東方人情味的管理模式中找到一個适合的中間點。
其三,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老子最反對行政命令式的統領方式,他倡導行“不言之教”,主張“道法自然”,主張不要過多幹涉,讓事物按照本身固有的樣子(即“自然”)去發展。最好的領導方式是:“太上不知有之”。即不知道管理者的存在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最好的教化方式是:“而民自化”。即自我的教化。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意思是:我不去刻意而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不折騰,人民就自然端正;我不攪擾人民,人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貪婪,人民就自然樸實。”
在教育上,好好運用老子的這一思想,學會放手、放膽,給老師們和孩子們充分的主動性,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在真聰明的前提下适當的假糊塗,少點“昭昭”,多點“悶悶”,孩子們就會自發去學習,老師們就會自發去工作。世界靜好,沒有折騰,沒有或少有被動的命令,隻有或多有主動的自覺,那才是最令人向往的教育境界。老子說:“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事情辦成功了,人們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啊。”
“大智若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拙娘有巧女”、“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蘇東坡則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多少警言名句。多少善意告誡。一味的“昭昭”隻能是“俗人”,适當的“昏昏”與“悶悶”的“糊塗”境界,才是一種大境界。這不是不講原則的消極人生哲學,而是一種善于留白、善于将人生的主動權歸還于他人的人生智慧和管理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