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一款車型的動力性能和燃油消耗,往往很難兼顧,各大車企為了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想了很多辦法,其中就有ECO節能模式
很多汽車上都會有幾種駕駛模式可以切換,比如經濟模式、運動模式、雪地模式等等。它們的原理就是提前或者滞後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實現的方式主要有2種
一種是通過控制節氣門的開度。标準模式下,油門踏闆行程與節氣門開度相對應,油門行程踩下30%、節氣門也打開30%
而ECO模式下油門踩下30%,節氣門僅僅打開15-20%,進氣量減少,單個活塞行程所需要的噴油量也就越少,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自然也就降低了
而運動模式下,當油門踩下30%時,節氣門可以開啟50%-70%,此時相當于有一個電子油門加速器,幫助駕駛員猛踩油門,動力更強,油耗更高
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控制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一般都是讓變速箱升檔更加積極。比如一款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是300Nm,标準模式下,2000轉時變速箱會進行升檔,可以輸出200Nm的扭矩
而在ECO模式下1700轉就會提前升擋,此時的扭矩可能隻有150Nm
而運動模式下可能3000轉才會升檔,幾乎接近最大扭矩
提前換擋相當于強制降低轉速,不僅導緻扭矩丢失,發動機輸出也會被限制,但是油耗确實得到了降低
ECO失效功能有些車型的ECO可以通過按鈕控制切換,有的車型則是強制啟用,無法關閉
主機廠為了考慮車主的用車需求,當油門行程超過70%左右時,ECO模式會暫時失效,發動機會不計油耗,盡可能保證動力輸出,最常見的就是需要快速超車的場景
知道了ECO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我們再來讨論一下,ECO到底是不是真的省油?
ECO不一定省油由于ECO是通過犧牲動力來節約燃料,所以當你真的需求動力時,油門需要踩得更深,油耗反而會越高,這對于一些開車比較激情的司機來說,ECO模式反而會成為“費油模式”
對于一些駕駛比較溫柔的車主來說,确實可以省油,因為ECO最省油的工況就是低速工況,非常适合長期走走停停的城市路況,但是低速工況下,氣門開度小,進排氣的速度會降低,燃料燃燒不夠充分,可能就會造成積碳增多
這裡需要注意,如果車輛負載過大,發動機會處于低轉速、高負荷的工況,即便是開了ECO模式也很難真的省油
為什麼ECO成标配?既然會限制發動機的輸出,又不能省很多油,為什麼ECO會成為很多車型的标配呢?答案很簡單,ECO可以幫助車企更好地達成排放指标和燃油消耗指标
以前的燃油指标測試采用NEDC循環标準,更多的還是理論駕駛環境,測試的場景以均速為主
即便是後來升級到了WLTP标準,均速、低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ECO模式可以很好地幫助一款車型順利通過這項“考試”
所以說,ECO模式更像是汽車廠家應對規則的一種手段,就像自動啟停一樣,并不會為車主帶來多大的好處,有時候反而會給車主帶來不便
但是也不能全怪車企,要怪也隻能怪各種規則的限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