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訊(王坤朔)2018年5月,桐君閣藥廠副總工程師殷樹榮憑借中醫傳統制劑方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這項中醫傳統制劑方法便是2011年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桐君閣傳統丸劑制作技藝”。近日,新華網“十九大精神進企業”報道組來到太極集團,桐君閣制藥廠是探訪過程中的重要一站,讓我們一同來感受這家以丸劑制作技藝著名的中華老字号企業在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的過程中,煥發着怎樣的生機和活力。
傳統丸劑制作技藝:手工微丸直徑僅1毫米
作為中華老字号企業,到今年,桐君閣藥廠在重慶的兩江煙雨中已經走過了整整110年。丸藥,是桐君閣的起家本領,創始人許健安在創立桐君閣之初就将丸劑定為最主要的産品。
據殷樹榮介紹,桐君閣的丸劑有奇、秀、絕的特點,不但丸劑的劑型齊全,有水蜜丸、大蜜丸、微丸、濃縮丸、泛丸等,外觀也十分漂亮,各色藥丸中,粉紅如霞、烏黑發亮、淡黃如金、潔白如珍珠。最奇的是微丸,直徑隻有1毫米左右,每克微丸平均能達到550粒。
資料圖
“不同的丸劑,不同的制作工藝,都是為了最好地配合藥效的發揮。”殷樹榮表示,如果藥方中含有芳香性和揮發性成分,或者刺激性比較強,就需要将其放在丸粒的最裡層,外面再加上包衣,更好地留存住有效成分,發揮藥效。
資料圖
丸劑制作精細,對制作人的技術要求非常高,不同技術水平的人做出的丸劑,從外觀到質量都可能截然不同。據了解,在2011年傳統丸劑制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後,桐君閣加大了對傳承人的培養力度,從熟練掌握丸劑制作工藝流程,技術精湛的員工中選拔專業知識豐富、對中藥制作有着濃厚興趣的人員進行常年的培養,搭建起各級代表性傳承人梯隊,為繼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産提供人才保障。
現代制藥工藝:丸劑生産質量更穩定
傳統丸劑制作工藝走過百年,于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桐君閣在醫藥工業化時代,融合現代科技,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董事長劉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桐君閣過去的丸藥,是純手工制作,對制作技藝的要求高,質量卻依制藥師傅的手藝高低而異,且制作速度慢。随着社會的發展,純手工制作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需要運用現代化、自動化的制藥工藝。
桐君閣藥廠自動制丸生産線
劉超介紹,桐君閣研發人員通過大量實驗,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數據,逐漸摸索出适合丸劑生産的工藝參數,形成了完整的工藝流程,使丸劑的質量更穩定。同時,通過運用現代化、智能化的制藥設備優化工序,可以迅速擴大生産規模,提高生産效率。
桐君閣藥廠丸劑抛光選丸生産線
在位于重慶市涪陵李渡區的太極醫藥城二樓,是桐君閣制藥廠工業2.0與工業3.0混合的自動化生産車間,目前主要生産顆粒劑、片劑、丸劑三個劑型。在丸劑生産區裡,有兩條全自動生産線,物料通過傳送帶、管道和真空傳送,每天能生産1億丸藥丸,質量穩定,生産高效。在包裝環節,使用智能機器人庫卡裝箱,靈活的橘黃色機器人精準地打包、搬運藥品。整個車間看不到幾名工人,顯得異常空曠,隻有生産線在一刻不停地高速運轉。
桐君閣藥廠丸劑生産線
“丸劑最早是手工配合着簡單工具來制作,随着科技的進步,丸劑的制作也從手工發展到機械化和自動化。從整體來看,機械化生産更能保證丸劑的質量。”殷樹榮說,一般藥粉越細吸收得越好,手工研磨、打粉的細膩程度不如機器制作。
在過去,所有的工序都由人來加工和控制,質量水準會存在一定差異,而機器實行标準化,不存在差别。“不論采用何種工藝,不論是手工還是機械,本質上來講是要保證藥品質量,促進藥效發揮。從這個角度來看,醫藥工業化對于丸劑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在醫藥工業時代,高質量的設備是藥品質量的根本保證之一。”殷樹榮認為,在應用現代工業制造提升産量和質量的同時,依然要堅守初心和匠心。
桐君閣開業時定制的景德鎮青花瓷藥罐
在太極醫藥城内,還存放着1908年許健安在桐君閣開業時定制的景德鎮青花瓷藥罐,現在已經成為了珍貴的曆史資料和記憶,也時刻提醒着桐君閣人不忘“品貴不減物,制繁不省工”的祖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