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營業面積不過10多平方米的小店,主打均價每500克10元左右的散裝餅幹,一天銷售量超過半噸。一直在稱重、包裝,營業員的手裂了口,仍然跟不上銷售的速度……
最近,位于虹口區物華路的益民經營部紅了——說“紅了”,有點不準确,因為它從來不乏人氣,隻不過最近,慕名來店的年輕面孔多了。
小店的門面很小很樸素
“阿拉本來隻收現金,現在年輕人都要‘掃一掃’,新裝了一隻掃碼收款機,收到錢會報出聲。報得太頻繁,聲音都不響了……”店員李志君罩着紅色格子圍裙,一口上海話,一邊忙着結算,一邊回答記者提問,一邊照應着進店的客人。
這家管自己叫“經營部”的小店,是怎樣成為“網紅”的?
集齊小時候的味道
益民經營部最吸引人,恐怕是它集齊了幾代上海人“小時候的味道”,而且價格不貴——
萬年青餅幹、杏元餅幹、大牛奶餅幹、芝麻酥、鹹桃酥餅、甜桃酥餅、油棗,均價都在每500克10元左右,最便宜每500克8.5元。大部分餅幹散裝,店員稱重後,分裝成400克、500克等小包裝。
經營部的餅幹和點心價格很實惠
記者到訪正是周二,趕上店裡賣“爆款”的日子。所謂“爆款”,是分裝和切割産生的餅幹碎屑,收集起來銷售,最便宜的每500克4元。10時剛過,“爆款”就賣完了。好在正品的價格也不貴,沒買到的消費者歎一句“哎呀來晚了”,轉身就去挑選正品了。
“爆款”威化碎屑每千克12元
聽說記者對小店的前世今生感興趣,李志君和其他幾名店員都推薦說:“找老施,他是我們的領導。”
“領導”大名施國粹,今年72歲,曾是益民食品一廠生産部負責人,其餘幾個店員也都是益民的老員工。2000年,廠裡員工分流,他們組建了這個經營部。
最初,經營部開在現址對面,緊靠益民食品一廠。為支持員工創業,廠裡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大冰櫃,做冷飲批發零售生意。後來,益民食品一廠歸并光明乳業,生産車間轉移去郊區,大冷櫃沒有了,經營部才新增了萬年青等具有上海特點的餅幹和點心。老施說:“我們吃慣了這些‘老底子的味道’,就想有個地方薄利多銷,讓大家買得到這些老味道。”
将散裝的産品稱重分包裝是小店的重要工作之一,往往趕不上銷售的速度
那麼多年過去了,“老底子的味道”找得到嗎?老施很有信心:“冷飲、餅幹、八寶飯都是益民的拳頭産品,店裡的人有的做過生産,有的做過銷售,一輩子與這些打交道,懂工藝也懂渠道。雖然現在賣的餅幹點心來自不同企業,但每一種上市前我們都吃過。味道不對的話,進不了這家店。”
一顆油棗很能說明問題:内部空心、外部灑滿白糖的油棗,講究外香内脆。在經營部,開售的油棗要達到“内部标準”:用糯米粉做,但不粘牙,殼脆不厚。
味道對不對,消費者更有發言權。
一位阿姨一口氣買了兩三千克餅幹,“正宗!我住得遠,難得來一次,多買點回去。”一個開電動助力車的爺叔也買了一大包,“我們一大家子都喜歡這個味道。”
大部分消費者都會滿載而歸
年輕人則在大衆點評、抖音記錄他們的評價:“巧克力威化入口輕、松,口味甜而不膩。”“好吃的太多,留點下次再來買。”“和超市買的不一樣,就是好吃,小時候的味道,值得回味”……
濃濃的人情味也吸引人
不難發現,味道正宗、價廉物美是經營部走紅的重要原因。但這不是小店唯一的特點——小店裡濃濃的人情味,吸引着老顧客,也打動着新顧客。
身着橙色羽絨服的小吳一進門店,就問李志君:“我家老人不适合吃糖,哪些餅幹适合?”李志君熟門熟路地介紹:“鹹蘇打、蔥油餅幹都可以。”小吳立刻拿了兩包,接着又挑了巧克力威化餅幹、大牛奶和八寶飯。一結賬,80多元。
“第一次來?”看他請李志君推薦産品,記者問。“對,特地來的,很早就聽說這家店,但我在南彙那裡做滴滴司機,總想着送客人的時候順道來,一直沒遇到機會。今天索性先來逛逛再做生意。”小吳說,“八寶飯是買給我爸的,鹹餅幹送給丈母娘。”一番話,說得店裡的人都笑起來,誇他是好兒子好女婿。
第一次來經營部的小吳買得很稱心
從陸家嘴過來買餅幹的陳小姐是第二次來店裡,“上次買回去,同事們都說好吃,又來補貨了。”李志君不忘提醒:“威化餅幹不要放在空調房間,容易融化,還會返潮。”
老顧客更不用說。施國粹說,别看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多,以前進店的一大半是熟面孔,“不用說話,一看臉,就知道是要杏元餅幹還是要萬年青……”
21年裡,小店搬過好幾次,但一直沒有遠離益民食品一廠的廠址,老顧客“回來看看”總能找到地方。最早那塊“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的木招牌已經發黃斑駁,如今正豎在店鋪玻璃門後,免受風吹雨打,成為年輕人“打卡”拍攝的标配。
“老味道”的新機遇在哪?
随着店員們年紀越來越大,經營部免不了思考未來:還要開下去嗎?
店裡面積小,客人多,連張椅子都放不下。老施們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60歲,一連幾小時站着做生意,有些力不從心。
在小店裡做生意,一站就是幾小時
去年,為防控疫情,也為不那麼辛苦,大家商量着,把營業時間從“朝九晚五”縮短至9:30至14:30的五個小時。這一變化,立刻引來老顧客關心:“你們不會不開了吧?”
老施們很欣慰:“說明大家真的很關心我們也很信任我們,所以隻要條件允許,我們會做下去。”
做下去,要有可靠的供貨企業,能源源不斷提供“老味道”。老施舉例說,這些天店裡除了餅幹,賣得最好的是光明牌八寶飯,每隻200克,4.5元,每天至少賣掉上百個。
他說,光明牌八寶飯和冷飲都是益民的明星産品,“當年我還在廠裡時就有生産,那麼多年過去了,價格還那麼實在。”
小店這麼火,益民食品一廠市内銷售部負責人薛俊也很受觸動,他向記者表示,經營部給了品牌不少啟發。
啟發之一是可以繼續發揮經典産品的魅力。他說,這些年益民做了不少創新,僅八寶飯一項,前兩年推出的“流心奶黃八寶飯”就因為口味新穎,迅速晉升為“網紅”,一度供不應求。不過經營部的人氣說明,新品上市并不意味傳統産品就沒有機會,隻要貨真價實、價廉物美,仍舊有市場。
不少消費者一口氣買了四五個八寶飯
啟發之二是要用新的渠道宣傳經典。經營部的人氣說明,“老底子的味道”有實力獲得年輕人的認可,隻不過先要讓年輕人接觸到它們。
老施問過最近來店裡的年輕人,怎麼會知道這家不起眼的小店。答案很一緻:大衆點評、小紅書、抖音、朋友圈。所以,老施覺得經營部是“線上種草、線下拔草”的受益者:“我們不會玩那些互聯網平台,但年輕人玩。”
薛俊覺得,老字号和老品牌都可以參考這一點,主動“種草”:“既要用好産品好服務吸引消費者主動分享,也要主動出擊,通過互聯網平台把經典産品介紹給年輕人。”
欄目主編:吳衛群 文字編輯:任翀
來源:作者:任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