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修煉智慧寵辱不驚

修煉智慧寵辱不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7:11:21

洪應明的《菜根譚》寫道: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在之前的文章分析過“如何活得自在”和“如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點擊即可查看: 如何“打開心扉,做自己的主人”?

如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人會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寵辱不驚”有什麼區别嗎?

區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外界事情對我們的内心情感的影響,寵辱不驚,是他人的情感對我們内心情感的影響。

事物可以比較容易看出它的正反兩面性,因為事物是客觀的事實。

比如,賽文失馬的故事,裡面的三件事都是真實發生的事實,隻要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就能看出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但是,他人的态度卻不一樣,大家都是人,情感是可以相通的,因此自身的情緒很容易受他人情緒的影響。

比如,别人誇你,你會高興,甚至會反過來誇對方。别人斥責你,你會憤怒,甚至會反過來斥責對方。

《道德經》說: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意思是:一個人,無論受到榮寵或侮辱,他的内心都會受到震動,就像聽聞自己的身體是否得了大病一樣重視。什麼叫寵辱若驚?受寵,是因為以他人為尊榮,以己為卑下,所以,無論是得到尊上的榮寵,還是受到尊上的侮辱,都會讓人患得患失,無法保持内心的安甯與平靜,這就是所說的寵辱若驚。

我們受寵若驚的關鍵在于,我們自己的内心存在高低貴賤之分。

這是一種分别心,正如《金剛經》所說: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若想寵辱不驚,就要去除内心的高低貴賤的分别心。

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這種高低貴賤的心理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從本質上講,高與低、貴與賤都是能量不同程度,一個人能量高他就會處于尊貴的上位,低能量向往高能量,高能量的事物可以影響低能量的事物,這也恰好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

所以,高能量的人對低能量的人的态度,會使低能量的人有受寵或受辱的心理感覺。

說白了,一切都是因為能量不同。

我們有榮辱的感覺,就是因為自身能量相對較低。

因此,隻要我們提高自身能量,自然會消除寵辱感。

有人問,這種能量角度有什麼用呢?

主要作用是兩點:

1.主觀上的寵辱感轉化為了客觀上能量的不同,主觀感情無法控制,客觀事物可以通過方法改變。

2.認清了本質,為行動提供了抓手,即想辦法提高自身能量就可以了。

如何提升自身的能量?

一個心法:無我利他。

比如,你與馬雲交談,你未免會緊張,有寵辱若驚的感覺,因為他的能量比你高出太多。

但是,你以“無我利他”心理與他交流,你就釋然了,因為,你有了幫助他的心理,你的能量瞬間就提上去了。

我們都有過無私幫助過陌生人的時候,無論是施舍财物還是給問路者指明方向,這種言行合一的利他的時刻,是我們的“高光”時刻,我們的内心都會體驗到能量滿滿,有着一種平和、歡喜的感覺。

仔細回想一些,是不是這樣?

因此,無我利他的關鍵在于,我們本着的是由内而外幫助别人、為别人好的心理,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

值得指出的是:這裡說的是“無我利他”,而不是“損我利他”,兩者有着本質的區别。主要有兩點:

1.無我利他,關鍵是按照規律做事,為别人提供幫助。

2.損我本質上還是有我,無我狀态是不存在損益、榮辱的,況且,你本身能量就弱,再犧牲自己利益,不僅你潛意識不願意,如果你能量沒了,自己就把自己滅了。

《道德經》說: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意思是:最珍貴的是一個人能夠去除外界的障礙,沒有高下之分,不存得失之别,以身為道,達到無我狀态,這時,他将合道而生,達到人道合一的無我狀态。

若要寵辱不驚,需要有無我利他之心,而無我利他的巨大力量,遠遠超過去除寵辱不驚的心理。

這篇文章價值很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修煉智慧寵辱不驚(如何做到寵辱不驚)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