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噴火龍不是龍

噴火龍不是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9:47:37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1

“飛龍”不是龍?是花尾棒雞!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新冠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濫食野生動物給公共衛生帶來重大安全隐患,為了構建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根河市檢察院積極響應《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一直在行動,連續做了關于紫貂、狍子、猞猁等多種珍貴野生動物的科普宣傳。在這裡根河市檢察院再次提醒大家:嚴禁非法獵捕、運輸、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否則一經發現,法律必将嚴懲不貸!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2

野生動物科普系列宣傳還在繼續……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3

花尾榛雞?飛龍!

“可能很多人對它感到很陌生。”

花尾榛雞?這是什麼動物?沒聽過啊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4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5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6

是它啊!這個我知道!”

大興安嶺林區大名鼎鼎的明星飛龍嘛!

飛龍是鳥?

飛龍學名為花尾榛雞,屬于鳥綱松雞科。留鳥,頭小,頸短,胸凸脊平,爪細長,分五趾。比家鴿稍大,成鳥體重般在380-430克。翼短圓,不善飛,當遇到危險時,先伸長脖子觀察動靜,确認有危險再起飛,一次隻能飛20-30米遠。腳強健,具銳爪,擅長行走和掘地挖食。鼻孔和腳都有被羽,以适應嚴寒。它的爪上具有栉狀緣,在地面被冰雪覆蓋需在樹上覓食時,可以抓住冰滑的樹枝,這也是對環境長期适應的結果。

花尾榛雞是林栖鳥類,主要生活在我國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新疆東北部,特别喜歡栖居山谷或陽坡有漿果的稠密灌叢和山麓潮濕或者靠近水域的林内,常常在背風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動。白天常5-10隻一群在林中覓食,食性很雜,主食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大興安嶺森林中的松子榛子、橡子以及野薇、各種野果都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在繁殖期也吃一些鱗翅目的昆蟲、蝸牛、螞蟻等。覓食時榛雞群會分散開,各自找食,彼此間保持有一定的距離,并不時發出“gi-gi-gi"的叫聲相互聯系。現在已經非常稀少,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般都是雙宿雙飛,形影不離,素有“山林鴛鴦”的美稱。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7

為什麼叫“飛龍”?

民間有多種關于“飛龍”名字由來的有趣的說 法:

1、滿語諧音。生活在東北的花尾榛雞在滿語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樹上的雞”,後來取其諧音,稱為“飛龍”。

2、花尾榛雞的頸骨長而彎曲,就像龍骨一樣;它的爪子奇而獨特,爪面上有鱗,酷似龍爪。

3、相傳花尾榛雞是天上西王母的侍臣,封号“飛龍”侍者,長有六個腦袋。後來為了躲避殘暴的王母逃命到東北山林中。

4、花尾榛雞在國際上也是著名的狩獵鳥,它的名字來源可能與其能夠飛翔有關。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8

安能辨“我”是雌雄?

雌雄鳥的主要區别是雄鳥的喉部為深黑色,周緣有白色縱帶,具羽冠,體羽也更為鮮豔,特别是在春季的求偶期,雄鳥眼睛上部有鮮紅的眼睑,煞是好看。雌鳥略有不同,上體較棕黃,颏黃白色,喉棕黃而具黑色羽緣、喉周的白色縱帶不顯著,至眼後中斷,額頭也不白。

花尾榛雞叫聲多樣,炫耀叫聲為拖長的吸吮音 tseeuu-eeti。告警時為快速的 pyittittittitt-ett-ett聲。繁殖期間鳴叫頻繁,且多為對鳴,尤其在清晨,叫聲高而尖。但雌雄有所不同,雄鳥叫聲為“唧一唧唧,唧唧,唧”,雌鳥為“唧—唧一唧唧”。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9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10

不要讓“飛龍在天”

成為過去時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11

噴火龍不是龍(飛龍不是龍)12

花尾榛雞被譽為八珍之首,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富有營養,在清朝乾隆年間開始把它作為歲貢鳥,是專門進貢給皇帝的美味佳肴,有“天上龍肉”之稱。如今其生存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加上森林砍伐和過度狩獵,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花尾榛雞密度大幅度下降,大興安嶺地區每公頃僅0.08-0.22隻,小興安嶺地區為每公頃0.10-0.17隻,而遼甯、天津北部和河北興隆等地則已經或者瀕臨滅絕。花尾榛雞的保護行動已經迫在眉睫,不要讓“飛龍在天”成為過去時。

文字:張豔芳

排版:新媒體辦公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