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7-01 12:58:52

混戰計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三十六計輔車相依)1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兌下乾上”,卦名,兌為澤,乾為天,為履卦,以柔克剛的意思。

面對強敵,不宜直接以力相抗,而應削弱它的氣勢。用以柔克剛的辦法,逐步消滅敵人。

‘’此計語出《淮南子》:“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

“釜底抽薪”原意是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用在軍事上,就是以逐步削弱敵人的力量,最後從根本上消滅敵人的一種計策。抓住主要矛盾。戰争的情況不同,“抽薪”的手段也不同。

如何削弱敵人的實力,“奪氣之法,在于攻心”。

古代作戰,糧草對戰鬥力的強弱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運用釜底抽薪計謀時,常在糧饷上作文章,以動搖軍心。

相關典故:東漢末年,曹操安撫了江東,親自到官渡守住南岸。袁紹的軍隊駐紮在官渡北面的陽武。兩個軍營針鋒相對。

相持了一個多月,曹軍的糧草供應日益困難。曹操鑒于雙方實力懸殊,采納了謀士許攸的“釜底抽薪”的計謀,親自帶兵襲擊袁紹屯糧之地烏巢,以此來動搖袁軍的軍心,使之不戰自亂,然後趁勢出擊,大敗袁軍。

曹軍大獲全勝,前後殲滅了袁紹的士兵七八萬人,袁軍抛棄的辎重、珍寶等全為曹軍所獲。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三十六計輔車相依)2

渾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趁着敵人内部混亂,利用它力量虛弱而無主見的時候,使敵人随從我,就像人從天時變化而作息一樣自然。

“渾水摸魚”的原意是:趁着水渾魚看不見,伸手把它捉住。通常比喻乘着混亂,獲取不正當的利益。用在軍事上,就是一種亂中取勝的計策。

渾水摸魚,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已形成了“渾水”,隻需要抓緊時機去“摸魚”;一種是還是“清水”,需要先采取行動去攪成“渾水”。

相關典故: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是決定南北朝對立局面的一次戰争。戰争的雙方是前秦和東晉。

前秦統一整個北方後,便積極準備南下滅晉。這時,西晉皇族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東晉。

前秦調集軍隊一百多萬人南征。軍隊裡面有鮮卑人、羯人、匈奴人、羌人,其中大部分是漢人。

晉軍總數隻有八萬人,主帥謝安通達多謀,臨危不亂,率師共禦強敵。

因淝水阻隔,晉軍不滿渡河。為了迅速與秦軍作戰,晉軍決定渾水摸魚。晉軍派使者對秦軍将領說,雙方隔着淝水不便作戰,請秦軍往後撤,以便晉軍渡河兩軍決一勝負。

秦軍将領驕縱輕敵,不知是計,企圖趁晉軍渡過一半的時候,用戰術殲滅晉軍。于是,下令後撤。秦軍士卒以為秦軍敗了,又有人在軍中大呼“秦軍敗了”。

秦軍大亂,晉軍趁勢渡水進攻。秦軍大敗。

淝水之戰,東晉主帥謝安為了安定人心,故意對外表示鎮定,與客人在山上對弈。

晉軍的獲勝,得益于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上下齊心,加上指揮正确,抓住了秦軍的弱點和有利戰機,用“渾水摸魚”之計才能轉危為安。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三十六計輔車相依)3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保存陣地的原來形狀和氣勢,使得友軍不懷疑,敵人不敢輕舉妄動,而我軍卻隐蔽地轉移主力,打擊他處的敵人。

“金蟬脫殼”地擺脫敵人、轉移或撤退,完成特殊任務的一種分身之法。

相關典故: 三國時,諸葛亮在前線病死。楊儀、姜維等按照諸葛亮生前定的計謀,故意“欲退先進”,施展“金蟬脫殼”的計策,反旗鳴鼓,做出要進攻司馬懿的樣子,緻使魏軍被突然變化的情況所迷惑,不知所措,落荒而逃。

等到魏軍逃跑後,楊儀等人才放心大膽地帶兵退到山谷裡,舉起白旗為諸葛亮發喪。

蜀軍為諸葛亮發喪的事為魏軍所知,司馬懿責怪自己膽子太小。百姓議論“死諸葛吓跑了活司馬”。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三十六計輔車相依)4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對弱小的敵人,應當包圍起來殲滅。散落的小股敵人,力量雖弱而行動靈活,不宜去急追遠趕。

“關門捉賊”的原意是:竊賊到家裡偷東西,要關起門來把它捉住。它與“欲擒故縱”相反,對弱小敵人應采取包圍起來一舉殲滅的謀略。

“賊”主要指那些突然來襲,行蹤詭秘的小股敵人,行動靈活,出沒無常,為數不多,能量頗大。先斷其後路,再聚而殲之。

應用“關門捉賊”的計策,不僅限于“小敵”,在掌握戰争主動權時,也可以誘其主力就範,聚而殲之。

相關典故:戰國時,秦趙長平之戰。趙王讓趙括代替廉頗為主帥。

趙括是趙國的名将趙奢的兒子,從未打過仗。

秦昭王派白起趕到長平前線。

兩軍交戰,秦軍故意擺陣而逃。趙括以為秦軍潰敗,命令趙軍追趕,被秦軍兩路的伏兵包抄。秦軍不僅切斷了趙軍的歸路,還斷絕了趙軍的糧道。

趙括的四十萬大軍,内無糧草,外無援軍,被包圍了四十六天。在突圍時,趙括被亂箭射死。

白起俘虜趙軍四十萬人,怕發生叛亂,除留下二百四十個年齡小的士兵,其餘全部活埋。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秦軍大獲全勝,威名遠震。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三十六計輔車相依)5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以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作戰目标受地理形勢的限制時,攻擊近處的敵人對自己有利,攻擊遠隔的敵人對自己有害。對遠隔的敵人,為了對自己有利,也可以暫時聯合。

此計出自《戰國策》,是分化敵人,以便各個擊破的策略。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從自己的利害出發,有着自己的聯合與分化政策。“遠交”不是要長久和好,而是一種外交權術,目的是孤立近鄰,“分而治之”,以實現其擴張的野心。一旦“近攻”得手,“遠交”的老友也變成“新敵”了。

相關典故:秦惠王死去,秦武王在位四年又死了,秦昭王即位。魏冉當丞相以後,束縛了秦昭王的才能施展。魏冉搜刮民脂,利用國家軍隊擴大自己的封地。

聽說魏冉打算越過韓、魏伐齊,魏國人範雎來到秦國面見秦昭王。範雎說:“越過韓、魏兩國攻打齊國,是十分錯誤的。要是兵馬出得少了,打不敗,要是兵馬出多了,秦國的耗費也大了。即便打敗了齊國,也不能把得到的土地和秦國連接起來。不如遠交近攻。”

“遠交是對離得遠的國家,先同人家交好,訂立盟約,互不幹涉。近攻,是對離得近的國家,要抓緊進攻。打下韓、魏,再打燕、趙,再打齊、楚。”

秦昭王拜範雎為客卿,并且按照遠交近攻的原則,撤回了攻打齊國的人馬,改派别人去攻打魏國。

三十六計一鳴驚人(三十六計輔車相依)6

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對于地處敵我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當敵方威脅它屈服的時候,我方應立即出兵援助,以取信小國,擴展勢力。對于處于困境的國家,隻有空話而沒有實際的援助,是無法取得信任的。

此計策出自《左傳》。“假道伐虢”泛指托借路之名,行滅亡該國之事的計策。

假道的本意是乘勢滲進兵力,控制對方,以便伺機進行突然襲擊,是一種掩蓋其真實意圖的具體手段。

“敵脅以從,我假以勢”,這種借援助之名,行擴張之實,完全是一種不義之舉。對于這種陰謀詭計,必須保持警惕,提高識别的能力。

相關典故:春秋時期,晉國吞并了附近小國後,成為諸侯中的大國。晉國南面有兩個小國,虞國和虢國。兩個小國相鄰,唇齒相依,早有盟約,一旦有事就互相救援。晉國一直有吞并這兩個國家的野心。

晉國派人到虢國尋釁,有意讓虢國人責罵并向晉國人挑釁,于是有了攻打虢國的借口。同時晉國送良馬和美玉至虞國,要求借路,讓晉軍過境去攻打虢國。

虞公一意孤行,沒有聽取宮之奇“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勸告,貪圖小利而背大義,同意借道,并遵守諾言派兵相助,為晉軍當向導。

晉軍迅速攻占了虢國,虢公出逃,虢國滅亡。晉軍在回師的路上,到虞國時,虞公仍出來相迎,當即被俘。晉軍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ps:碼字不易,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芳華198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