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愛深沉偉大,從出生那天起,就陪伴我們左右,伴随和護佑我們一生。而我們能為她做得卻很少很少,有時候甚至忘了母親的喜好,更别說報答母親的恩情。
國慶節,二姐他們有個活正好幹幾天。我弟弟也放幾天假,也被叫來幫忙。平常看不到他。在外縣開機子,掙一萬多一個月。日子也算可以了。
難得碰在一起,我對弟弟說:“趁你這幾天在家,晚上回去給他們做點好的,要不我給你錢,你買點肉或者雞什麼的。媽挺饞肉的,有時候我們買回去見孫子吃她就不吃了。”弟弟說:“你給也不要你的錢,我又不是沒有。其實媽現在也不怎麼吃肉了”。我說:“怎麼不吃,每次每次回去都給媽買。她想吃也不會說,而且看到你兒子愛吃她就不吃了。”我沒有過多地說什麼,心裡卻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讓我很無語。
母親生命的全部都是這幾個孩子,我們盡管已長大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我們始終在母親的視線裡。她對我們有操不完的心,斬不斷地牽挂和愛。
作為孩子的我們有時候連自己母親喜歡什麼,有什麼嗜好都不記得了。我有種悲涼的感覺。
這麼多年了。弟弟習慣了得到父母的愛,卻從來不知怎麼去愛自己的母親。愛不是大富大貴後的給予,是貧窮時一點一滴的給予。其實父母對我們奢望的并不多。而我們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就不知不覺忽視了我們的父母。
忘了年少時我們對父母的承諾。等我們考上學找個好工作一定讓他們享福,等我買了房子接父母一起住,我會買很多他們愛吃的好吃的東西,等我放假了多去陪他們......。
我們對自己的孩子許的承諾從來不缺席,而我們卻忘了我們無數次心裡對父母立下的誓言。甚至他們什麼時候開始走路蹒跚,什麼時候出門忘了回家的路,做飯忘了關火,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已經漸漸變老了。他們變得像我們小時候需要照顧一樣。
愛不是大富大貴後的給予,是貧窮時一點一滴的給予。
當父母渴了我們給一碗水,當過節時回家陪陪他們唠唠家常,做他們愛吃的菜。買點他們愛吃的水果。愛其實很簡單。我們心裡常常有他們。
曾經聽到的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母親在丈夫去世後獨自一人把年幼的兒子養大,兒子看到母親很辛苦,常常對母親說:“等我長大給你買好多好多好吃的,等我在城裡買了大房子接你過去住。”
母親滿懷期待地笑了笑。含辛茹苦供他上大學。心裡無數次勾畫在兒子買的大房子裡享受兒孫環繞的場景。
等兒子參加工作後回來次數越來越少了。有了女朋友,直到結婚當天才來接母親去。母親隻有在兒子兒媳敬茶時露面了,其餘時間都在角落裡沒有人理睬。看到兒子兒媳,親家在婚禮現場穿梭,母親暗自傷神。
知道兒媳懷孕了,等兒子來接她過去照顧兒媳。兒子說:“不用,有嶽父嶽母照顧,你不用來。”這個母親對着連夜做的孫子的小衣服心中惆怅萬分。直到滿月才通知她去。
以後兒子更不回來了。後來村裡地被征用,地母親打電話讓兒子回來說有事,兒子都推托,以工作忙為借口遲遲不露面。
直到聽說此事後,兒子帶着從未回過家的媳婦來找母親要錢。老母親平靜地說,都捐了。兒子不理解,100多萬啊,心裡充滿對母親的怨恨。
母親拿出兒子為她畫的大房子和一篇作文讓兒子看,兒子羞愧地低下了頭。他怎能不知道,裡面是他對母親愛的誓言。而長大後卻無數次寒了母親的心。
我們從小到大花父母的錢都理直氣壯,當我們成家立業了,他們需要錢時卻說讓子女借給他們,而常常覺得虧欠我們。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将母親接來同住。這首詩寫出了母親對兒女的不舍,牽挂。更道出了寸草又怎能報答得了整個春天呢?
母親的恩情,我們一生都難以償還,母親的付出,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報答。
母親總是自己舍不得吃把最好的留給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不要等如果我有時間,如果我有錢......,不要讓母親在我們太多等待中熬白了頭,更不要在父母離我們而去後才明白珍惜和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願我們都好好珍惜自己的母親,好好的愛她。愛了就是孝了。孝順孝順,孝了就順了。
讓我們一起祝福天下的母親幸福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