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大家留下的文化産物,通過古人寫下的古詩詞,了解那個年代的人文地理,山水人情,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這期間裡,學生要學習上百首唐詩宋詞,而大多數學生學完背下來就過了,從來沒想過自己仿照着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也寫一首自己原創的古詩詞。
可能是因為初中生高中生學習壓力大,沒有這麼多的閑情雅緻,也沒想過去寫一首故事,而一位七旬老人非常喜歡古詩,在閑暇之餘模仿古詩詞寫出了屬于自己味道的一首詩。
仿《詠鵝》寫出《詠雞》獲國家文學大獎
《詠鵝》是駱賓王在7歲時,寫出了一首流傳至今的古詩,因為詞、調都朗朗上口,所以現在多用于學前教育啟蒙古詩學習。
而一位七旬老人模仿《詠鵝》寫出了一首《詠雞》,無論是詞調還是對仗都和《詠鵝》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說駱賓王寫的是“鵝遊泳”,那麼這位老人寫的就是“雞打鳴”。
就是這樣一首詞調、對仗都換湯不換藥的故事卻獲得了國家級别的文學大獎。
對此一些網友表示不服:“所以寫古詩詞不就是原創嗎?如果仿寫都能獲獎,還要創新有什麼用。”
還有一些網友表示:“這樣的仿寫古詩不是張口就來,和三句半有什麼區别?”
網友出手紛紛仿寫《詠鵝》
《詠giao》
看到這個仿寫,筆者真的忍不住笑出聲了,融合網絡熱梗,真的很接地氣了。
《詠妻》
“ 妻 妻 妻, 天天玩手機。 娶時九十斤, 現在一百七”不得不說,網友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看似開玩笑的仿寫,但是從對仗和押韻上來看,沒有任何問題啊。
《詠狗》
“狗,狗,狗 孤身已許久 煙酒不離身 幸福靠雙手”,這首《詠狗》比《詠雞》的境界還高呢,不單單是狗叫聲,還有另一層的深意,把“單身狗”的日常寫出來了。
分析:
在網友看來,這首仿寫的古詩,文學價值并不高,随便一個人都能仿照着寫出來,并不值得獲得文學大獎,别說網友不服了,就連小學生都不服氣。
火遍全網的小詩人—姜二嫚,就是一個小學生,她寫出來的故事既有生活氣息,又充滿文學色彩。
尤其是這首《孤獨》,頗有現代文學家朱自清的味道,還有那首風靡全網的《燈》,“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真的太絕了,沒有刻意炫技但是就能一招直擊心靈。
這樣的現代詩詞難道不比仿寫的《詠雞》要好嗎?相信大多數心中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雖然這樣的文學感知力是需要一定天賦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中學生也可以學着去寫現代詩詞。
學古詩詞對中小學生有什麼用處?
有很多人質疑,現在又不是生活在古代,科考需要考察詩詞歌賦的能力,現在中學生學習古詩詞根本用不上,還成為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如舍掉這個方面的學習内容。
首先,古詩詞、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種,現代學生學習是有一定的傳承和發揚的使命在身上的。
其次,學習古詩詞感受古人的文學氣息,有利于提高理解力,近幾年幾個省的文科高考狀元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曆史”,以史鍛煉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最後,難道我們不希望孩子,在看到大好河山時,能說出一句“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這樣的豪言壯語,而不是隻能說出:“啊!好美”。
沒遇到喜歡的人時,說出一句“落花本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不是隻說出俗套的“我喜歡,我愛你”。
這可能就是現代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最主要原因吧。
總結:
《詠雞》這首古詩詞确實沒有多大的文學價值,全靠仿寫去捋順思路,但是七旬老人能想到去仿寫《詠鵝》,而一般人想不到,也是對文學的一種精神,值得現代人學習。
而小學生姜二嫚是真正有文學天賦的,家長千萬不要去扼殺孩子的天賦,不要覺得寫詩是在浪費時間,禁止孩子去寫。
更不要把拔苗助長,把孩子的天賦消耗殆盡,讓其成為下一個“傷仲永”。
你覺得仿寫《詠鵝》的《詠雞》算得上好詩嗎?你能用“詠*”的體系寫一首詩嗎?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