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顯卡估計很多玩家都要咬牙切齒了,AMD和NVIDIA新一代顯卡已經上市了一年,但看看現在的顯卡市場,缺貨漲價依然一如當初。雖然國内不像海外那樣至今顯卡溢價超過一倍,但達到70%的溢價也讓衆多玩家渾身難受,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要麼當個等等黨,要麼就繼續用着老顯卡來玩遊戲。
或許是考慮到玩家的現狀實在有點痛苦,在拿不出更多硬件解決問題之際,NVIDIA和AMD在今年紛紛開啟了軟件優化之路。AMD之前已經發布了FSR這項技術,号稱要對飚NVIDIA的DLSS,不過看起來畫質部分差距還是不小,當然遊戲幀數倒是提升了不少,并且可以給大多數目前的獨立顯卡使用,甚至包括N卡以及沒上市的Intel獨立顯卡。
而NVIDIA這邊雖然有DLSS坐鎮,而且軟件版本已經升級到了2.3,但是在适用性上則不像AMD FSR那樣普及,畢竟DLSS這項功能本就是針對RTX系列顯卡開發,老的N卡是用不上的。但有趣的是,NVIDIA近日又拿出了另外一項遊戲的黑科技技術——NVIDIA Image Scaling(以下簡稱NIS),顧名思義這是NVIDIA自己的圖像縮放技術,其原理應該更接近AMD的FSR。關鍵在于NIS的覆蓋範圍極廣,不但可以支持GTX 900系列顯卡,甚至同樣可以支持AMD和Intel的顯卡,這也就意味着這是一項開源技術。
不過NVIDIA這項技術真正的殺手锏在于:它号稱可以支持所有遊戲,而無需遊戲進行更新,這表明這項技術是在驅動層面直接覆蓋遊戲,這就非常有意義了。關于這項技術,之前很多介紹和測試都沒有說清楚一些東西,我們在研究了一陣後,總算對NIS有一個大緻的理解,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項技術是不是真的那麼有意義。
縮放及銳化圖像:NIS的技術原理這個技術其實并不是NVIDIA現在才推出的,早在2019年NVIDIA就已經發布了NIS這項技術,隻不過當時可能大家的關注點都放在了DLSS上,所以對這項技術并沒有太注意,當然這也要怪NVIDIA并沒有在驅動中集成NIS,玩家自然也無法使用,我們估計這項技術當初的目的是為了對抗AMD的Fidelity FX而推出的,不過今時今日,NVIDIA顯然認為AMD最新的FSR也不過如此,無需DLSS抗衡,隻需要拿出成熟版的NIS就夠了。
從技術原理來看,NVIDIA的NIS和AMD的FSR有着相近的實現方法,它們都采用空間放大的技術來實現圖像的提升,也就是在渲染低分辨率圖像後,再使用空間放大的方案來将低分辨率圖像拉伸到高分辨率圖像。當然其中肯定涉及到很多算法,這樣才能盡量彌補低分辨率圖像拉伸到高分辨率圖像後的畫質損失問題,而NVIDIA現在的NIS則使用了一套新的算法,采用 6-tap 濾鏡加上四方向縮放技術,搭配自動優化的銳化濾鏡來改善畫質和性能,讓使用NIS技術的遊戲盡量達到屏幕原生分辨率的水準。
不過NVIDIA的NIS和AMD的FSR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說AMD的FSR技術,首先需要遊戲支持,而且FSR是在遊戲設定好分辨率之後,在遊戲中去渲染低分辨率圖像,然後再将它拉伸到遊戲設定好的分辨率上;但NVIDIA的NIS技術并不是這樣,通過我們這幾天的研究和測試,我們發現NIS事先就要将遊戲的分辨率設定在想要渲染的低分辨率上,顯卡正常渲染後,然後在全屏的模式下,将低分辨率的遊戲圖像拉伸到全屏的分辨率上。從這個角度而言,AMD的FSR和DLSS其實更省心一些,而NIS則容易因為玩家不了解可能在很多遊戲中無法生效。
另外,無論AMD的FSR還是NVIDIA的NIS,其實都有拉伸和銳化圖像的兩個步驟,不過AMD的FSR放大圖像和銳化圖像是兩個獨立的步驟,而NVIDIA則是同時完成,所以這方面NVIDIA的NIS技術效率會更高一些,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遊戲的幀數。至于效果,按照NVIDIA的說法,NIS和FSR在4K分辨率下同為77%的渲染工作量下,畫質上NIS是有明顯的優勢,當然具體如何等一下我們可以看看。
如何打開NIS功能?兩個方法都行NIS不像AMD的FSR要在遊戲中設置,它是驅動層面的功能,所以無需遊戲主動支持。NVIDIA在最新版的496.70驅動中,提供了這項技術的更新,所以用戶在安裝好驅動以及GeForce Experience(簡稱GFE)軟件之後,就能在驅動的控制面闆以及NVIDIA GFE軟件中進行自己設定了。
打開驅動的控制面闆,在管理3D設置中這一項,将圖像縮放這一欄設置為開啟即可,這個時候就算已經開啟了NIS功能了,同時在控制面闆中可以選擇銳化的程序,銳化程度越高,當然畫面看起來越犀利,但是過高的銳度也可能破壞圖像原有的畫質,所以一般來說默認50%就已經足夠了。另外如果勾選覆蓋指示器,那麼當NIS在遊戲中生效的時候,遊戲左側會出現一個NIS的字樣。
不過這個方法無法具體選擇顯卡渲染的級數,所以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大家同時要在GFE軟件中去設置。下載最新的GFE軟件,在用賬号登錄以後,就會有圖像縮放的功能供用戶選擇,但是一定要記得要在“常規”這一欄中勾選“啟用實驗性功能”這樣才會出現NIS相應的功能讓你設置。以标準4K分辨率的顯示器為例,在這部分一共有85%、77%、67%、59%以及50%在這種渲染分辨率可供選擇,也是在4K分辨率的顯示器上,NIS最低可以隻渲染1080P的遊戲圖像,然後再拉伸到4K分辨率上,這樣也可以提供最大的遊戲幀數。
另外随着屏幕的變化,更低的分辨率的顯示器,對應的渲染百分比實際分辨率也會降低,這個AMD的FSR實際上是相同的,這部分是根據顯示器最佳分辨率來設定的。而NIS這四個渲染的比例實際上也對應了FSR超級畫質、畫質、平衡以及性能四個選項。此外,必須要說的是,NIS和DLSS是可以疊加使用的,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幀數,同時畫質理論上會因為DLSS深度學習的機制而變得更好,當然這需要遊戲支持DLSS才行。
NIS容易混淆的問題,工作方式以及失效原因在具體聊NIS的效果之前,我們要說說NIS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這一部分很多其他媒體和玩家在談NIS的時候,都沒有說得很具體,這讓玩家在使用NIS技術的時候很容易失效。按照NVIDIA的說法,NIS可适用于所有遊戲。但是要注意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NIS和FSR不同,FSR需要在遊戲中單獨設置,遊戲分辨率可以直接設置為想要輸出的分辨率,但NIS不是這樣。
簡單來說:在NVIDIA驅動或者軟件中開啟NIS功能,遊戲在全屏模式下,如果遊戲的分辨率沒有達到顯示器最佳分辨率,顯卡就會将遊戲畫面通過NIS放大到顯示器最佳分辨率上并對圖像進行銳化處理,如果遊戲的分辨率和顯示器最佳分辨率相同,那麼NIS隻會對遊戲圖像進行銳化處理。
有同學表示為什麼我打開遊戲,畫面左上角有NIS的标志,但遊戲幀數卻和沒打開NIS之前一樣呢?其實這就是遊戲分辨率和顯示器分辨率相同,NIS隻進行了銳化處理,而沒有對圖像放大。如果在遊戲中發現了NIS的标志是綠色的,那麼說明遊戲正處于低渲染分辨率上,NIS會進行圖像放大和銳化的工作;如果在遊戲中發現NIS的标志是藍色的,那說明NIS沒有進行圖像放大工作,但是正在對圖像進行銳化處理,這個時候玩家可以随便設置自己想要的分辨率,低于顯示器最佳分辨率,NIS的标志就會變成綠色。
值得一提的是,GFE中的五種設置模式隻是一個常見的渲染分辨率,實際上最終NIS能不能起作用,還是看遊戲中具體的分辨率,隻要遊戲實際的分辨率低于顯示器的最佳分辨率,那麼NIS都可以讓顯卡以遊戲設置的分辨率進行渲染,然後放大到顯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上,不見得一定要限制在GFE的五種模式上,隻不過有一個渲染分辨率的底線,最低也就50%不能再低了,比如要輸出4K,你在遊戲中設置為1024×768的渲染分辨率就不行。
另外NIS功能必須要全屏以及遊戲獨占屏幕才能實現,如果是窗口模式或者無邊框窗口模式的話,那麼NIS同樣不會生效。所以一些遊戲在窗口和全屏模式下做得有問題的話,那麼也是無法開啟NIS功能的,比如說《仙劍奇俠傳7》就有這個問題。最後還得說一句:DLSS和NIS開啟沒有必然聯系,打不打開遊戲中的DLSS選項,都能開啟NIS模式。
NIS實際表現,畫質和幀數如何平衡?之所以上面一段寫這麼多,當然還是因為我們自己在這部分搞了半天才搞明白,不過我們也是被過去顯卡一些技術的傳統思維所限制了……下面我們還是看看日常遊戲中NIS到底有怎樣的效果吧,我們其實測試了很多遊戲,不過這裡我們用《神秘島》和《Godfall》來進行一下說明就行了。
其實因為降低了遊戲的渲染分辨率,所以幀數提升是很正常的,主要是看這種放大的畫面和實際4K的畫面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是不是能讓我們接受。所以在兩款遊戲上我們都不開啟DLSS和FSR技術,原生設置為4K分辨率,其他特效設置為最高。在NIS部分,我們則采用67%的渲染(1440P)來看看畫質上的改變。
從《神秘島》這款遊戲來看,将渲染分辨率設置為1440P後,遊戲的幀數達到了139FPS,而原生4K分辨率的幀數為75FPS,提升幅度超過90%。當然在畫質上,在放大後原生4K依然有明顯的優勢,比如門上的紋理更加清晰,物體的鋸齒狀也要少很多,但實際上在遊戲的時候,這種畫質優勢很難一眼體現出來,而且你得還得承認在銳化之後,即使是1440P的畫面看起來也很有質感。
但如果是不進行圖像放大,而是對原生4K的畫面進行銳化處理,那麼NIS的畫面看起來銳度則更高,比沒有NIS的原生4K圖像更加犀利質感更好。幀數部分兩者則基本相近,說明銳化這個工作對顯卡性能的影響并不大。
在《GodFall》這款遊戲上同樣如此。原生4K分辨率遊戲幀數為68FPS,而在1440P下NIS的遊戲幀數為116FPS,由于這款遊戲顔色更為鮮豔,對比度更高,所以畫質的差異也會更為突出,原生4K比1440P拉伸到4K的畫面還是要清晰很多,包括頭發、披風等地方。但是當NIS在原生4K的基礎上隻開啟銳化後,整個畫面的質感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就像用上了更高質量的材質和貼圖一樣,但幀數卻沒什麼變化。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NIS這個技術相當有趣,如果是高端顯卡,哪怕有DLSS,也不需要NIS來降低渲染分辨率,但NIS的銳化依然可以增強遊戲圖像的畫質。而如果是老顯卡,那NIS則可以實現低分辨率渲染,高分辨率放大輸出的功能,這同樣也能達到提升遊戲幀數,增加玩家遊戲體驗的目的。
最後我們還用NVIDIA的顯卡試了一下NIS和FSR的差異,恰好《GodFall》這款遊戲可以在N卡的環境下打開FSR,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對比的機會。在遊戲中FSR設置為平衡,這樣恰好可以和NIS 1440P的渲染分辨率對應上。
在遊戲幀數上,AMD的FSR有一定的優勢,NIS 1440P的幀數是116FPS,但FSR平衡模式的幀數則達到138FPS。但是在畫面上,NVIDIA的NIS就有着明顯的優勢,清晰度更高,紋理細節更豐富,遠景表現也更為出色。所以NVIDIA表示NIS的畫質強于AMD的FSR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寫在最後通過研究和測試,我們認為NIS這個功能的确相當有意義,盡管DLSS已經成為NVIDIA的殺手锏,但不是每款N卡都支持DLSS,也不是每個遊戲都會支持DLSS,但NIS卻是可以覆蓋玩家目前手中大多數N卡,而且對所有遊戲都生效(窗口模式遊戲例外)。
而且從實際的體驗來看,NIS在銳化和遊戲縮放效果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現,至少可以說和AMD的FSR平分秋色,從應用性而言它還要強于FSR,因為FSR也需要遊戲單獨支持才行,但NIS沒有任何限制。
從某種角度來看,如果不是那麼追求極緻畫質的話,或許我們可以放松對高端顯卡的追求,因為我們認為NVIDIA的顯卡,哪怕是一款主流或者入門的産品,隻要擁有DLSS和NIS這兩大黑科技,完全可以流暢地在高畫質下運行各種3A遊戲,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玩家在遊戲體驗上的成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