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咱們中國的造橋技術,那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一流,諸多成就讓世界各國啞口無言!
然後咱們中國的港珠澳大橋,更是被英國媒體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迹",不僅體現了我國橋梁技術的先進水平,也再次展現了我國作為“基建狂魔”的超強實力。
但問題也就來了,我國建成的這個港珠澳大橋,為啥會這麼牛呢?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先來看看該大橋的一些基本信息:
全長55千米,以及100千米/小時的設計速度,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的橋面,行車體驗那可謂一級棒;
大橋使用壽命和安全性也很出色,長達120年的設計壽命,且不懼8級地震和16級台風威脅;
此外就是工程項目總投資額,驚人的1269億元,具有跨徑大、橋塔高、結構穩定性強等特點。
事實上呀,這港珠澳大橋的建成,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裡程碑之作,由于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以及頂尖的建造技術,得到橋梁界"珠穆朗瑪峰"的稱号,所以無論它得到了什麼樣的贊美,我們都可以說一句,這就是它應得的贊美,無需驚訝!
問題也就來了,這個港珠澳大橋,有什麼特别出彩的地方呢?
那從結構上來看,大橋由橋梁、人工島和隧道這三部分組成,所以咱們的重點,将是人工島和隧道這兩部分,它們也是是建設技術最複雜、建設難度最大的部分,值得關注。
先說人工島,我國為了搞定這個人工島,是在全球範圍内呢,首創了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
這裡要注意下關鍵詞:全球、首創,含金量可以說是十分高了。
具體來說,就是我國把120個巨型鋼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到海底,然後在中間部分填土,從而形成這人工島。
這裡特别要說一句,千萬别小看這些巨型鋼筒:鋼筒每個圓鋼筒的直徑為22.5米,差不多和籃球場一樣大;高度是55米,相當于18層樓;重量則是高達550噸,相當于一架空中客車A380,每一個數據都是相當震撼人心,足以說明它們的厲害之處。
然後是隧道部分,再次體現了我國的自力更生精神,因為在那之前,整個中國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來,也還到不了4公裡,這也難怪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非常自豪,"從零開始,從零跨越"。
據介紹,它不僅是國内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全長約6.7公裡,最深處則在48米深的海底:
隧道由33節預制沉管,以及一個長約12米、重達6500噸的"最終接頭"拼接而成;
33節沉管每個标準管節長180米,最大排水量8萬噸,僅這單個标準管,就比一艘巨型航母排水量還大,再加上"一年十管"中國速度、"半個月内連續安裝兩節沉管"等世界記錄,必須要點個贊!
而且說到沉管隧道,其實還有個小“插曲”——那時我國非常缺經驗,所以最初想求助于外國人,但最終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那就依然得靠我們自力更生,自主攻堅!
話說當時世界上僅有兩條超三公裡的隧道,其中一個是韓國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我國考察團找到了韓國人,并想近距離看一看這裝備,但遭到了韓國人的拒絕;
被韓國人拒絕後,我們又找到了荷蘭,但他們提出的要求,是中國出資1.5億歐元,在當時約合15億人民币;
并且在最後一次談判時,我們希望出價3億人民币,讓他們提供最重要的、風險最大的這部分支持,結果荷蘭人給咱們的回複,是唱首祈禱歌給你聽,可以說是相當傲慢了
所以我國最終做出決定,選擇自主攻堅這條道路,并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創新。
不得不說,咱們中國人通過港珠澳大橋,再一次成功告訴世界,“很多事情,我們自己就可以做到”,再次給勤勞勇敢的中國人點個贊吧!
不過說起港珠澳大橋,其實還有一個苦難,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那就是穿越自然生态保護區。
之所以要這麼說,得從一個動物說起,那就是“水中大熊貓”,也就是中華白海豚,一種世界瀕危的海洋哺乳動物,它也是建橋過程的一大挑戰:
我國在當時提出了一個承諾,中華白海豚“零傷亡,不搬家”,所以在施工的時候,諸如海洋污染風險、噪聲環境等,都是巨大的挑戰,否則承諾極有可能成為空談。
然後最終的結果嘛,也證明了咱們咱們不是白說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相較開工前不減反增,充分說明了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成功,對比下西方國家如今放棄碳中和的決定,再次說明了一點,中國人是在辦實事,而西方國家嗎?則是吹牛空談居多,許多決定是随時可以放棄的。
扯遠了,回到正題,也就是港珠澳大橋:它作為我國又一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咱們中國人任何場合,都能非常自信地說一聲,它就是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
所以在最後我很想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港珠澳大橋,以及我國不斷創造的超級工程項目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