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個結論是很多朋友都認為的,“粥養胃”而“湯泡飯”卻傷胃,實際上我們仔細來分析的話也并不是如此絕對,粥可能“傷胃”,而湯泡飯也不一定對腸胃就不利。
粥一般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類食物、雜豆、大豆等食物長時間熬煮後做成的食物,畢竟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加熱,這些植物性食物中的膳食纖維等成分都被軟化,對營養成分抑制降低,對食物消化的阻礙減小;澱粉類食物經過長時間加熱,還會增加其“糊化度”,糊化程度越高,則澱粉越接近一種半膠質狀态,更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對于一些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腸胃蠕動慢的人群來說,粥利于消化吸收的确有助減輕腸胃負擔,幫助胃腸消化。
但并非每天每頓喝粥就一定對胃是有好處的。
我們聽過一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腸胃也是如此,如果天天都給予它一些軟爛,糊狀、甚至半流質食物,逐漸地它習慣了安逸地消化食物,即使稍微給予一些質硬,膳食纖維多一些的食物,可能就會影響消化吸收,腸胃不适的狀況。養胃需要“循序漸進”,适當減少它們的負荷,但同時也有适當訓練、提高它們的消化能力。胃虛弱的話,一天中我們可以選擇消化狀态較差的晚餐來喝粥,早餐或午餐可以适當吃幹飯,或者煮粥不要太軟爛,添加一些帶膳食纖維的粗糧雜豆、糙米類混合,也是可以的,如八寶粥,紅豆粥等。
畢竟長時間的蒸煮讓澱粉糊化程度提高,膳食纖維軟化,雖然更利于消化吸收了,但也正是因為吸收快,糖分進入血液的速度更快,這會讓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容易飙升。如果是糖友的話反倒是不推薦喝粥的,若是喝粥一定不要長時間煮(避免煮到米飯形狀軟塌,水粥難以分離的狀态,清湯寡水,米粥分離的粥會是糖友更好的選擇),可在粥中添加粗糧雜豆混合,提高膳食纖維攝入,若糖友腸胃不好,牙口不好,多咀嚼,細嚼慢咽。
很多朋友認為湯泡飯對胃不好,原因是湯會沖淡胃酸,這樣會影響消化,增加胃的負擔。
實際上胃酸可沒那麼“脆弱”,飯後如果喝幾小碗湯沒對它的分泌并沒有什麼影響,我們的消化能力也不會降低,那飯中喝又有什麼區别。
但湯泡飯的問題在于湯水喝太多的話會填充胃的容積,胃被填充到一定程度會有飽脹感,抑制食欲,如此一來我們變得不想吃菜,不想吃肉也不想吃飯,如果加過多的湯來泡飯的話可能會影響其他食物攝入量,降低營養成分攝入;如果适當加點湯的話,其實影響并不大。
很多時候某一種菜我們十分愛吃,味道下飯,吃完了之後我們喜歡把它們剩下的油湯倒在飯裡混合一起吃,的确,這樣吃的話又香又下飯,不過同時會攝入更多油脂、食鹽、蔗糖等調料,可能會增加熱量吸收,鹽、糖攝入量,長期如此可能會引起肥胖等問題。推薦可以加入一些菜湯或适當炖肉湯等。
湯泡飯有個大問題就是因為有水存在,我們稀裡嘩啦幾口就把飯刨完了,飯順着湯水可能沒怎麼咀嚼就被送入胃裡,并沒有充分粉碎或和唾液澱粉酶混合,如果是這樣的話,自然就會增加腸胃消化負擔了。即便是湯泡飯,我們還是應當細嚼慢咽,多咀嚼幾口再吞,願意這樣吃的話,湯泡飯就沒什麼問題。一些小朋友很容易連湯帶飯就吞下肚子,所以很多家長才不準他們吃湯泡飯,其實當湯泡點飯,小朋友肯多咀嚼的話影響也不大。
#健康解密##真相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