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林檎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家源、何鑽瑩
八九月,潮汕市集有一款備受青睐的明星水果——樟林林檎,它是名副其實的潮汕名果,澄海樟林出産的林檎最負盛名,當地種植林檎已有200多年曆史。
剝開粉綠的外皮,嫩白的果肉展露在眼前,嘗上一口,如脂似膏,專屬樟林林檎的清甜瞬間填滿口腔。果皮和果肉間,還藏着一層油脂一樣的果醬,散發出陣陣醉人的果香。
林檎又名“番荔枝”,一種外來的水果。《嶺南雜記》記載,從前一位樟林老華僑從東南亞帶來一棵林檎苗,種植在樟林荖巷口。經過多年的生長和幾代種植人的努力,越洋的林檎紮根在了樟林。
樟林林檎甜而香
近日,記者來到汕頭樟林三角點的道路,一筐筐林檎在路邊一字排開,臨時擺出一個林檎批發市場。果農告訴記者,這裡每天清晨就“開市”,一直持續到晚上。今年林檎的價格普遍在每斤10元至20多元不等。
在樟林最大的林檎種植基地榮傑林檎合作社裡,果農吳紹榮和林惠娥夫婦這兩個月忙得不可開交,夫妻二人種植林檎已超過30年,目前經營着1000多畝的林檎山園。在合作社内,工人将采摘下來的林檎裝箱打包,準備寄往北京、上海和珠三角等地。林惠娥介紹,合作社每年林檎的網上銷售量超過1萬公斤。
林惠娥帶着記者來到林檎山園,隻見林檎樹漫山遍野,一個個飽滿的林檎果子挂滿枝頭。“今年雨水較多,林檎成熟較往年推遲了一些。”林惠娥提着果籃在果樹間來回穿梭,将成熟的林檎果輕輕剪下,小心放進果籃裡。
提起自己種植的林檎,林惠娥頗為自豪。“仔細品嘗會發現有獨特的清香味,而且喉底甘而不酸。”林惠娥說,這得益于樟林當地的氣候和土壤,以及平時所施的有機肥料。通過科學種植,這裡的林檎最大可重達2斤,一顆能賣到100元左右,而普通的也有七八兩重。
“鱗片”越大果肉越飽滿
那麼,如何挑選林檎呢?林惠娥介紹,首先果皮要粉綠,其次要看“鱗片”,“鱗片”越大果肉越飽滿,味道也更為香甜。
林惠娥介紹道,林檎的成熟季節在中秋前後,要通過林檎“鱗片”般的外皮來判斷它是否成熟,待外皮長開,“鱗片”間露出白色線條時便可采摘,放上一兩天,摸上去有點軟即是成熟可食了。
林檎不但甜蜜可口,還有極強的抗氧化作用,還具有激活腦細胞和降低血糖的效用,雖然甜如蜜,但含糖量不到0.2。除了直接食用外,林檎還可被用來炖湯,或做成燕窩甜點,亦可做成水果沙拉。
需要提醒的是,林檎較為“嬌氣”,不宜長時間存放,因此在采摘後應盡快食用。今年八月份的雨水較多,但林檎還是如期上市,香甜清潤的林檎成了九月最好的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