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開始有一些報紙和雜志介紹一些健康養生的知識了。那時候,報紙上經常介紹吃肥肉不好,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想到那時候村裡人許多人喜歡吃肥肉,上小學的我覺得應該把這個知識告訴大家。回到家,我興沖沖地告訴我父親:“科學家說了,吃肥肉,脂肪吃進去太多,容易長胖也容易高血脂,容易生心髒病,以後不能吃了。”沒想到我父親對我一頓嘲笑:“真是個書呆子,村裡人一個月難得吃幾次肉,人人瘦骨伶仃的,讓他們怎麼長胖,怎麼得高血脂,心髒病?你呀,不要讀書讀成了書呆子!”
我父親是個農民,不懂醫學,但是這番話,在我以今天的醫學眼光來看,仍舊是正确的。科普要結合國情和生活水平,那叫接地氣,解決實際問題。寫科普的人,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書呆子。我始終記得我父親小時候的這些話。
2015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報告,将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列為“緻癌物”。新鮮牛羊肉等紅肉列為“較可能緻癌物”。
然後,我國的一些媒體人又将這個結論在報道标題上稍微改變了一點點。變成了火腿緻癌性和砒霜等同。話是沒什麼錯,可是誤導的成分就更高了。砒霜毒性很大,吃了一定劑量人會死翹翹,但這是毒性,和它的緻癌性完全是兩碼事情啊。
不過,标題一改,這傳播效果就不一樣了,引起恐慌了,畢竟誰都怕得癌症。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看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報告,報告說,“對人類而言,有充分證據表明,食用加工肉制品會導緻結腸癌……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是個什麼概念?根據2014年腫瘤年報,2014年結腸癌加上直腸癌的發病率是10萬分之16.14,增加18%,無非十增加到10萬分之19.04 。這個數據在醫學上是毫無意義的,他在意義在于在新聞上可以吓唬人而已。
吃飯噎死的概率也和這個概率差不多,有沒有人說為了不噎死人就不要吃飯呢?吃飯是一個愉快的過程,也是一個獲取營養物質的過程。
吃火腿肉也一樣,我喜歡吃,吃的過程就是享受,何況還有其他的營養物質,比如優質蛋白質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你們說,為了不增加這十萬分之3的患癌症概率,你願意放棄自己喜歡吃的火腿腸之類的食物嗎?個人選擇吧,我是還要吃的啦。
腌制品因為會含有亞硝酸鈉,确實有緻癌因素。但是,我吃火腿又不是天天吃,每餐吃,隻吃火腿不吃别的食物。吃下去,人體會排除去絕大部分。離開時間和劑量談緻癌性的科普,都是耍流氓。平衡膳食比什麼都重要。
為了更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事實:我國四川和湖南兩省是吃腌臘制品人群較集中的地區,這種消費習慣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可是,這兩個省份并非是我國結直腸癌高發區。
今天遇見朋友陪他82歲的爺爺來檢查身體,老爺子身體很好,還喜歡抽煙。我問了一些情況後,支持老爺子抽煙。抽煙有害健康,确實。但是老爺子也就這麼點愛好,不抽煙他很難受啊,他82歲了,還能有多少年的壽命呢?何不滿足他的愛好,讓他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過呢?
享受食物的美味,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為了降低很小的患癌概率,你願意每次吃飯都味同嚼蠟嗎?吃火腿肉也一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