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工作再難做他也不會退卻

工作再難做他也不會退卻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22 02:34:02

工作再難做他也不會退卻?(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180萬讀者一起洞察商業本質),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工作再難做他也不會退卻?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工作再難做他也不會退卻(讓他強大到足以離開)1

工作再難做他也不會退卻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180萬讀者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企業也一樣,很多企業不敢放手去栽培員工,擔心員工一旦學有所成,就會離開公司。

要是加入到競争對手那裡,更是對企業莫大的損失。

真的是這樣嗎?

維珍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他說:

栽培員工,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

對他們好,好到讓他們想要留下來。

今天,我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一起來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1

栽培員工,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

在介紹理查德·布蘭森這個回答之前,我們首先要理清一個問題:

栽培員工,員工因此成長。

那這份成長,是企業除了工資,額外付給他的報酬?還是員工應得的?

有些企業,就會認為員工的成長是額外給員工的報酬。

所以他們會要求員工對應這份報酬,做一些承諾,比如承諾多服務兩年。

前段時間讨論比較多的一個新聞。

海南椰樹集團要求應聘者抵押房産并終身為公司服務。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招聘要求?

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員工成長,是額外付給員工的報酬,那對應的就是員工應該承諾終身為公司服務。

而,用什麼來擔保這份承諾呢?

用房産抵押吧。

— —

再比如,有的公司在給員工安排培訓後,會跟員工簽署一個培訓協議。

這個協議裡,一般都會有這樣的條款:

自受訓結束之日起計算,培訓結束後回到公司工作,未達到協議約定的工作年限,員工需賠償培訓費用。

而且大概率還會清晰的附上計算公式。

舉個例子, 公司給你安排了個培訓,3天脫産班,總共花了3萬元。

簽了個協議,協議規定你要服務3年。

如果你培訓完1年後離職,那麼離職時就要付給公司2萬;

如果你培訓完幹了2年,那麼大概你就要付給公司1萬。

有的協議可能比這個還複雜。

那這個協議本質是什麼?

和要求員工抵押房産一樣,都是把員工的成長當成了除了工資額外給員工的報酬。

那,這個世界上,所有企業都會這樣認為嗎?

不是的,有的企業真的會認為:員工的成長,是員工應得的。

所以,理查德·布蘭森才會說, 栽培員工,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

2

對員工好,好到讓他們想要留下來。

企業拼命栽培員工,員工有了足夠的競争力。

在人才市場上,甚至在競争對手那裡,特别受歡迎。

這時,如果他們真的離你而去了。你的損失一定很大。

你很可能變成了某某行業的黃埔軍校。

怎麼辦?

這也就有了理查德·布蘭森那句話的後半句,你要對員工好,好到讓他們想留下來,不想離你而去。

— —

什麼是對員工好?

可能問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

不過,高工資,尊重員工,重視員工,可能是很多人的共識。

比如華為。

華為,可以給應屆博士生開出201萬的薪資。

華為甚至可以為一個員工專門開個研究所。

什麼意思?

華為在愛爾蘭建了個研究所,愛爾蘭的官員曾問華為:

你們這個研究所為什麼不開在大城市,而要開在我們這麼偏的一個地方呢?

華為說:

因為你們愛爾蘭有個科學家不想離開自己的家鄉,所以我們隻好在他的家鄉給他開個研究所。

可見華為對員工有多好,對人才有多重視。

這樣,即使華為拼命栽培員工,讓他們強大到其他公司都搶着要的程度,華為員工也會因為公司對他們足夠好、足夠重視、有令人羨慕的薪資,而選擇留在華為。

— —

提到了華為,前面又提到培訓協議。

我突然想舉個,看起來華為對員工很霸道的例子。

什麼例子?

在華為,相對于栽培普通員工,華為栽培高管時,會要求高管自費并且請假。

你看,上面我們還說,華為對員工好,給的工資高,對人才極度尊重。

怎麼在華為培訓,還要自己出錢、出假期呢。

這不與對員工好,矛盾嗎?

不是的。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隻有奮鬥者在華為才有升職的機會。

有的高管舍不得培訓費、舍不得假期。

沒問題。

那就到此為止吧,以後就不要再升職了。

你不想進步就别進步了,還可以給自己省點錢。

任正非說: 我們是選拔制,不是培養制。你學好了就選拔你。

我們不願對落後分子仁慈,對落後分子仁慈就是對先進分子的打擊。

所以,讓高管自費、請假培訓和對員工好,不矛盾。

— —

所以,栽培員工後,離你而去怎麼辦?

答案就是,要對員工足夠好,好到他們不願離你而去。

3

那還是會有員工離你而去怎麼辦?

不可否認。

再好的公司,一定還是會有員工離開。

那怎麼辦?

衷心祝福,并由衷的為他高興。

— —

在公司,我經常對員工說,我和我的員工就是人生中的一場際遇。

一個員工的一生比起我們這家公司來說,要重要的多。

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你就會明白,在他這一生,跟你做了幾年,成長了很多。

但是,當有一天,你不能再為他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

而另一家可以,那他必須要去啊。

我還會因此特别為他高興,并提供力所能及更多的幫助。

— —

同樣的,關于員工離職,得到甯向東清華管理學課上,甯向東老師舉了被譽為“經營之神”的台塑集團王永慶的案例。

有一次,王永慶手下的一個得力幹将,因為對方開的條件太高,無法拒絕,和王永慶提出離職。

在挽留了兩次,這位幹将還是決定去對方公司後。

第三次,王永慶花了2個小時,毫無保留的将那個企業的利弊和經營之道詳細地講給他聽。

最後,王永慶拍了拍他的手說:按我說的這麼去做,你可以把那個企業做得很好,加油,好好做,别給台塑丢臉。

如果你覺得那邊好,就好好做,如果你覺得想回來,兩年合同期到後,就回來吧,台塑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離開台塑的高管,遠不止這一位。

可他們離開之後,都以“台塑人自居”。

為什麼?

因為王永慶做到了,即使員工離開,也和前員工建立了聯盟關系。

什麼意思?

領英創始人裡德·霍夫曼在他的書《聯盟》裡提到,公司應該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和已離職的前員工建立聯盟關系。

離職的員工,能為你推薦新員工;

為你提供有用的情報;

為你推薦客戶;

甚至能成為你公司的品牌大使,畢竟如果從一位不是你公司現任員工嘴裡誇贊你公司的話,會更有說服力。

所以,員工真的離開,怎麼辦?

衷心祝福,由衷的為他高興,然後和他們建立聯盟,互惠互利。

最後的話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對待員工,我該不該拼命栽培他,教給他一身本領?

該教。

那,萬一剛教會人就跑了怎麼辦?

那就對他足夠好,讓他不想離開你。

可,萬一即使已經足夠好了,他還是要離開怎麼辦?

衷心祝福他,并和他建立聯盟,互惠互利,互相成就。

最後,同樣祝福每一家拼命栽培員工的企業,祝福每一家舍得在員工身上大把花錢的企業,祝福每一家給員工高度尊重的企業。

祝福。

栽培員工,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對他們好,好到讓他們想要留下來。

與你共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