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加強戰略地位的目的。我國學者認為,戰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會計人員通過提供企業本身及競争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在動态複雜的環境下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成本的層面幫助企業創造競争優勢的管理活動。
與傳統成本管理相比,戰略成本管理至少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戰略成本管理是突破企業邊界的“外向性”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的範圍不局限于企業内部,它要求超越企業邊界進行跨組織的成本管理,通過與企業價值鍊相關的供應商與分銷商建立緊密聯系,相互協調地進行成本改進。因此,戰略成本管理拓展了成本管理的空間範圍。
第二,戰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單純降低成本,而在于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争優勢。也就是說,企業首要考慮的是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争優勢,如果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争優勢需要增加相應的成本,那麼這種成本的增加是戰略成本管理所允許的;反之,一項成本的降低會損壞企業的競争地位,那麼這種成本的降低是戰略成本管理所禁止的。例如,從傳統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對新産品的研究開發在短期内會增加成本,利潤減少;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這種成本增加是必要的,否則會影響企業的長期競争優勢。
第三,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前瞻性”的成本管理,它要求在成本發生之前就對應發生的成本進行設計,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傳統成本管理所追求的是盡量避免在生産過程中出現無謂的耗費,以及通過逐步改善工作方式來節約成本支出。戰略成本管理的重點則是在進行企業籌劃時就對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企業産品的市場定位、經營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向等一系列的企業成本動因進行全面、綜合的考量。例如,在産品的設計與開發階段。不同的設計方案将導緻不同的産品成本,為避免成本的發生,應當盡力設計滿足目标成本要求且具有競争力的産品。再如,在不同地區生産相同産品的企業,其原料的價格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建立企業時,就應對企業的地理位置等成本動因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以從源頭上控制成本的發生。因此,戰略成本管理拓展了成本管理的時間範圍。
第四,戰略成本管理是全面的成本管理。在當今企業的成本結構中,産前與産後的成本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戰略成本管理要求着重于産前的産品設計、材料采購成本和産後的産品營銷和客戶售後服務成本控制。
第五,戰略成本管理是動态的成本管理。企業的競争戰略需要根據企業内外部環境的變化而适時地進行調整,企業不同的戰略選擇決定了相應的成本管理重點和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