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8:32

一、水浒的“平行江湖”

凡看過《水浒傳》原著的人,不知對如下這個小片段熟悉否,咱先看下水浒原文,如下:

因去溪邊淨手,水中照見自己頭戴平天冠,身穿衮龍袍,以此向人說自家有天子福分。

這句是說誰?沒錯,就是《水浒傳》中四大寇之一的江南方臘。雖宋江在《水浒傳》中,又是“星主”,又被塞入“天書”,還能讓天上掉下大石碣啥的,顯得很玄幻,但跟方臘這氣場一比,明顯差一等級。那麼這是為何?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1

隻有一個答案: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比宋江起義“壯觀”得多。這點恐怕都清楚,用“趙官家”的話說就是:宋江最多是流寇一枚,方臘那才是妥妥的巨寇!且最終真正活捉方臘的人,是人家名将韓世忠。

而《水浒傳》,卻非要讓“流寇宋江”跟“巨寇方臘”,最後來番無差别級的擂台戰,這不純屬是讓宋江找虐嗎。

因此施耐庵就必須要給宋江“增肥加碼”。先一竿子紮入宋仁宗年間,讓洪太尉私放妖魔,随後又安排九天玄女,給宋江當教練……如此一番折騰後,這才能對等。

且,宋江在梁山排位時的“天降石碣”這個橋段,明顯含有方臘的“起義刻石”的影子——該刻石是在公元1988年出土,四面陰刻楷書銘文,是方臘起義的時間等。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2

而且,隻要你足夠細心和耐心便會發現,雙方的許多重要将領(頭領),甚至還能兩兩對應。

梁山的小李廣花榮,對于方臘手下的小養由基龐萬春。

梁山的花和尚魯智深,對應方臘手下的寶光如來鄧元覺。

梁山的公孫勝、樊瑞(名義上的師徒關系),則對應方臘手下的法師,包道乙和鄭魔君這對師徒……

所以,筆者嚴重懷疑《水浒傳》,是一個“平行江湖”,梁山集團和方臘集團是互為表裡。隻不過最終,施耐庵安排這兩個空間,進行了一次激烈碰撞罷了。當然,這僅是筆者的笑談。畢竟對于朝廷來言,什麼梁山和方臘,無非都是“賊” 罷了。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3

二、好漢為何偏愛梁山?

咱書歸正傳,接着談《水浒傳》。梁山集團和方臘集團,最終碰撞的結果是沒有赢家,都輸了。方臘雖被剿滅,卻并不等于梁山的戰力比方臘高。

因為宋江畢竟是被招安了,他這回征讨方臘,是代表着大宋的榮譽和利益啥的。故而别的待遇,比如榮華富貴,隻會口頭許諾,絕不會給的。但兵器、裝備、糧草等等卻是足足的。這其實就等于,以一國之力征讨地方。

若還是未招安前,梁山集團是沒法跟方臘集團對峙的。不說别的,隻一個後勤供給,就注定了梁山不可能久戰,這是梁山的最大短闆。但方臘集團卻并非如此,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國家體系,足以保證其後勤供給。

也就是說,在組織模式上,梁山集團跟方臘集團一比,就是一個草台班子罷了。如今問題也就來了:在水浒江湖中,為何隻見到了各路好漢,都紛紛湧向草台班子的梁山,投奔宋江而去,卻為何不搭理方臘呢?

其實對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隻有三點原因,且都非常現實!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4

三、三點原因,都很現實

其一、地利之便。所謂逐鹿中原!梁山在北方,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而南方,雖經過了東晉的開發等,但在北宋時期卻不如中原發達。直到南宋時期,南方才真正超越了中原。

人都很現實,是“經濟動物”,哪裡發達就向哪裡鑽。水浒好漢們不就是如此嗎?如病尉遲孫立,他本來海南人,卻最終跑到了登州。同時公孫勝、石秀、楊雄等也是這樣。所以由于中原地區經濟發達,自然人才就多。

故而,大部分有本事的好漢,都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區活動。也就是說,梁山占據了地利之便。這便是為何,梁山好漢們雖隻知道“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從來不事生産,卻還能活得很滋潤的原因——去搶!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5

如攻打祝家莊之前,宋江對晁蓋說:打下來後,能夠咱山寨三五年糧草。這還僅是一個“莊”的經濟實力呢,并非一座城市!所以不是祝家莊得罪了梁山,而是梁山必須要幹一票!而楊雄、石秀和時遷上梁山,無非送來一個出兵借口!

為何梁山每次出兵,都号稱“沿途城鎮秋毫無犯”?不是宋江不想幹一票,而是沿途城鎮都嚴陣以待,在自保,你不好打!若梁山真攻擊了一座城鎮,必會引發地震。如梁山攻打了高唐州,引來了呼延灼統兵征讨(朝廷第一次征讨),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同理,呼延灼兵敗後為何不去南方投奔方臘?咱隻談地利之便你就會發現,以當時的交通和治安情況,再牛的好漢也要嘬牙花子——宋江殺閻婆惜後行走江湖的經曆,已經說明了一切。再說誰敢保證,沿途上隻一個“十字坡”?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6

其二:天時決定。這個非常好理解。北宋跟其他朝代不一樣,不是因經濟崩潰,民不聊生而滅亡!這也是為何南宋,能得以延續的深層原因!因此皇上大哥具有号召力,被承認是“天子”。

這同時也是宋江,為何非要招安的原因。所謂前有車後有轍,高俅征讨梁山時,那十大節度使,都是“宋江的前輩”,卻都因招安而高官得坐,享受到“金腰帶”。

人是現實的,在這種環境下,選擇招安的成功率,遠比造反重來,要高得多!所以,宋江招降重量級好漢時,如呼延灼、關勝、盧俊義等,總宣稱:梁山遲早要招安。真以為是“好漢們義氣相投”?别鬧了,大家都很先生,上幹貨!

再看方臘起義,放在曆史坐标上分析,絕對是有進步意義的。但在當時環境下,卻顯然不被主流認可!也跟這些活動在中原地區的好漢們的利益訴求,根本不搭界。故而哪怕反對招安的魯智深、武松等人,也沒有因眼見無法阻攔宋江招安,而去投奔方臘!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7

其三:人和之力。所謂人和之力,說直白些,便是對比宋江和方臘的号召力!方臘輸得更慘!

先說宋江攻打祝家莊時,他被扈三娘追殺後,卻“見天色晚了,急叫馬麟先保護歐鵬出村口去。宋江又教小喽啰篩鑼,聚攏衆好漢,且戰且走。宋江自拍馬到處尋了看,隻恐弟兄們迷了路。

我們不開上帝視角,敢問這樣的老大,是不是有号召力?須知人的情感傾向,是建立在對現實的觀察和分析之上。宋江剛逃過生死劫,卻還這麼在乎兄弟安危,就注定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宋江為何不跟随方臘(為何都投奔宋江)8

再看方臘,烏龍嶺那裡打得“爹媽都不認識了”, 阮小二、孟康、段景住、解珍、解寶,都陣亡在此,方臘集團也是岌岌可危。于是鄧元覺奏道:“陛下不發救兵,臣僧無奈。若是宋兵度嶺之後,睦州焉能保守!”

左丞相婁敏中出班奏曰:“這烏龍嶺關隘,亦是要緊去處。臣知禦林軍兵總有三萬,可分一萬跟國師去保守關隘。乞我王聖鑒。”方臘不聽婁敏中之言,堅執不肯調撥禦林軍馬去救烏龍嶺。

方臘手握三萬精兵,卻選擇了自保,不救烏龍嶺!這樣的老大,可有号召力?你若是水浒好漢,是願意去梁山找宋江,還是來江南投奔方臘?

所以,為何水浒好漢都投奔宋江,卻不搭理方臘?這三點現實的原因,就注定了這結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