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韓國國防工業博覽會上,韓國KAI公司首次對外公開展出了KF-21戰鬥機的艦載型——KF-21N,而且是彈射版本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KAI公司研發艦載戰鬥機的這一舉動确實讓筆者感到很困惑:在2021年韓國國際海事防務工業展覽會上,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兩大韓國造船巨頭才第一次展示了競标韓國海軍CVX航母項目的設計方案模型,而且都沒有配備彈射器,而且在2022年8月公布的韓國2023财年國防預算中也沒有CVX航母項目的撥款。
在國産航母項目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KAI公司為何要急于推出KF-21N艦載戰鬥機?相比KF-21陸基戰鬥機,KF-21N又進行了哪些改進?
韓國展示KF-21N艦載戰鬥機模型。
韓國研發艦載機的真實意圖
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在2021年展示的CVX航母項目設計方案模型雖然采用了不同的飛行甲闆設計,前者為滑躍式飛行甲闆,而後者為平直飛行甲闆,但是都沒有裝備彈射器,所以,兩家公司當時在飛行甲闆上配套展示的就是美國洛·馬公司F-35B垂直起降隐身戰鬥機。通過在美國海軍兩栖攻擊艦上的測試和部署,F-35B戰機完全可以在尾噴管下偏以及升力風扇工作的情況下,不借助彈射器,從平直甲闆上起飛。如果是在滑躍式飛行甲闆上起飛,則可以進一步增加起飛重量。
從技術角度來講,韓國海軍從美國采購F-35B戰機并将其部署在未來的CVX航母上,無論是采用現代重工的方案還是大宇造船的方案,都不成問題,但是,該型戰機的幾個固有缺陷和不足,使其在韓國國内飽受批評。比如,F-35B是F-35家族三個型号中設計最複雜,造價最高的一款。在F-35A的造價普遍已經降到8000萬美元左右的情況下,F-35B的造價仍然維持在1億美元以上。這還是美軍内部的采購價格,韓國的采購價格隻會更高。
F-35B結構設計複雜也帶來了其維護保障難度大增,無論是可偏轉尾噴管,還是座艙後部體積巨大的升力風扇,都要進行長時間的精心維護。如果在起飛以及着艦過程中,可偏轉尾噴管或升力風扇出現故障,都有可能導緻機毀人亡。另外,在短距起飛時,F-35B戰機的載彈量以及機内燃油量都要受限,雖然采用滑躍式飛行甲闆能夠增加起飛重量,但是依然無法與彈射起飛艦載機相比,而在垂直着艦時,也規定F-35B戰機不能太重。在很多情況下,飛行員必須消耗掉相當一部分燃油,才能實現垂直着艦。此外,由于升力風扇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機内空間,也導緻F-35B戰機的載油量相比其他兩個型号少了很多,作戰半徑大大縮短。
KF-21N艦載機采用了折疊機翼,減少在飛行甲闆以及機庫内停放占用的面積。
而最讓韓國人頭痛的就是外銷版F-35戰機的密碼鎖問題。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空軍現役的F-35A戰機在每次執行飛行任務之前,必須先要連接Link16數據鍊網絡以獲取美方授予的密碼,才能讓飛控系統正常工作。否則,F-35A戰機就隻能在地面上“趴窩”。據稱,美國在所有外銷的F-35戰機上幾乎都留有這一“後門”,主要是提防韓日以及歐洲等所謂的“盟友們”某一天會用這款美制隐身戰機來對付美國自己,所以,理論上美國可以監視每一架連入Link16數據鍊網絡的外銷版F-35戰機,并且通過預留的後門來對其實施控制。
對此,韓國空軍即便叫苦不叠,也無可奈何,畢竟F-35是該國唯一能夠采購得到的高性能隐身戰機。但是,對于韓國海軍來說,如果同樣采購F-35家族的F-35B毫無疑問也會遇到與韓國空軍相同的問題,而海上作戰的特殊要求,根本不可能讓韓國海軍接受必須先用美方提供的密碼開鎖的條件。再加上F-35B戰機的其他幾個不足和缺陷,使得韓國海軍更希望能夠擁有一款自己說了算且性價比更高的艦載戰鬥機。為了滿足韓國海軍這一需求,KAI公司便提出了從KF-21發展而來的KF-21N艦載戰鬥機,以代替從美國采購的F-35B戰機。而且,以陸基戰鬥機為基礎,改進研發艦載戰鬥機也是大多數國家的通行做法。
韓國造船廠之前展示的國産航母模型。
從陸基到艦載的技術門檻
目前各國現役的艦載戰鬥機幾乎都是從陸基戰鬥機發展而來,隻是具體的做法有所不同而已。美國F/A-18系列艦載戰鬥機最初的原型是與YF-16競标失敗的YF-17陸基戰鬥機,但是從YF-17到F/A-18的設計改動相當大,幾乎可以視為兩種不同的戰鬥機。而美國F-35B/C和法國“陣風”M艦載戰鬥機與陸基戰鬥機幾乎同時研發,采用了“一機兩型”的模式。蘇俄的蘇-33和米格-29K則是先有了陸基戰鬥機的基本型号,再以此為基礎進行改進研發。
不管采用哪一種模式,鑒于起飛、着艦以及海上作戰部署的特殊要求,艦載戰鬥機相比陸基戰鬥機的改進幅度都是相當大的。首先,從機體設計上講,艦載戰鬥機的主體結構必須進一步增加強度,以便能夠承受着艦時的巨大沖擊力以及使用尾鈎挂住攔阻索時産生的強大拉力。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主承力結構也要增強,特别是前起落架,一般都要采用雙輪設計。如果是彈射起飛,則前起落架還要進一步增強并設置牽引杆。
艦載戰鬥機的主機翼相比陸基戰鬥機,通常要增加翼展,主要是為了增加升力以及減小着艦速度。同時,為了節省在飛行甲闆以及機庫内停放占用的面積,主機翼還要設置全自動折疊/展開機構。當然,關于折疊機翼的設計也有例外的型号。比如,著名的F-14艦載戰鬥機就沒有折疊機翼,而是利用其獨特的變後掠翼設計來減少占地面積。在目前世界幾款現役艦載戰鬥機中,F-35B和“陣風”M也沒有折疊機翼。F-35B自身就可以利用動力系統進行起飛時的增升,所以其翼展與F-35A相同,均為10.7米,F-35C則增加到了13.1米,并且采用了折疊機翼。而“陣風”M雖然也保持了與陸基戰鬥機相同的10.8米翼展,但是該機可以利用鴨翼産生的脫體渦來為主翼增升,所以其起降性能也是不錯的。
KF-21機翼下挂載了采用沖壓發動機的導彈,應該是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
此外,由于長期在海上作戰部署,艦載戰鬥機還必須做好防鹽霧腐蝕的保護措施,而通常部署在内陸機場的陸基戰鬥機則基本不考慮這一設計。再加上之前的幾項改進項目,使得艦載戰鬥機的機體空重一般都要相比陸基戰鬥機增加不少,基本上都在幾百千克的水平。所以,艦載戰鬥機在動力系統上還要考慮裝備更大推力的增推型渦扇發動機,這樣才能夠保證飛行性能相比陸基戰鬥機不會下降。
可以說,艦載戰鬥機的研發技術門檻是非常高的,世界上能夠研發戰鬥機的國家已經不算少了,但是能夠研發性能先進的艦載戰鬥機的國家依然屈指可數。英國以及瑞典曾經分别提出過“台風”和“鷹獅”的艦載型,但都是停留在了想象圖階段。那麼,航空工業實力并不算很強的韓國KAI公司,其設計的KF-21N艦載戰鬥機靠譜嗎?
“獵鷹”下海前途未蔔
從韓國KAI公司此次公開的KF-21N模型來看,确實遵循了上述幾條艦載戰鬥機的改進項目内容。比如,KF-21N相比KF-21外形尺寸和翼展進一步增加,全長從16.9米增加到17.1米,高度從4.7米增加到5.2米(主要是加大了起落架的高度以利于起飛增升和着艦緩沖),翼展從11.2米增加到12.3米。在最大起飛重量和有效載荷兩項數據上,KF-21N與KF-21基本相同,但是最大飛行速度從2.0馬赫降到了1.6馬赫。這主要是因為機體空重增加,而采用的渦扇發動機依然為F414-GE-400K,所以其飛行性能必然有所下降。
KF-21戰鬥機已經首飛成功,該機被命名為“獵鷹”。
在KF-21N的具體細節設計上,所進行的改進項目與其他國家的艦載戰鬥機也基本相同,包括增強主起落架和前起落架、機翼外翼段增加全自動折疊/展開機構、在兩台發動機之間的後機身下方位置加裝可收放式尾鈎。此外,在機載武器上,KF-21N在機翼中間挂架還挂載了2枚未知型号的超音速沖壓反艦導彈。除此之外,KF-21N的設計布局與KF-21幾乎完全相同,包括4枚“流星”中距空空導彈依然挂載在機腹的半埋式挂架上。
總體來說,KF-21N的飛行性能與其他國家的型号相比是比較平庸的,而且其本身并不具備完全的隐身能力,所以相比F/A-18、“陣風”M等型号并沒有很大的技術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即便韓國海軍想要擁有一艘具備彈射能力的6萬噸左右的中型航母,那麼彈射器又如何能得到呢?至少目前美國海軍“福特”号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依然存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缺陷,韓國海軍是否接受還是個問題,因此,KF-21N的未來命運還是不明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