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22點43分34秒,農曆二月初三,星期六,驚蟄節氣。
一、驚蟄概述驚蟄,古稱“啟蟄”,顧名思義,“驚”為振奮、啟動,“蟄”為蟄伏、潛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經曆了正月的蓄勢待發,二月驚蟄,春意盎然,陽氣占據上風,整個天地人都精神振奮!
2016年11月30日12點30分(北京時間17點30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将“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24節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科學智慧展現,是以中國農曆為基準點的太陽周年視運動節點劃分體系,是先民用于指導農時和生産生活的标志。
24節氣與《易經》有充分的關聯,比如驚蟄、春分兩個節氣對應《易經》12消息卦的雷天大壯卦,繼承正月立春、雨水的“三陽開泰”,驚蟄節氣的陽氣更加充足,變為“四陽”,用《易經》的陰陽爻符号表示就是“雷天大壯”:
大壯卦原文大壯。利貞。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驚蟄節氣是24節氣的第三個節氣,處在仲春時節,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所以驚蟄的卦象為“利貞”,利于占蔔,春雷在天,聲勢浩大,同時告誡君子行事要符合禮節,合乎天道。
二、驚蟄天時
驚蟄節氣,太陽運行到黃經345°,北鬥星鬥柄東指震方,天幹為癸水(陰水),地支為卯(卯兔月的第一天),2022年驚蟄時間為3月5日22點43分34秒,農曆二月初三,當日幹支曆為:
壬寅年,癸卯月,丁巳日,辛亥時
驚蟄節氣是壬寅月向癸卯月運氣的轉變,陰幹陰支,水生木旺,孕育了新的木氣能量。
俗話說“春雷響,萬物長”,3月3日已屬“九九”,所以驚蟄時節正值“九九”豔陽天,氣溫快速回升,雨水逐漸增多,新年新氣象,按照古人天人合一的理論,我們的身體狀态也處于正氣升騰,邪氣晦氣消散的時期,所以此時更容易恢複我們的精氣神,準備大幹一場吧!
三、驚蟄三候
驚蟄驚蟄二月節氣浮,桃始開花放樹頭;鸧鹧鳴動無休歇,崔得胡鷹化作鸠。
驚蟄時節,有三種典型的氣候征象,被稱為“驚蟄三候”。
一曰桃始華;二曰倉庚鳴;三曰鷹化為鸠。
驚蟄時節,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滿園的桃花盛開了;
倉庚,就是黃鹂鳥,“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意盎然;
鷹化為鸠,鸠一說斑鸠,一說布谷鳥,或許是古人的誤解,《王制》曰鸠化為鷹,秋時也。鷹化為鸠,春時也。暴戾的鷹鷙轉變為溫婉的布谷鳥,春耕使者,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
四、驚蟄民俗1、農耕
民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驚蟄時節,适逢農曆二月。用《周易》乾卦的卦象對應,正月“潛龍勿用”,二月“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所以驚蟄節氣最大的民俗就是春耕了
2、驅蟲
民諺:“春殺一蟲,勝過夏殺一千。”
孫思邈在《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糁門限外,可絕蟲蟻。”
這與山東等地區二月二龍擡頭,草木灰“打囤”淵源頗深。
膠東一帶,農村婦女會以炊棍敲鍋台,謂之“震蟲”;以彩紙、稭草或細稭稈串起來懸于堂屋梁上,謂之“串龍尾”。
3、爆炒黃豆、吃“棋子”
北方很多農村有在二月二、驚蟄前後爆炒黃豆(燎豆)、炒甜面“棋子”的習俗,謂之“吃蟲”,意喻人畜無病,莊稼無害。
4、吃梨
在民間,還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寓意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
5、祭白虎
驚蟄的另一個習俗就是“祭白虎”,因為二月二“龍擡頭”,此時正是東方青龍星宿升騰的時期,由于先民的星宿崇拜思想,“青龍昂首,白虎低垂”是吉祥的象征,此時自然要安慰一下西方白虎的情緒。
民俗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所以大家為了防止驚蟄那天白虎不安分,有用紙繪制白老虎,祭白虎,擺脫是非。
總之,傳統民俗節氣是為百姓生産生活服務,是一個時期的節點,如果在此之前你還有很多情緒事務糾纏,難以釋懷,無法突破,不如通過這個節點,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态和行為模式,或許,這正是好運的開始!
(作者:一堂國學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