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古代有許多名言流傳至今,讓人們感歎古人的智慧,但有一些名言的真正含義卻被現代人所誤解。
以德報怨
中國古代文化提倡在法律之外,強調道德對人們行為的規範。
周文王曾在《易經》中寫到:
“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在《孔穎達疏》中寫到:
“德行謂人才堪任之優劣。”
有人說,古代重視人的道德品質,所以才有了孔子提出“以德報怨”的說法,即不計别人的仇恨,反而給他好處。
然而,這個講法是不對的。
據《論語·憲問》記載: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子,用道德來回應别人對我的怨恨的做法,可行嗎?
孔子回答,如果用道德回報怨恨的話,又用什麼來回報道德呢?應該用平等的态度去回應怨恨,用道德來回報道德。
實際上,孔子的這句話換個方式說,就是:
- 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人一丈;
- 别人若欺負我,我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可見,孔子并非迂腐之人,乃是真性情之人,隻是“以德報怨”的意思被後世人曲解了。
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中國有句俗語——“婦人之仁,難成大事”,這最早出自于司馬遷的《史記》。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這段話是韓信對項羽的評價,說項羽路遇生病之人,便會因同情他們而落淚,并分給他們飲食;但項羽的部下因軍功可以封爵時,他卻由于小氣而舍不得封賞他人。這便是項羽不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然而,韓信還少說了一點項羽的“婦人之仁”——鴻門宴上放走劉邦!
這表明了,婦人之仁,終究難成大事。
中國名言中,與此同義的,還有“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意為:
如果不能心狠手辣,就不能成為成大事的大丈夫。
這句話常見于元代,戲曲、雜劇家馬緻遠在《漢宮秋》一折中寫道:
“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劉緻在《上高監司·堯民歌》中寫道:
“法則有準使民服,期于無刑佐皇圖,說與當途,無毒不丈夫,為如如把平生誤。”
然而,這句話是被後人誤傳,它原本是: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這句話的含義是,氣量小的人并非君子,沒有度量的人不是真丈夫。
原本是鼓勵培養人們心胸氣度的積極向上的名言,卻被後人誤傳為“不狠毒就不會成功”,可見誤傳名言的惡劣影響了。
存天理,滅人欲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就成為了中國古代統治階層統治世人的工具。
到了兩宋時代,經過著名理學家程颢、程頤和朱熹對儒家思想的重新解釋,
- 将“三綱五常”等倫理綱常擡高“天理”的程度;
- 将“天理”奉為儒家道德神學,
使“程朱理學”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人們普遍認為,“程朱理學”是站在人性的對立面的,因為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性”。
然而,朱熹的這個觀點也是被後世人所誤解的。
這句話并非是指,用儒家理學教條來限制人性。
- 所謂“天理”是指公,是大善,是人的仁愛之心;
- 所謂“人欲”是指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是人的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如私欲、貪欲、淫欲、口腹之欲等。
“存天理,滅人欲”就是存善,去惡,在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的情況下,去追尋天理,循道而行。
《朱子語類·卷十三》中贈記載朱熹的觀點: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可見,“存天理,滅人欲”并非讓人們禁欲,而是不提倡人們縱欲,相信大多數現代人也會認同這個價值觀的。
中國古代名言數不勝數,但經過了長時間的傳播和人們的引申,其中一些名言的原本含義被後人曲解,由此引發的謬誤,可稱得上“名言引發的血案”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