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賣油翁10個句子解釋

賣油翁10個句子解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09 09:38:58

上篇說到《賣油翁》和《庖丁解牛》的寓意相關性。賣油翁的“無他,惟手熟爾”,看似謙遜,實則也帶着對自己這門手藝的自信。是一個舉重若輕的表達。和庖丁最後說的“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的狀态相差無幾。

今天說說《賣油翁》和《輪扁斫輪》的寓意相關性。後者和《庖丁解牛》同樣出自《莊子》,故事大意如下:

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車輪,(輪扁)放下椎鑿的工具走上堂來,問齊桓公說:“請問,公所讀的是什麼書呀?”桓公說:“是(記載)聖人之言(的書).”又問:“聖人還在嗎?”桓公說:“已經死去了.”輪扁說:“那麼您所讀的書不過是聖人留下的糟粕罷了.”桓公說:“我讀書,做輪子的匠人怎麼能議論?說出道理就可以放過你,沒有道理可說就要處死.”輪扁說:“我是從我做的事情看出來的.砍削(木材)制作輪子,(榫頭)做得過于寬緩,就會松動而不牢固,做得太緊了,又會滞澀而難以進入.(我做得)不寬不緊,得心應手,口裡說不出來,但其中自有度數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訴我的兒子,我兒子也不能從我這裡得到(做輪子的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歲了,還在(獨自)做車輪.古代人和他們所不能言傳的東西都(一起)死去了,那麼您讀的書不過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兩個故事在結構上還是有相似性,都是一個地位較低的人對地位較高的人正在從事的活動提出的質疑和挑戰,最後又以自己更高層次的經驗總結和人生感悟,讓對方心服口服。

但在寓意上,兩個故事不盡相同。輪扁的故事側重在說經驗的不可言傳性。我們現在也時常故作玄妙的說:“此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正是此意。

這個觀點其實過于絕對。再玄妙的經驗也有可以總結和言傳之處。經驗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我們在學校裡學的,是人類有史以來科學文化知識的系統的總結,全部都是間接經驗。從小學到大學。我們至少要花16年時間來學習這些間接經驗。

而輪扁強調的直接經驗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自咬一口,說食不飽。我們一直在批評應試教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應試教育和實踐脫節。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通常把“習”解釋為“溫習”,這個解釋其實很牽強。随便問一個學生,他在溫習和複習的時候能有多快樂?這個“習”,南懷瑾認為是“操習”的意思,也即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應證或者修正了理論知識,從而将之内化為自己的能力,這樣的過程才是快樂的。我認同南懷瑾的觀點。

輪扁得到齊桓公諒解,一是因為他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提醒了齊桓公不能拘泥于聖人過去的經驗;二是因為他以自己爐火純青的制輪技藝打比方,氣勢上就高出一頭,讓齊桓公不敢小觑!

《賣油翁》沒怎麼着重談經驗是不是可以言傳的問題。但這第二點和《賣油翁》就有了那麼一點“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異曲同工之妙。即這兩篇故事真正的寓意相通之處。

高手過招,無需過多廢話,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所以賣油翁一展手法之後,康肅公也知道了這是位“民間高手”,和自己一樣,手穩、眼尖,都是瞄準界的高手,更何況,人家還不覺得這是個多值得誇耀的技藝,不過是賣油賣着賣着順手練出來的,這氣度,也把自己比下去了。因此,隻能“笑而遣之”。

要想說服甚至壓制高手,隻要你自己是一位更高的高手便夠了,尊重來自實力!

這正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同是高手誰怕誰?!”

歐陽修應該也是咂摸出了這個味道,才略有得意的說,此于斫輪者何異?

賣油翁10個句子解釋(如果我來教語文)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