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時候起盲盒已經悄悄滲入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從最初的玩具,漸漸發展到美妝、餐飲、文具等不同領域,形成“萬物皆可盲盒”的新風潮。
盲盒,顧名思義就是将不同的商品放置在外形相同的盒子中。你隻知道商品大概的類型和範圍,但不知道盒子裡究竟裝着什麼,甚至有一定概率能抽到所謂的隐藏款或限量款。部分商家正是抓住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的獵奇心理、賭博心态,使盲盒市場迅速做大做強。
然而,盲盒市場的狂歡也必然會伴随着風險的降臨,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不容忽略。
一、盲盒本質亦為商品,經營者須承擔法定的質量擔保責任
盲盒雖然本身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但其本質仍屬于商品。
盲盒不論是用于常規銷售還是作為贈品等其他形式,經營者均需遵守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産品質量法》等規定。即便不能确定盲盒内所包含的具體内容或款式,但經營者仍需确保盲盒内産品符合質量标準,更不能選用“三無”産品或仿冒産品,同時需對不合格、瑕疵産品承擔退貨、更換等責任。如因盲盒内産品人身、财産損害的,經營者可能還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并面臨行政處罰。
除此之外,盲盒包裝上還應真實标明生産廠家、生産日期、使用期限、安全警示等必要信息,确保消費者應有的知情權不因盲盒而“盲”。
【法條速遞】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産地、生産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産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内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該瑕疵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除外。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産品責任法》第四十條第一款:
售出的産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産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産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産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産品标準的;
(三)不符合以産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産品責任法》第四十三條:
因産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産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産品的生産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産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産品的生産者的責任,産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産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産品的生産者追償。屬于産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産品的生産者賠償的,産品的生産者有權向産品的銷售者追償。
二、故意誇大盲盒價值、虛報隐藏款比例等,可能涉嫌欺詐
“盲盒内商品價值最高達299元現僅售99元”
“每10個盲盒中至少會有一個隐藏款”
……
實踐中,常有經營者以盲盒内産品價值遠高于銷售價格、虛報隐藏款比例等方式進行宣傳,吸引消費者購買從而提高銷量。然而,過分誇大的宣傳手段可能涉嫌欺詐和發布虛假廣告,經營者除需彌補消費者損失外,還面臨盲盒銷售價格三倍的賠償責任以及發布虛假廣告的行政處罰。
【法條速遞】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産品責任法》第五十九條:
在廣告中對産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三、網購盲盒不适用七天無理由退貨,但仍有例外情況
盲盒以其未知性和神秘感吸引衆多消費者,售賣的除了盲盒内的産品本身外還有打開盲盒那一瞬間的驚喜和刺激的體驗。基于盲盒的特殊性,其屬于《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七條第二項“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後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可以不适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的規定。
即便如此,通過網絡方式銷售盲盒的經營者仍應當以合理方式提示、告知消費者不适用無理由退貨政策的情況。這既是履行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同時也有利于保護經營者的權益。
不過,盲盒仍存在可被無理由退貨的情況。例如,當盲盒是以整套方式進行銷售,其本質上已經喪失了未知性和不确定性,不再符合盲盒的特殊屬性,應當适用七日無理由退貨。
【法條速遞】
《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七條:
下列性質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确認,可以不适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第十五條第一款:
盲盒經營者通過充分告知提示,并經消費者确認後,以互聯網形式銷售的盲盒商品可以不适用七日無理由退貨。但以全包形式銷售整套系列商品的,其标的物清楚确定,并非盲盒,經營者應依法執行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盲盒經營者應當依法承擔商品質量主體責任,履行退換貨、修理等經營者義務,不得推诿、拖延、拒絕處理消費者投訴。
四、明确盲盒适用邊界,并非“萬物皆可盲盒”
動物活體盲盒的出現曾一度占據熱搜榜單。将動物裝入盲盒在線下甚至通過郵寄方式進行交易的行為不僅有違道德底線,同時還可能觸犯我國法律法規所明文禁止的行為。甚至還有商家以盲盒為幌子,實際從事買賣瀕危、珍貴動物的不法勾當,企圖以此逃避監管。
不論作為經營者還是消費者,我們都應當明确盲盒适用的邊界,不能盲目推崇“萬物皆可盲盒”的理念。否則就可能因一念之差而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的制裁。
【法條速遞】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
【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别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财産。
《動物防疫法》第一百條第一款:
違反本法規定,屠宰、經營、運輸的動物未附有檢疫證明,經營和運輸的動物産品未附有檢疫證明、檢疫标志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同類檢疫合格動物、動物産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下罰款;對貨主以外的承運人處運輸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六項:
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内夾帶下列物品:
(六)各種活的動物;
……
結語
盲盒雖然屬于一個新興市場,但并非法外之地,其銷售、交易等各個環節均應遵守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各市場主體在享受盲盒熱潮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基本的底線,隻有這樣才能實現盲盒市場長期健康的發展。
作者簡介
奚茜
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專注于金融領域經濟犯罪案件、民商類案件等法律領域的研究與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