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04:23:23

編者按

2021年5月22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院士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一時間,舉國同悲,萬民齊咽。

這顆醫學界的巨星,将一生獻給了肝髒外科事業,抱着“征服肝癌”的信念,一路披荊斬棘,創造了我國肝髒外科無數個第一,将中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

今天,吳老離開我們一年了。中國科學家公衆号特刊發此文,以表懷念。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1

吳孟超的風采(2015年,方鴻輝攝)

尊重科學 勇闖禁區

1956年,在恩師裘法祖的建議下,吳孟超選擇向“肝髒外科”領域進軍。我國是肝癌大國,當時領域研究卻一片空白,沒有教科書,沒有肝髒解剖理論,也沒有成功的肝癌切除手術先例。對于吳孟超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挑戰。

研究肝髒先得從解剖學入手。肝分左右兩葉,為了避免人雲亦雲,吳孟超非要親眼看看,直接用手去觸摸。他帶領“三人研究小組”從制作肝髒管道的鑄型标本入手,試圖弄明白肝髒的解剖結構。從1958年起,曆經無數次失敗,終于從容國團榮獲世界乒乓球錦标賽冠軍的喜訊中獲得靈感,用賽璐珞液灌注技術,制成了猶如珊瑚般美麗的肝髒管道的鑄型标本。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2

珊瑚般美麗的肝髒鑄型标本(目前仍保存于東方肝膽醫院展示室,吳孟超辦公室提供)

吳孟超對照文獻,仔細研究标本,對肝髒血管的走向和分布規律了如指掌後,提出了肝髒解剖學上的“五葉四段”的創新理論:将人體肝髒分成“左外、左内、右前、右後和尾狀”五個葉,又将左外葉及右後葉各分兩個段,共四個段。這一理論得到了1960年第七屆全國外科學術會議的認同。此後60多年的實踐表明:“五葉四段”理論為我國乃至世界肝肝髒手術的成功提供了關鍵性的解剖标識,并被收入多部理論專著和醫學教材。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3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4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5

吳孟超創造性提出人體肝髒“五葉四段”的解剖示意

(吳孟超辦公室提供)

本着“勇闖禁區、勇于創新、永不滿足、永遠争先”的“四勇(永)精神”,吳孟超于1960年順利完成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立以來的第一例肝癌切除手術;同年還開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1961年創新了肝髒手術止血法、術後并發症的理論與技術,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髒手術後生化代謝規律”。1963年突破“禁區中的禁區”,成功實施中肝葉腫瘤切除。1975年還切除了迄今仍屬世界上最大的18千克的肝海綿狀血管瘤。1978年對首例确診原發性肝癌患者成功施行同種異體肝髒移植手術;同年又提出對巨大肝癌“二期切除”的概念和相應的策略;他還頂住各方壓力開始帶研究生,并為全國各地免費培訓大量肝膽外科骨幹醫生。

1979年提出對肝硬化肝癌的局部根治性切除的概念和相應的策略、對肝癌“複發再手術”的概念和相應的策略。1983年成功地為僅4個月大的嬰兒做了巨大肝母細胞瘤切除術,逐步建立起了嬰幼兒肝髒外科體系。1993年在财力十分拮據的情況下,巧妙利用社會資源,構建一個又一個新的科研與臨床平台;同年為患“肝豆狀核變性”的9歲男孩林偉東成功進行肝髒移植手術,成為中國成功施行最小年齡的肝髒移植手術。1999年力排衆議,前瞻性推進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2010年,他又聯合其他6位院士向國務院提交了“集成式開展肝癌研究”的報告,得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建立國家肝癌科學中心。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6

吳孟超在查看肝髒标本(1999年,方鴻輝攝)

眼裡看病 心裡想人

中國是肝癌高發區,20世紀50年代由于無法手術治療,許多肝癌患者隻能等死。眼看着一個個患者的去世,吳孟超心如刀絞。了解了肝髒解剖學後,吳孟超逐步明白了肝髒手術的“密碼”:在60年代初,規則性手術切除是肝癌獲得根治的唯一希望。

那時,經典的切肝法是在低溫麻醉下進行的,也就是先将病人全身麻醉,再把病人浸泡在冰水中,待病人體溫降至32℃以下,然後手術。這種方法不僅費力費時,往往會有并發症。

“現在既然掌握了肝髒解剖的第一手資料,為何不能在常溫下作肝切除手術呢?”在人性化理念的驅動下,吳孟超首先在動物身上成功進行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實驗,同年他在臨床上也相繼取得了成功,打破了常溫下肝髒切除手術的禁區。其獨創性在于,通過間歇性阻斷進入肝髒的血供,不僅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在常溫下施行肝髒手術,簡化了過程,減少了創傷。這種技術創新很快被醫學界推廣,使患者廣為受益。

吳孟超之所以敢做肝中葉切除術,說到底是也是因為有紮實過硬的解剖理論與實踐,更重要的是他始終将老師裘法祖的教誨銘記于心,不顧個人的榮辱得失,努力将病人“一個一個背過河去”。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7

又摘下一個大瘤子(吳孟超辦公室提供)

“醫術雖有高低,醫德最最要緊”。在吳孟超的心裡:一名好醫生應該眼裡看的是病,心裡想的是人。凡是由他親自操刀的手術,每次縫合結紮都堅持用手、用線,他常不厭其煩地對年輕醫生說:“我們要多用腦和手為病人服務,用一次縫合器械,‘咔嚓’一聲1000多元就花掉了,那可是一個農村孩子幾年的讀書費用啊!我吳孟超用手縫線可分文不要。”

在吳孟超的醫學和管理“辭典”裡明明白白地記錄下了:病人生病已經是非常不幸了,為了治病他們可能已經花光了家裡所有,有的還負債累累。我們當醫生的,一定要設身處地為病家着想,替病家算賬。

正是如此精打細算,他領導的東方肝膽醫院切除肝髒腫瘤的手術費、治療費等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東方肝膽醫院也赢得了國内外病人的極大關注和聲譽。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8

2005年冬天,吳孟超被推薦參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上級派人對他進行考核,确定第二天上午和他談話。單位考慮到這是件大事,取消了他原定的手術。吳孟超得知後,堅持手術不能推遲。

下午談話時,考核組禁不住問了一句:“吳老,上午在給誰做手術啊?”吳老說:“一位河南農民,病得很重,家裡又窮,鄉親們湊了錢才來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對他們都是負擔。實在抱歉,這是早就定下的日程,讓你們等我了。”

年逾九旬的吳老隻要沒有重大的會診或出差,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會去開刀房,他曾自嘲:“這可能是我的手術依賴症。”耄耋之年,吳老依然每年主刀完成肝癌大手術不下200台,這連年富力強的醫生都難以做到。

探索與傳承 追求無止境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9

手術前還在細讀病人的病史(2015年,方鴻輝攝)

20世紀90年代,吳孟超率領的科研團隊在國際上首先成功地開展了高難度的腹腔鏡下肝癌、肝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肝破裂修補術和肝動脈結紮術,并且在肝癌早期診斷、肝癌病理特征、肝癌标記物、肝癌的免疫和基因治療、生物細胞信号傳遞、肝髒移植諸方面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學術與技術的創新,直接讓患者延長了生命,改善了生存質量,使肝癌術後五年生存率由16%上升到38.2%再到48.6%,21世紀初已達到53.2%,其中最長患者存活46年。

吳孟超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更是一位戰略型醫學家。他善于利用國外先進的科研和教學資源,首創構建科研國際合作平台和人才培養的“啞鈴模式”,為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和軍隊培養并引進了不少優秀人才。

吳孟超敏銳地認識到,欲從根本上提高肝癌的防治水平,必須依賴基礎研究的進步,提出“要把基礎研究放在比臨床治療更重要的地位”的戰略思想,并在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内組建了中德合作生物信号轉導研究中心、中日合作消化道内鏡臨床研究中心、中美合作腫瘤免疫和生物治療中心、滬港合作基因病毒治療中心等四個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的基礎研究基地,開展了肝癌信号轉導研究、肝癌的病毒及基因治療,發現了肝癌細胞的重要生物學特性,用生物治療抗腫瘤,并首創兩項肝癌疫苗技術。

孜孜矻矻 造就人才

為了學術研究的持續發展,吳孟超始終把造就人才梯隊作為最核心的工作之一。無論科研和行政事務多忙,他都親自帶教學生。自1978年恢複研究生全國招考以來,他帶教的碩士生已達85名,博士生67名,博士後23名。

他尤其注重高層次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學生中湧現出“中國青年科學家”“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科技金星”、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和衛生系統最高獎——“銀蛇獎”等榮譽獲得者,吳老要培育的是一大批研究型醫學家,并不僅僅是開刀匠。

吳老領導的這家一流肝膽專科醫院既成了一個肝膽外科臨床與基礎理論研究相結合的頂尖的醫學家的培育搖籃,培育了大量高質量醫學人才;又像一台播種機,把精良的“學”與“術”撒播到整個華夏大地,甚至全球各個角落。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10

吳孟超帶領他的學生們查房

如今,從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走出的中國肝膽醫學傑才中的大部分,都已成了我國各地肝膽現代醫學的一流專家,并獨當一面地開展良好的診斷與治療工作。

凡是他的學生都明白,恩師一貫倡導的是醫乃仁術,行醫是實踐仁愛之道的修煉過程,因此要當一名好醫生,必須要有德行,有愛心,有人道,有濟世的品格;凡從醫者必須具備三種精神,那就是無欲無求的獻身精神,治病救人的服務精神,求實求是的科學精神;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精湛的技藝,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60多年來,吳孟超的肝膽學術團隊已由最初的三人小組,發展成專科、研究中心、研究所。他所組建的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成為迄今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起到了推動我國乃至國際肝髒外科發展的作用,并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診治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11

年逾八旬的吳孟超一如既往地悉心指導學生

人才聚集起來了,得讓他們有施展才華的平台。繼1978年在長海醫院申請單獨成立了被正式列入編制的肝膽外科,實現了吳孟超人生事業上的第一次飛躍後,1993年5月肝膽外科獲準成立了長海醫院的“院中院”,共200張床位。1996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又批準獨立建立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和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實現了他人生事業上的第二次飛躍。1999年醫院又加以擴展,床位增至700張,使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成為第二軍醫大學的第三附屬醫院。由此,吳孟超也實現了人生事業上的第三次大飛躍。2010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2011年10月12日舉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項目開工儀式,選址在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新院區,如今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已有床位2300多張,吳孟超已實現了人生事業上的第四次大飛躍。

要知道2011年吳孟超已近90歲了,依然肩挑臨床、科研、教學和行政四副擔子,每天時間安排很緊,每周二的專家門診雷打不動,還不時要去檢查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在建新院的工地。平時隻要沒有非去不可的會診或會議,他幾乎天天都會站在手術台前。“我經常是早晨八點半進開刀房,小手術能做兩三台,大手術就做一台,從手術台上下來總差不多一兩點鐘了。”吳孟超平靜地說道。

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我的手術還沒做完)12

“吳氏穿衣法”——将手術袍高高抛起,雙手順勢進了袖籠(2011年,方鴻輝攝)

1997年,吳孟超将自己多年來所獲得的各類獎金全部捐獻出來,申請成立了“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目前基金已達1000多萬元),設立了“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獎”,對全國各地的傑出醫學人才,特别是為肝膽外科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進行獎勵,并對肝膽外科領域的創新課題給予資助。迄今,該基金已獎勵了70多位在肝膽外科領域作出創新性貢獻的醫學專家。

2011年5月3日,科技部舉行儀式,将第17606号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蒼穹中一顆閃亮的“吳孟超星”在永恒地運行,昭示着每一位白衣“仁者”要始終與人類的健康事業肝膽相照。

2012年2月,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吳孟超的頒獎辭:“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台,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着誓言,從未熄滅。”

光陰似箭,吳老離開我們已整整一年了。他的患者、他的學生、他的同事和海内外廣大的朋友們依然在心底深深懷念着他。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三建平台、四勇精神、五葉四段、六字三會……吳老的精神風範和人格魅力也已深深嵌入了“東方肝膽人”的心靈與從醫的實踐之中。

再說,天上的“吳孟超星”在不斷地閃爍,老人家略帶沙啞的親切話語始終在人們心裡回蕩:“我做了70年醫生,60年都隻幹一件事,就瞄準一個目标,那就是攻克肝癌。我的職業曆程像一條上升的曲線,而現在我希望你們能把這條上升路線繼承下去,發揚光大,盡早把肝癌大國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