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當音樂響起,腦海裡不斷浮現出步履蹒跚,頭發花白的父母。
而小時候的記憶成了成年後最珍貴的回憶,那時候,我們常常坐在父親堅實而寬闊的肩膀上,眺望遠方,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向往。
柔弱的小身體趴在母親的懷裡哭鼻子撒嬌,母親的懷抱總是那樣讓人安心,溫暖而踏實。
記憶深處,院子裡的槐樹下,是夏天村裡人乘涼的好去處。那時候電視劇稀缺,一家人買了電視機,全村人老老小小都擠坐在院子裡的槐樹下追劇,看得聚精會神。
有調皮的孩子們,時常等不到院子東牆果樹上的果子成熟,就偷偷摘了去吃,自己想吃的時候,已經是秃了枝頭,這時候忍不住罵幾嗓子,來洩洩氣。
村頭麥田裡綠油油的麥穗是童年裡我們最愛吃的零食。麥穗子用麥杆捆起來,大火燒了,剝去皮吃起來仿佛人間美味一般,總能吃的津津有味。
夏天過了,一入深秋,村南頭的樹林裡落葉滿地,母親會将層層疊疊的樹葉掃來裝滿籮筐,拖回家當柴火燒。
一年中最難熬的就是冬天,天最冷的時候,媽媽一針一線手工編織的襪子和圍巾足以抵擋冬日料峭寒風。
而童年的我們最盼望的是一年一度的新年,新衣隻在新年才有得穿。早晨起來,鞭炮一響,穿起新衣,家家戶戶拜新年,讨壓歲錢。年,味道十足。
小時候盼望着快些長大,可轉眼間,童年卻成了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時光。父母已不再年輕,而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或為人父母,或為人妻為人夫。同樣像父母那般養育着我們的下一代。
多少個寒霜雨露,春夏秋冬,從我們呀呀學語到我們結婚生子,父母已熬白了頭發,眉稍平添了皺紋。
本該他們享受晚年的時候,身為80後的我們,因生活壓力太重,父母再幫我們帶帶孩子。我們倒覺得理所當然,你們不幫我們哄,誰來幫?其實,說我們自私也好,不心疼父母也罷。
或許這就是人世間情親的傳遞,父母心疼我們,好為我們分擔一些,再分擔一些。
當他們走不動的時候,願我們也像父母小時候那樣養育我們,多一點耐心,少一些責備和嫌棄。
願時間你慢些走,可是時間從不曾停留,2022年的年近在眼前,2023年又将來到。
燈火闌珊處,蓦然回首,那些回不去的童年 ,總是在記憶深處,隐隐作痛。燈光下,看着父母斑駁的白發,早已濕潤了眼眶。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多陪陪他們,說說貼心的話。
時間都去哪兒了?轉眼柴米油鹽半輩子,誰的人生不是柴米鹽油半輩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