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學檢驗大腸菌群?夥伴網訊 11月20日,山西省食藥監局通報了4批次不合格,涉及大腸菌群、黴菌、菌落總數等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細菌學檢驗大腸菌群?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夥伴網訊 11月20日,山西省食藥監局通報了4批次不合格,涉及大腸菌群、黴菌、菌落總數等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據悉,本次共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飲料 、罐頭、薯類 及膨化食品 、酒類、糕點 、豆制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9大類104批次樣品,合格樣品100批次。
不合格樣品中,飲料有2批次,分别為和順縣九龍山泉飲業有限公司生産的飲用純淨水、和順縣順泉飲業有限公司生産桶裝飲用純淨水,兩款産品均檢出大腸菌群和銅綠假單胞菌。
依據《GB 19298-2014 包裝飲用水》的規定,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大腸菌群在5次抽樣中均不得檢出。
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水體受到感染;二是生産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殺菌不徹底,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飲用水或容器内壁接觸;三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大腸菌群超标可能由于産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産過程中産品受人員、生産設備、環境的污染,或者有滅菌工藝的産品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緻。
另外2批次為糕點,太原市鑫一水食品廠(标稱生産企業地址為尖草坪區柴村街辦營村中大街3号、4号院)生産的蛋皮黑芝麻月餅(蛋月燒類)檢出菌落總數超标;神池縣康保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神池月餅檢出菌落總數和黴菌超标。
菌落總數超标的可能原因有:一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産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産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二是産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生産過程中産品受人員、生産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是有滅菌工藝的産品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緻。而黴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污染,或者是産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導緻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被黴菌污染。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産品,山西省食藥監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的規定,責成相關市局及時進行核查處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問題産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督促企業查找原因,消除隐患。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31投訴舉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