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機器人起源

人類機器人起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16:20:28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機器人改變社會的起點,可能會從出行領域開始。

1956 年,約翰 · 麥卡錫(John McCarthy)曾在達特矛斯會議(Dartmouth Conference)上提出:「人工智能就是要讓機器的行為看起來像人所表現出的智能行為一樣。」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

這一概念在後來被定義為弱人工智能,機器不會擁有自主意識,但可以通過特定的程序,主動制定決策、采取行動,而不僅僅是實施簡單的機械性動作。

目前,主流科研普遍集中在弱人工智能上,已有不少科技巨頭将基于此實現的智能機器人,視作未來技術發展的制高點。同時,智能機器人的商業化探索也從未停止,不僅有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傳統工業機器人,還有改善生活體驗、與更多種類工具相結合的新探索。

「機器人」時代已至

僅僅在最近一個月内,我們就見到了數例令人印象深刻的機器人相關新聞。其中,來自英國公司 Engineered Arts 的人形機器人「Ameca」,能展示極度逼真自然的表情和動作,像極了擁有真實的生命。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2

而美國佛蒙特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者,則利用青蛙的表皮細胞和心肌細胞,造出了全球首批活體機器人「Xenobot」,形似豆子的它們,竟然能夠實現自我「繁殖」。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3

而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衍生公司 Swiss-Mile 生産的四足機器人,不僅平衡性極高,速度還很快,甚至公開與一輛特斯拉 Model 3 飙了回車。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4

可以看出,機器人的形态可以有千差萬别,從滿足幻想的人形仿生、到工具或單純科研用途,機器人的成果幾乎成為了展示 AI 科技進度的終極載體。

科技巨頭們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與探索從未停止,其中比較突出的亞馬遜與谷歌,在發展步調上也比較接近。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5

2012 年,亞馬遜就以 7.75 億美元現金收購了機器人公司 Kiva Systems,該公司最初的 DU 1000 機器人具有 1000 磅起重能力,用于搬動倉庫内裝滿貨物的貨架。在被收購後,Kiva 更名為 Amazon Robotics,産品線至今已覆蓋從倉庫揀選到末端配送的機器人。

與亞馬遜的工業機器人研發路線不同,谷歌同時還布局有仿生機器人。到 2013 年底,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已收購了波士頓動力、Industrial Perception、Schaf 等 8 家機器人公司。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6

其中,最知名的當屬波士頓動力,其産品包括能在惡劣環境下執行任務的機器狗 Spot、SpotMini、可以快速奔跑的獵豹機器人,以及身高近 1.5 米、能做三連跳、原地 360° 旋轉、翻跟頭、搬運工作的人形機器人 Atlas。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7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 Alphabet 認為波士頓動力難以商業化,可其産品概念卻從不缺乏效仿者。例如小米就在今年發布了四足仿生機器狗——CyberDog,并被雷軍稱為「鐵蛋」。雖然仍未及成熟量産階段,但這也顯示出小米對機器人領域的探索與重視。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8

還令人有點意外的是,特斯拉在今年的 AI DAY 上,也發布了人型機器人 Bot。馬斯克表示,未來它也可以用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上,可以學會駕車時的所有操作。不過顯然,這還隻是個概念。

這裡的問題在于,與仿生或工業機器人相比,汽車做到全自動化運行難度更大,不僅要做到更多類智能的集合,還要處理難以計數的 Corner case。不過,若能實現汽車的「機器人」化,也意味着将可以把駕駛員從如此複雜的工作中解脫,甚至還能通過 AI 提供更多服務,帶來革命性的使用體驗。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9

而且,在解放駕駛員獲得的價值之外,應用規模也是技術價值的另一個關鍵要素。僅國内市場,2020 年的機動車保有量就已達到 3.72 億輛,市場需求遠非其它方向可比。

事實上,智能汽車與機器人并沒有本質區别,汽車的動作就是機器人的動作,其感知、決策系統也與機器人如出一轍,僅是終端的執行機構有所差異,而智能座艙的交互體驗,也正是亞馬遜 Astro、三星 Bot Handy 等諸多科技企業追求的方向之一。

在 2021 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百度首次展出了未來汽車形态的概念産品「汽車機器人」,其能夠通過三重能力服務于人:L5 級自動駕駛能力、多模交互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0

目前,汽車機器人的路線也已逐漸得到業界共識。例如已經開啟泰坦項目多年的蘋果 CEO 庫克曾提出「自動駕駛汽車是機器人,能達到高度自動化」的言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李德毅也曾表示:「未來汽車将是『輪式機器人』,不僅會開車,還會學習、會交互,有個性,有悟性。」

汽車正在被重新定義

如果打消機器人等于仿生體的刻闆印象,就會發現汽車機器人并非突然被提出。已出現較長時間的 ADAS 系統、語音識别等配置,都可以被視作向機器人發展的迹象,隻是能力還不夠強。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1

去年 10 月,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 Waymo 宣布将在鳳凰城菲尼克斯向公衆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通過單車智能做到無人自動駕駛,實現汽車機器人最重要的基礎功能之一無人駕駛。

但是,「自動駕駛」隻是汽車機器人的基本功能,如果是單純認路、會跑的 Robotaxi,也未必就是「機器人」的最終形态。

在「汽車機器人」的概念剛被提出時,許多人将其與高度自動駕駛直接關聯。但要知道的事,自動駕駛隻是其中一個屬性,而機器人可拓展的功能,是在解放雙手之後的無限場景的擴充,而這也正是百度所提出的汽車機器人連接技術與場景。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2

不難發現的是,許多種類的機器人研發思路,都指向了「類人化」、「場景化」。因為隻有更懂人類、更會共情、更擅長學習的機器人,才能拓展到更多場景,進而才能真正解決出行當中的剛需、痛點和高頻問題。

例如,特斯拉今年發布的 Tesla Bot 是由 FSD 車載計算機和視覺感知系統,以及 40 個微型電機組成,明明打上了一系列汽車軟硬件的标簽,卻是人形的呈現方式。比起它究竟能做到什麼,我們看到的更多還是從「交通工具」拓展到懂得陪伴、交流的出行夥伴。就像李彥宏所說的,汽車機器人除了會自動駕駛,更要成為貼心的智能助手。

馬斯克也曾在多個場合強調,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大家看我們隻是在造車,但其實我們也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公司。因為特斯拉的車就像是輪子上的機器人,所以我們就造了真正的機器人。」

這種想法,蘋果公司的庫克也曾經表達過。他曾公開表示,未來的智能汽車,一定會轉變為機器人的性質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3

車企之中,集度汽車是首個确定要量産真正意義上汽車機器人的公司,計劃在 2023 年交付,其智能駕駛負責人王偉寶曾表示:「汽車機器人我們認為要有三個主要能力,自由移動、自然交流和自我成長。」其中,自由移動是指 L4 級自動駕駛,自然交流是做到與人自然對話的語音能力,自我成長是基于 AI、大數據的自我學習疊代

這種趨勢下,汽車的本質已在開始改變。機械時代的汽車無論豪華與否,最主要的用途仍是代步工具。但在智能化時代,因為大算力芯片、智能系統的出現,汽車也被提出了更多額外的需求。

這裡最核心的一點是,汽車要從被動駕駛的工具,變成主動服務的智能機器人,而且要拓展至更多場景,完成更多「交通運輸」之外的工作

例如,在港口、礦山等封閉作業場景,有專注于廠區物流的馭勢科技,也有百度 Apollo 這樣全領域布局的公司。後者已與華能伊敏煤電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特種作業機器人、智慧礦山解決方案華能伊敏自動駕駛礦卡。

而在出行領域,百度今年 8 月發布的前瞻構想汽車機器人也能預示未來座艙的智慧水準:它不僅具備語音、人臉識别等多模交互能力,還能分析用戶潛在需求,主動提供服務。更重要的是,它還具備自我學習和不斷升級的能力,堪稱服務多場景的智慧體。

産業需求迎來風口

如今,「汽車機器人」已經成為業界共識,走在前面的百度、Waymo、Cruise、蘋果等科技巨頭,已經開始進入到商業化探索階段。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汽車機器人」徹底改變産品形态,也在因此而催生出新的産業需求:末端配送、廠區物流等無人化服務。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4

不過,移動出行領域仍是自動駕駛公司的主要競争方向。美國方舟投資在《2021 年大想法》報告中指出,目前網約車市場在全球交易規模達到了 1500 億美元,在表現優異的城市,利潤率高達 50%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5

如此誇張的市場規模和利潤率,意味着自動駕駛公司若能将無人車隊投入商業化運營,将獲得更加誇張的收益率。方舟投資預測,到 2025 年,自動駕駛平台運營商的企業價值可能會擴大到 3.8 萬億美元。當前,蘿蔔快跑、Waymo、Cruise 已進入到 Robotaxi 的商業化收費運營階段。

除率先在北京亦莊開展自動駕駛商業化收費運營外,百度自動駕駛出行平台蘿蔔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長沙、滄州六地開放常态化運營。在今年三季度,「蘿蔔快跑」訂單量更達到了 11.5 萬單。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6

貨運機器人則是近些年更被重視的領域,相比在開放道路環境,幹線、倉庫、場區的環境更加單一,如果以自動駕駛車輛替代有人駕駛,将在這種高頻且固定的應用場景下,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以幹線物流為例,通過自動駕駛系統完成高速公路路段的駕駛任務,将給物流行業在安全性、運營效率、人員成本方面帶來巨大改變。目前,百度 Apollo、圖森未來、嬴徹科技、智加科技等公司已逐漸形成先發優勢,商業化路線也正在清晰。

人類機器人起源(誤讀機器人形态百年)17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百度生态公司 DeepWay 在确定兩年後量産首款 L3 級智能重卡之外,還提出了 H2H(Hub to Hub)幹線物流模式,通過貨箱與車頭分離的運輸方案,将高速路段的駕駛任務交給 DeepWay 自動駕駛牽引車頭

另外,長期占用大量人力的快遞配送、零售等末端物流場景,也在往「機器人」化轉向。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以生活服務為核心的低速無人物流需求被進一步凸顯。在今年夏天的廣州疫情期間,百度 Apollo 調配載重 500kg 的物流配送無人車、熟食配送無人車趕往疫情前線,提供全天候、無接觸配送服務。

無論機器人的形态、功能有何差異,落到最終應用的時候都是殊途同歸——為人類服務。無論是陪伴、勞動、創作,娛樂還是輔助,當機器人融入現實社會時,其意義根源都是要進一步改善人類生活,汽車機器人受到重視的原因也是如此。

趨勢已不可逆,機器人與人類、乃至整個社會的關系隻會越來越緊密,而汽車機器人必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率先能讓消費者體會到高端機器人功能的先驅者。

因為汽車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不僅代表了基本出行層面的需求,也體現了消費者對人性化服務功能的需求,更是代表了 AI 産業對多場景無人化服務及商業化模式的探索。在汽車未來的職能中,或許「運輸」和「交通」隻是個附加值,其可實現的功能和影響,可能遠超過大家的想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