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S4和XB1世代的前半段,我們會覺得手柄市場的表現很乏味。因為第一方手柄的創新和綜合表現太過突出強勢,第三方手柄新品稀少,乏善可陳。到了後半段,應該說第三方們還是拿出了不少功能和設計都有點意思的産品。北通在19年底推出的宙斯遊戲手柄,俗稱的北通精英手柄,就是其中之一。
▲并不是低端定位的北通宙斯遊戲手柄。
XB1手柄在功能設計上是相對保守的,但在人體工學和生态支持上下了很多功夫。兩代精英手柄則是更進一步,在手感微調定制,增加操作性的道路上做出了表率。微軟的思路極大影響了後續各家的産品。北通宙斯遊戲手柄被稱為北通家的精英手柄,不難想象也是走的這個路數。
外觀布局相近是比較直觀的,而在具體微調的内容和方式上,宙斯遊戲手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說和精英手柄互有勝負。價格方面,宙斯遊戲手柄搭配無線适配器目前大約在550元,相當于精英手柄2代的一半不到。對于手感有點講究的玩家,完全可以将其納入考慮的範圍。
宙斯手柄的主要特色
簡單概括一下宙斯遊戲手柄的主要特色就是:
支持PC/NS雙平台
機械微動的動作鍵
搖杆組件可替換
支持4個背鍵
具備體感功能
支持多套配置切換
可更換面闆
具有宏,按鍵映射,連發等方面的軟件自定義能力
能夠支持NS,可以說是國産新手柄的優勢。精英手柄的幾個核心設計,包括背鍵,搖杆組件可替換,多配置,軟件自定義能力,宙斯手柄都有保留。機械微動按鍵和體感是精英手柄沒有的。宙斯手柄的搖杆組件替換方便程度,附帶的組件種類不及精英手柄。宙斯手柄的扳機也沒有限位功能,按下的手感和精英手柄有差距。背鍵的設計算是各有所長。讓人小小有點意外的是,宙斯手柄的軟件自定義能力相當不錯,比微軟的驅動更強。
▲在PC上識别是Xbox360手柄。
各部分設計
整體布局是标準的微軟系,正面看上去很像XB1手柄。
▲簡約型的外包裝。
▲正面很像XB1手柄。
首先說說搖杆。普通XB1手柄和精英手柄的搖杆,手感區别較大。精英手柄的搖杆推起來更輕,轉動的感覺更滑順,但有回中震蕩的感覺。宙斯手柄的搖杆算是在普通XB1手柄和精英手柄的中間,它需要的力度和普通XB1手柄相當,不過轉起來順滑的感覺更接近精英手柄,回中不會震蕩。
▲搖杆表現是介于XB1手柄和精英手柄之間。肩鍵的面積更大,扳機的外形和XB1手柄幾乎一樣。
北通提供了三種長度的搖杆,也是磁吸設計。适用範圍和一體感表現不錯,不會松松垮垮。不過取下來并不像精英手柄那麼方便,拔出需要的力度大。杆上的金屬保護圈能讓轉動更滑順,不是一體化設計給拆裝制造了一些小麻煩。默認的搖杆阻尼就很合适,沒有阻尼調節也問題不大。宙斯手柄的搖杆,在手感方面表現優秀,就是拆裝的設計可以改進。
▲另外兩組長短不同的搖杆。
十字鍵,肩鍵,扳機都是亞光的銀漆外觀,老實說,塑料感比較強。十字鍵的操作感覺很硬朗,比普通XB1手柄更脆更硬。肩鍵和手指的接觸面積比普通XB1手柄更大,但不那麼肉,有明顯的嘎達聲,更接近精英手柄2代。這兩個地方都是勝過普通XB1手柄的。扳機的外觀和XB1手柄很接近,這種更貼合手指的設計比PS系手柄要好。可按下時還是很明顯的一個彈簧手感,和XB1手柄有差距。
手柄兩邊和手掌接觸的部分是光滑的仿膚材質。這個選擇和精英手柄2代的網紋橡膠大不一樣。仿膚材質的手感并不差,但長期使用的掉皮問題可以預料。這兩塊也是可以拆卸更換的,除了外觀,如果有更多材質手感的選擇就更好了。
宙斯手柄的機械微動按鍵是比較有特色的。這個改動類似于從薄膜鍵盤變成了機械鍵盤,手感的變化非常顯著。觸發距離短,按下的力度需要更大,有脆響聲,鍵帽不會晃動,回彈的反饋迅速強烈。按下時的确認感提升了不少,不過連打的時候也的确更容易覺得疲勞。這個改變适用的遊戲範圍,個人覺得還是需要更長時間的比較。
可更換的面闆由7個直插卡扣固定。裝好後可以說是紋絲不動,這點好評。但由于太牢,取下的時候會稍稍有點費力,讓人擔心用力太大會掰壞。好在你不需要經常去拆裝面闆。拆開面闆後,按鍵帽是可以替換位置的,這個主要能解決任天堂鍵位顯示的問題。返回鍵和開始鍵是觸摸式的,默認在觸發的時候會有振動,其實這裡還是按鍵式更好盲操。
轉到手柄背面,上面我們能看到配置切換按鈕,設備開關,還有體感功能開關。整個手柄厚實,背部則顯得比較平坦。緊貼握把的四個背鍵低矮,行程很短,更像是PS4專業手柄的設計。在自然握住手柄的時候,中指的指尖會落到M3M4鍵的位置上,第一指關節會落到M1M2上。不移動手指,玩家也可以用左右手的中指操作的這四個鍵。道理上,如果能習慣這種指尖 指關節的操作,你确實可以用中指控制四個按鍵。個人覺得這種設計還是容易誤操作的。
▲兩側的仿膚材質外殼也可以拆。
▲七個卡扣固定的面闆非常緊,我們能看到單針觸摸式的返回鍵和開始鍵。
▲不是一體式的可拆搖杆稍稍麻煩一點。
▲這種背鍵設計更淺,更适合單手指控制兩個。和精英手柄的操作感很不一樣。
手柄下方的FN鍵,除了無線連接對碼時要用到,它還可以搭配十字鍵上下控制耳機音量。如果未來能自定義更多快捷操作,手柄的實用性還能有所發展。宙斯手柄是用正面三處的LED顔色來區分配置的,這個方案在視覺上更直觀更讨好。
比較遺憾的是,宙斯手柄沒有藍牙連接。無線連接要官方的無線适配器。這樣在搭配NS,以及更多移動設備的時候,就有了限制。你需要将适配器連接在NS的底座,或者HUB上,才能像PRO手柄那樣進行遊戲。
▲宙斯手柄的無線适配器還是比較大的。
設置功能
精英手柄的意義,很大一部分來自它自定義的能力。官網并沒有宙斯手柄的PC版驅動下載。手柄背部提示我們去下載“北通左遊”這個遊戲大廳應用。安裝完“北通左遊”之後,我們還要在上部右邊的工具箱裡再安裝宙斯手柄助手,才能進行手柄的自定義操作。
▲主界面左上角有連接狀态的提示。打開後會有有線無線連接的教學。
▲默認的四個檔對應四種LED顔色,這個視覺上很直觀。
▲LED可自定義,這很電競。
所有常規按鍵都可以定義宏和連發功能。這個就提供了相當多的自由度了。多出來的背鍵也是比較适合宏的。扳機的死區定義也是在這個界面裡面的。
▲所有标準按鍵都能定義宏和連發,功能很強。
将體感操作映射成搖杆或者按鍵,這在當前的實用度還不算高。除了支持體感的NS遊戲,普通的PC遊戲對于體感的支持并不好。在遊戲中的極個别操作,以及HTPC應用,也許能用上這個功能。但好歹官方給了玩家動手的可能性。
▲在NS上使用的話,就用不上體感映射的功能。
和微軟精英手柄一樣,左右搖杆有單獨的曲線可以選擇。北通宙斯手柄還支持自定義曲線功能。相當于也有了搖杆的死區調節能力,對于搖杆操作性有講究的玩家可有得折騰了。不過目前畫線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可以滿足初級中級的需求。
▲通過自定義曲線,可以讓搖杆有更個性的操作體驗。圖示非常直觀。
目前FN隻提供了與上下鍵組合控制音量的快捷操作。如果未來加入像一鍵靜音,顯示桌面之類的功能,在PC環境下會更有實用性。在NS模式下,FN和中間的返回鍵開始鍵的組合,對應NS的截圖鍵和HOME鍵,這裡小小有點區别。
結語
國産手柄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中低端定位。走精英手柄路線,強調手感和自定義能力,價格走出低端,可以說是國産手柄發展的重要嘗試。雖然北通宙斯手柄在一些細節上還有追趕的空間,綜合表現可以說有了跨越式的進步。也是希望北通今後能維持住這條産品線,持續改進手感,在軟件功能上再大膽進取一些,讓更多的玩家了解到國産也的的确确是有精英手柄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