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了解漢字文化感受漢字的趣味

了解漢字文化感受漢字的趣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3:35:09

漢字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母體,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作為小學生我們要認識漢字、了解漢字文化,并以此提升個人素養,培育我們的文化自信。

為了傳承理解漢字文化,培育漢字文化基因,這學期我們進行了《遨遊漢字王國》的學習。為了從整體上、多方面、多維度展現“漢字文化”, 我們進行了兩部分實踐活動,從而立體的感知漢字的趣味和文化,認識 漢字的曆史性、豐富性和獨特性。活動設計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創 設情境,觸摸漢字的魅力;第二部分,巧借漢字構造法,認識漢字,感知文化魅力。

一、創設情境,觸摸漢字的魅力

(1)王安石推敲“綠”字的故事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你瞧,一字之差,我們眼

前的畫面立馬靈動了起來,漢字簡直是神奇的魔法嘛。

(2)歇後語

我發現,人們經常運用諧音或委婉或形象的進行表達,這種現象在

歇後語中尤為明顯,如癞蛤蟆跳井水—不懂(撲通),唱戲的騎馬—不

行(不行)。可見,相同或相似的字音,字形完全不同,表達的意思即

形象又有道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漢字簡直就是個哲學家嘛。

我在親身參與漢字探究實踐活動中,感受到漢字的生命力。深奧而

又古老的漢字從此在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記。

二、巧借漢字構造法,認識漢字,感知文化魅力

漢字曆經幾千年的發展,如果說漢字的構造是由偏旁和部首組成的那麼特殊的文化底蘊則是漢字構造的靈魂。漢字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其是根據漢字想表達的意思相對應,其具有特殊的辨識度以及其蘊含的獨特的民族文化,漢字的構造本身就夾帶着可以分析的信息,由于好奇心的驅使我展開了漢字的研究,從中領略到中分化民族文化的魅力。

關于“米”字的演變:甲骨文字形像是圍繞着穗梗結滿了粟子, 像衆多籽粒,造字本義是粟子。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誤将金文字形中穗梗中間的上下兩顆粟子連寫成“十”字。隸書則寫成“木” 加兩點,穗梗上結粟子的形象完全消失。古人所稱的“米”實為“栗”子,亦即“小米”;今人所稱的“米”實為“稻” ,即稻仁,亦即“大米”。

結語:漢字是長眼睛的,漢字記錄着這個世界,它向我們訴說着似曾相識又些依稀遙遠的古老華夏文化。我通過漢字文化主題實踐活動,從課内走向了課外,從中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研究的方法,培養了我對漢字文化從喜愛走向了熱愛,并從中感知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恒久魅力。

了解漢字文化感受漢字的趣味(巧借漢字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