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7-01 03:02:24

提起薩日娜,第一時間想起的是電視劇《人世間》裡慈祥的母親,還有她那句情深義重的話:“周家保證永不負你。”

生活中,薩日娜身邊也有這樣一個“永不負你”的人,那就是她的丈夫潘軍。

出道以來,薩日娜斬獲白玉蘭獎、飛天獎和金鷹獎“大滿貫”,同為演員的丈夫潘軍卻息影在家,當了多年“全職煮夫”。

他告訴薩日娜:

“雖然我喜歡舞台,但是明顯你現在更好,那我就必須得守在孩子身邊。”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1

這對“男女錯位”的夫妻,曾經不被看好。

誰能想到,他們如今成了夫妻攜手成長的範本?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2

相戀時

她是他成就自己的“後盾”

潘軍和薩日娜同一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入學3個月後,潘軍因為視力不合格被退學。

同被退學的另外兩個學生,一個大哭,一個崩潰。

薩日娜問潘軍:“你怎麼沒反應?”

潘軍淡然地說:“事已至此,哭也沒用。”

他堅信隻有成績和能力可以證明一切。憑着這股勁,潘軍破例作為旁聽生留在上戲。

按理說,薩日娜原本可以不與他産生交集。父母是導演、編劇,演藝資源優渥,要是她大學期間鉚足勁發展自己,未來會前程似錦。

可是,她卻選擇“托舉”潘軍。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3

隻要有舞台作業,她就拉上潘軍,兩人搭檔演出,削尖了腦袋拿第一。

隻要可以讓潘軍表現自己,她不惜犧牲形象扮演“女混混”,哪怕被煙熏得直咳嗽,也一定要練出好效果。

好在,努力沒有白費。畢業那年,學校破例給潘軍頒發雙證,還把他和薩日娜都分配到總政話劇團。

潘軍銘記薩日娜的功勞,感激地說:

“如果沒有她,我堅持不了多久。也許1年,也許2年,但絕對撐不過4年。”

這稱得上是對伴侶最高的評價:你為我做的一切,在我心裡都有回響。

薩日娜的支持,讓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這對互幫互助的夥伴,終于意識到了對方在自己心裡的重要位置。

潘軍有了和薩日娜結婚的心思,薩日娜也感覺到了。

某天逛街,她拿着一枚8塊錢的戒指,羞答答地告訴潘軍:

“買了送給我,你就可以娶我了。”

潘軍二話不說,當場買下戒指求婚,并去民政局登記結婚。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4

潘軍和薩日娜成了一家人,但早在結婚之前,他就從薩日娜身上感受到了家人般的關愛,内心深處早已決定和她共進退。

婚後,潘軍逐漸在演藝圈嶄露頭角,不但頗受話劇專家贊賞,還獲得了話劇界最高成就“金獅獎”。

薩日娜卻因為長相不夠明豔動人,幾乎無戲可拍。

她看着青雲直上的潘軍,心想:做賢内助也挺好,為他相夫教子,讓他安心發展事業。

萬萬沒想到,幾年後,命運拐了個彎,把兩人的發展“互換”了。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5

結婚後

他是她追求理想的“拐杖”

一方給予的支持,會讓另一方得到滋養。

一段共進退的親密關系,往往也伴随着改變和成長。

做了很長時間潘軍的“後盾”,薩日娜整整6年接不到戲,她想轉行做文秘,方便照顧家庭,潘軍卻不同意。

他說:“我娶的是上戲的高才生,不是保姆!”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6

這番話如同驚雷,在薩日娜心裡炸出了回響。

她從小就熱愛演戲,說甘心退居幕後,那是騙人的。

潘軍看出了她的口是心非,在精神上推了她一把。

不久後,劇團向薩日娜發出邀請,要她演一個粗俗醜陋的暴發戶。

丈夫的支持,讓薩日娜決定:不但要接,還要演到極緻!

為了吃透“暴發戶”的心理,溫雅的她開始燙頭、搓麻将、說髒話。最後呈現的演出效果,讓全部工作人員都鼓掌叫好。

同年,薩日娜又接到電視劇《牛玉琴的樹》的邀約。為了把演“活”牛玉琴,她放下家庭,來到遙遠偏僻的農村當“村姑”,迎了一個多月的大太陽、夾沙風。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7

圖源:電視劇《牛玉琴的樹》

潘軍決心支持她,看到她為了演好角色吃苦受罪,那句“回家吧”在喉嚨裡打轉,始終沒說出口。

心理學家斯諾克認為:

“婚姻中互相依賴的親密關系,會随着年齡增長動态變化,充滿依賴和信任的夫妻更靠近幸福。”

他把這稱為互賴模型,并用它來說明:随着依賴程度增加,關系也會發生變化。

夫妻之間,越是依賴信任對方的支持,自身越能得到成長和蛻變,在配偶的幫助下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就像薩日娜的支持,給了潘軍成就自己的力量。如今潘軍也用這份力量,來滋養薩日娜,推着她走上走。

之後,《牛玉琴的樹》播出後反響不俗,斬獲“飛天獎”短片電視劇一等獎,“薩日娜”這個名字也變得燙手。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8

與此同時,“潘軍”這個名字卻漸漸銷聲匿迹。

薩日娜在事業上升期懷孕了,她打定主意要孩子,放棄事業。但她怎麼可能舍得離開舞台?

潘軍再一次看出了她的真實想法,告訴她:

“你事業做得這麼好,不能退出,我來照顧孩子!”

潘軍果真息影了。曾被妻子推着更上一層樓的他,欣然接納了“全職煮夫”的自己,也接納了比自己強的妻子。

她曾在他最冷的時候,添了把火。他也要在她最難的時候,送一盆炭。

有了丈夫的支持,薩日娜的事業直線上升,榮登國家一級演員,把金鷹獎、金雞獎、白玉蘭獎……幾乎拿了個遍。

一路走來,潘軍和薩日娜一直在做彼此的“後盾”與“拐杖”。

好像人生路上遇到坎兒,他們輪流往上壘石頭,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幫對方。

對方邁過去後再伸出手來,把另一半也拉到高處。

個體的更新換代,和親密關系的美滿緊鎖在一起。就像一場接力賽,你方跑罷我登場。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9

夫妻本是同林鳥

他們卻成了彼此的護林人

如今,薩日娜和潘軍攜手走過33個年頭。

這對熱愛讀書的夫妻,開了一家書店,閑下來就一起徜徉書海,交流心得。

潘軍也把“本職”幹得很好,女兒小小年紀就是一枚學霸,在父親的協調下,母女關系很和睦。

薩日娜在自創詩歌《一封寫給兒女的信》中寫道:

親愛的孩子/你就是我們的種子/終有一天會長成一棵大樹

到那時候帶着你的兒女回家來吧/我會告訴你的孩子/你會像我們愛你一樣地愛他

也希望他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成為你的驕傲

在薩日娜和潘軍心裡,最大的驕傲莫過于彼此。

他們珍惜伴侶的追求與靈魂,也實現了自我的澆灌。

那份對彼此的支持與肯定,也變成一種習慣,每每站在人生選擇的岔路口,都成為他們互相依賴、扶持前行的力量。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10

心理學家斯騰伯格認為,好的親密關系應該是“三角形”:

親密感、激情和忠誠保持平衡,而親密感,離不開支持與肯定。

然而,日常生活中,夫妻難免有觀點不一緻、習慣不一樣的時候,該怎樣穩固一段關系呢?

首先,我們要先看到自己内心深處的渴望,同時察覺到對方的真實需求。

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對配偶的需求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理解對方的每一個決定與選擇,讓對方感到:

無論現實如何打壓我,家中始終有穩定的軸心,願意給予我肯定,能夠幫助我從幼稚過度到成熟。

其次,為兩人的關系保留一定的空間。

進入一段關系後,由于缺乏安全感,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情緒和價值寄托在另一半身上,形成深度依賴,又或者過于獨立,讓對方沒有“被信任”的感覺。

這兩種模式都會像一座高牆,逐漸隔絕掉愛的溝通。

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獨立的能力。

一個擁有自我的女人,她就是自己的靠山,不會患得患失,自然不會對伴侶施壓。

在伴侶需要的時候,真心地付出;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大膽直接地表述自己的需求。

恰到好處地互相托舉一把,就能經營出恰到好處的幸福。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11

圖源:微博@薩日娜srn

最後,珍視對方的點滴付出,并為之叫好。

經營感情需要付出很大精力,伴侶為你做的任何看似微小的支持,實際上都費了一番苦心。

但是,當我們享受并習慣了一切時,往往會在心裡拉高阈值,用更高的要求看待并挑剔伴侶。

所以,不要吝啬說“謝謝”“辛苦了”。

日常生活中經常關心對方,别讓交流隻停留在“你做了什麼事”,也深入到“你的感受如何”。

深入内心的鼓舞能夠滋養關系,同時也讓感情潤物細無聲地升華。

南飛的大雁疲憊了,會靠在飛翔的夥伴身上歇息。

一對共進退的愛人,在人生路上可以走得更遠更好。

願我們在親密關系裡,都能得到肯定和支持的滋養。

一生一世周母是誰(她是人世間裡的周母)12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張德芬空間(ID:tefenchangpublic)。本文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