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宋朝抗西夏名将

宋朝抗西夏名将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1-17 01:05:20

最近某相聲演員與前弟子的紛争讓衆多看熱鬧的群衆大呼過瘾,關注程度超越了隔壁的“某明星經紀人與其美豔嬌妻的風流韻事”的熱點新聞。筆者看了那篇七千字長文,發現雙方的焦點主要還是利益糾葛,說白了無非名利之争。故扯上什麼背叛與忠誠,在筆者看來,不過是他們需要為自己找個體面的台階而已。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1

如果真正說起背叛和忠誠的問題,那麼我相信沒有什麼人比本文主人公更有資格回答了。他的人生經曆頗具傳奇色彩,他是黨項族人,先後效力金朝、西夏、南宋等政權,最終以大宋的忠義之臣的身份名垂青史。他的人生經曆,比小說離奇,比戲劇更精彩!

/

1

▲少年李顯忠

這等離奇之事,李永奇是第一回聽說,不過他還是在将信将疑下,按照僧人的說法行事。果如僧人所言,注定一生不凡的李顯忠小朋友或許感受到了戰場對他的召喚,很快便來到了人世間,不平凡的一生自此開啟。

都說将門虎子,長大之後的李顯忠以膽略過人、武藝超群著稱,在十七歲時便随其父李永奇投身與金軍的戰鬥之中。适逢金軍攻打鄜延(治所在延州,今延安市),鄜延經略使兼延安府知府王庶命部将李永奇招募兩名勇士前往金軍防區刺探軍情,李永奇遍觀全軍後,尋得一名叫做張琦的勇士後,另一名額始終空懸。

正在他犯愁之際,兒子李顯忠自動請纓,雖然覺得其勇氣可嘉,但是李永奇還是以其缺乏經驗為由沒有批準,李顯忠不氣餒,繼續道:“兒子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可不小,此行一定不會連累張琦,當與其通力配合以不辱使命。”

眼見他态度堅決,李永奇隻得向王經略禀報情況,略一沉吟,王庶出了一道考題給李顯忠,正巧他得到斥候彙報,有一小股敵人藏在延安城外的一處陶穴(古代鑿地而成的土室)中,他決定派李顯忠前去探查動向。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2

▲劉豫,金朝扶植的傀儡政權僞齊皇帝

李顯忠乘着夜色從陶穴的排氣孔悄悄潛入,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單槍匹馬斬殺十七名金軍,俘獲戰馬兩匹。回來複命後,王庶贊歎不已,立即安排他和張琦前去執行任務。最終這趟任務完成的很順利,李顯忠逐漸在軍中成長為一名軍官(轉武翼郎,充副将)。

公元1130年的“富平之戰”,倉促迎戰的南宋軍隊吃了個大敗仗,陝西的衆多州、府落入金人手中,延安府也位列其中。撤退不及的李永奇父子被迫投降金軍。不過私下李永奇召集子侄部屬盟誓道:“我們世受大宋恩德,今日投降金人乃形勢所逼,此後但有機會,定要重歸朝廷!”

不久,金朝扶植的傀儡政權僞齊皇帝劉豫調李顯忠軍駐防開封,李永奇覺得這是個機會,他對兒子道:“你如果得到機會,便率軍投奔朝廷,不要以我為念,如果你能得手,那麼我此生也沒什麼遺憾了!”

僞齊政權在戰場上多次被名将嶽飛擊敗,傷亡慘重,逐漸引起金人的不滿。為了平息民怨,金朝于公元1136年将該政權取消,李顯忠軍又劃歸名将完顔宗弼(金兀術)麾下。由于他是黨項人,宗弼對其比較信任,不過李顯忠可不這樣想,膽大心細的他一直想找機會捉了宗弼投奔南宋,可惜一直沒有合适的機會。不久後,他被任命為承宣使、知同州(今渭南市大荔縣),率軍回到了陝西。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3

▲嶽飛,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路過延安和父親李永奇碰面後,一直心念南宋的李永奇又生一計,他對兒子道:“同州附近有金人往來的驿路,你可設下伏兵,乘機抓獲金人将帥,然後聯絡朝廷,率軍前往投奔。同時命人将消息報與我知,我好乘機拿下延安,同歸朝廷。”得到父命後,李顯忠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赴同州上任後,他便派使者去往蜀地聯絡南宋在川、陝前線的主帥吳玠,将其準備南歸的消息先行告知。同時,在附近的驿路上設伏,用以捕獲路過的金将。由于戰事不利,金人更換了主将,大将完顔撒裡曷走馬上任,路過同州,一頭撞進了李顯忠設下的埋伏圈,做了俘虜。

李顯忠不敢遲疑,立刻率親信騎兵帶着被縛的撒裡曷奔赴南宋防區,當李顯忠一行抵達洛河邊準備渡河時,追兵已殺至身前。一連斬殺數十人後,望着不斷增援的追兵,李顯忠當機立斷,命人向附近山嶺轉移,企圖通過險要的地勢擺脫敵人的追擊。

由于追兵中有不少降人是當地人,因此他的計策并未奏效,任憑他怎麼改變路線,後面的追兵不但沒有被甩掉,反而越來越多。他心知帶着撒裡曷投奔朝廷是不可能了。他素來知道金人重視盟誓,因此對撒裡曷道,隻要他不殺同州人,不害李氏族人,便可放其離去。正為自己性命擔憂的撒裡曷自然無不準之理,于是兩人折箭盟誓。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4

▲完顔宗弼,即金兀術,金朝名将、開國功臣

盟誓後,李顯忠下令将其推向山崖,後面追兵一看主帥掉下山崖了,紛紛設法營救,李顯忠一行得以脫困。

當他抵達鄜城時(今陝西洛川境内),急忙派人送信給父親李永奇,得到消息的李永奇立刻率親信族人前來與其彙合。可惜由于走漏了消息,李永奇等人在行至趐谷口時,被大股金軍包圍,李永奇等兩百餘人全部遇難身亡。上天似乎也為忠義的李家感到悲憤,突降大雪。延安當地的百姓聞訊後,更是落淚不已,扼腕和悼念李氏一族!

李氏一門的忠義之舉讓在面對山河破碎、民族存亡之際降金、降蒙的衆多漢人無地自容,身為黨項人,如果從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角度來考慮,那麼李永奇等人投奔西夏是最正确不過的選擇。從實力對比的角度來說,此時的金朝正處于全盛時期,一心一意留在金朝效力,也不失為明智的自保之舉。“靖康之恥”在前、苟存臨安在後的宋廷毫無疑問是李氏一門最“不明智”的選擇。

可惜,在滿腔的忠義面前,所有的算計和抉擇都被抛之腦後,他們的選擇,是對那些将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奉為圭臯的降臣最為響亮的一次回擊!為了實現回歸大宋的心願,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兌現了内心的承諾!可敬可佩!他們也用鮮血為李顯忠鋪就了一條回歸南宋的榮耀之路!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5

▲《池上詩團扇》,宋孝宗趙昚[shèn]作品

/

2

/

金人封鎖了通往南宋的所有要道,無奈之下,李顯忠率二十六名随從投奔了西夏。對于他的到來,夏崇宗很是納悶,忙問其何故。猶自沉浸在毀家滅族悲痛中的李顯忠隻得簡述事情經過,并提出借兵二十萬,找金人報此不共戴天之仇,同時攻取陝西五路獻于西夏。

夏崇宗倒吸了一口氣,好家夥,一開口就是借兵二十萬,雖然大家都是黨項族,但你也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考慮了一下,他對李顯忠道:“如果你能為朝廷立功,朕可以考慮你的借兵請求。”

西夏國内有一個土豪酋長外号叫“青面夜叉”,他擁兵自重,為禍一方,多次打退政府軍的圍剿,讓西夏朝廷頭痛不已。夏崇宗将圍剿“青面夜叉”的任務派給了李顯忠。接了任務的李顯忠首先召來熟悉“青面夜叉”方面情況的西夏士兵了解情況。經過數日的準備後,他點齊三千騎兵晝夜急行軍,直撲“青面夜叉”老巢,一戰将其擒獲。同時,李顯忠也乘勢召集散落在各地的族人,獲得數千部衆!

大喜過望的夏崇宗還算耿直,公元1140年,二月,他立即調集國内二十萬精銳騎兵,命文臣王樞、武将嘭訛為陝西招撫使,李顯忠為延安招撫使,出兵攻金。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6

▲張浚,南宋抗金名将、名相

當前鋒軍主将李顯忠率軍兵臨延安城下時,鄜延路總管趙惟清在城上對其大呼道:“鄜延路如今已重歸大宋了,朝廷赦書在此,請将軍察看!”說着他命人将赦書射入城下。李顯忠拾起一看,上面說的很明白,如今鄜延路各軍反正歸來,朝廷既往不咎,望各将領齊心協力,共抗金軍。

聯想到李氏一門為了重歸大宋,犧牲了性命、流盡了鮮血,李顯忠不由悲從心來,兩行淚水從虎目緩緩落下。眼見主将如此,一衆親随受其感染,也紛紛落淚。還是李顯忠先回過神來,他擦了下眼淚,心中大定,如今南歸朝廷的機會就在眼前,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隻是有些辜負了夏崇宗的一片深情厚誼,着實有些過意不去。《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曾經也面臨這樣的場面:一邊是養育他成就他的大宋,一邊是與其血脈相連的大遼。他實在不忍心與大宋兵戎相見,最終在兩難之下,隻能以犧牲自己來阻斷耶律洪基南下攻宋的野心。

成大事,不糾結,比起蕭峰來,李顯忠果斷了很多,他下令軍隊進城駐防,自己驅馬趕入中軍大帳拜見王樞和嘭訛。見面寒暄後,他說明了來意:“延安府已被顯忠拿下,大宋朝廷的赦書我已收到,如今我準備南歸大宋,還請二位招讨率大軍返回西夏,也替顯忠感謝陛下對末将的恩德!”

兩人面面相觑,身為武将的嘭訛是個火爆脾氣,他大怒道:“是李将軍你向我國借兵來攻取陝西,如今我主發舉國大軍前來相助,你竟然讓我們無故退兵,是拿我們尋開心嗎?”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7

▲隆興北伐,是南宋孝宗隆興年間的以北上中原,收複北宋故地為目的的軍事行動

看來是談不攏了,李顯忠也不接話,拔起佩刀砍向嘭訛,突遭襲擊的嘭訛急忙後退,不過這卻是李顯忠的計策,他逼退了嘭訛後,立刻回轉将刀架在了王樞的脖子上,将其擒獲。從容的退出了西夏軍的大營。脫身之後,他念及西夏的恩德,将王樞了回去。

西夏當然不肯善罷甘休,須臾嘭訛率大軍來攻李顯忠,眼見形勢如此,李顯忠也不再客氣,他立即點齊本部兵馬和城内守軍大戰西夏軍,他一馬當先,揮舞雙刀,殺入西夏最為精銳的騎兵——鐵鹞子陣中,所部人馬也奮勇向前。一陣激烈交鋒後,西夏軍被殺退,丢下了上萬具屍體、數萬匹戰馬。

戰事結束後,李顯忠以大宋官軍的名義張榜四處,招募兵馬,僅半個月的時間,又新增一萬多骁勇善戰的精銳士卒,此時他的麾下已有大軍四萬餘人。

一切準備妥當後,他和南宋川、陝戰場主帥吳玠約在河池縣相見,兩人相見後,吳玠握着他的手稱贊道:“忠義歸朝,惟君第一”。說着又一一接見了李顯忠的親信随從,不斷贊許他們為忠義之士。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8

▲宋高宗趙構,南宋開國皇帝

将李顯忠大軍安置妥當後,吳玠又接到朝廷旨意,命李顯忠等人趕赴行在臨安面聖。有這樣的忠義良将,宋高宗當然想要見上一見。到了臨安之後,宋高宗一見李顯忠身材偉岸、儀表不凡,便頗為賞識。

尤其聽到他說起李氏一族為了重歸朝廷所走過的曲折道路和付出的慘重代價,更是大受感動。當即為其賜名“顯忠”,并下诏追贈李氏一門,以彰顯其忠義!

曆經十年的颠沛流離,李顯忠終于重新回到朝廷的懷抱。自公元1142年,嶽飛冤死後,他接過了抗金大旗,屢次率軍擊敗金軍的入侵。公元1162年,他率大軍渡過長江,追擊金軍,一路連下數十郡縣,将淮西之地全部收複,大大的推進了南宋的國境線。

一舉扭轉了此前對金軍作戰不利的嚴峻局面,振奮了國人的士氣和鬥志,讓主和派勢力在朝中更是沒有了立足之地。李顯忠此後擔任淮西制置使、甯國軍節度使、太尉等顯赫要職,足見宋高宗、宋孝宗對他的倚重和賞識。

宋朝抗西夏名将(此人先後效力金朝)9

▲宋高宗賜嶽飛手敕卷

在宋孝宗主持的“隆興北伐”中,起初,李顯忠率大軍與另一員将領邵宏淵協同作戰,一路高歌猛進,收複了安徽多個軍事重鎮,連番告捷的消息傳回臨安後,宋孝宗也是興奮不已,這位南宋頗有作為的皇帝更是親自書寫诏書嘉獎北伐将士:“近日邊報,中外鼓舞,十年來無此克捷!”并升任李顯忠為開府儀同三司、殿前都指揮使等官職。

不過,由于邵宏淵嫉妒李顯忠的輝煌戰功,因此在金軍的重兵壓迫下,他坐視李顯忠陷入苦戰而按兵不動,導緻“隆興北伐”的最終失敗,讓人歎息不已!

此後,南宋與金朝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李顯忠也移鎮各地,擔任軍事主帥,最終以六十九歲的高齡于公元1177年病逝,走完了傳奇坎坷而又波瀾壯闊的一生。

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教授楊育坤在《陝西五千年》一書中對這位傳奇名将有過非常精彩的評價:“在南宋早期的陝西籍名将中,李顯忠是最年輕的一個。他一生始而身陷金營,繼而密謀起義,失敗奔夏,借兵複仇,又自夏投宋,立功疆場,終以抗金名将載入史冊,其經曆之驚險曲折,當時恐無人可比。可惜他未有詩名,否則他的經曆之傳奇色彩當決不在‘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的辛稼軒之下!”

▌曆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天野蒼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