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報告?原料的創新,遠比想象中要難如果工廠不具備一定規模,那麼很難去經營一個研發項目,因為化妝品新原料這個賽道,曆時長、利潤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報告?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料的創新,遠比想象中要難。如果工廠不具備一定規模,那麼很難去經營一個研發項目,因為化妝品新原料這個賽道,曆時長、利潤低。
作者|陳浪鑫
編輯|龍菲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頒布,不僅大幅提升新原料的備案速度,更從本質上推動了國内化妝品原料産業的發展。在2009-2019的10年間,我國獲批的本土化妝品新原料僅4個,而在新規的助推之下,新原料備案成為一種熱潮,從2021年6月起至今不到一年,已有15個化妝品新原料通過備案。
圖|15個成功備案的化妝品新原料彙總
一直以來,原料都是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短闆,多種原料過于依賴外國企業,導緻源頭創新遲遲未能提升,而新規之後鼓勵原料創新的政策,則有望改變美業多年來“被扼住喉嚨”的痛疾。
不過,盡管目前行業迎來了改革換新的一面,促使“良币驅逐劣币”,但要想構建“中國本土原料大軍”,并非簡單。
1
解決溫飽
才能加大力度開發
原料的創新,遠比想象中要難。如果工廠不具備一定規模,那麼很難去經營一個研發項目,因為化妝品新原料這個賽道,曆時長、利潤低。
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珈均告訴中國美妝網,新原料市場并不是一個即時暴利的市場,不太容易出高利潤又高增長的賽道,真正願意投入原料創新的企業并不多,因為一款新原料無法撐住一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特别是初期,而行業認可也是一個漫長過程,由此企業必須先解決自身溫飽問題,才能夠全心投入原料創新研發。
“根據中信證據公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國内原料行業市場規模約180-302億元,但如果隻是本土原料銷售所創造的GMV,可能就在20億元左右,現階段國内化妝品原料相關企業與國際原料龍頭相比總體呈現體量較小、品類較細分、發展時間較短的特征,總體實力水平較弱。而随着國際企業的一些原料專利過期以及因疫情原因導緻供應不穩定,國内企業有望迎來擴張機遇。如果國内企業想要更好地抓住這個機遇,除了自身擁有技術沉澱之外,更要‘耐得住寂寞’,因為新原料出品,需經曆漫長的時間。”一業内人士向中國美妝網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通過備案的15款新原料,基本都是通過漫長的開發才走上行業舞台,即在《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頒布之前就開始研發,因為有所儲備而得以率先通過備案。如深圳維琪的0003号新原料,前期開發和準備共用了6年時間;如華熙的“水解透明質酸鋅”,新規前就已處于開發當中。
郭珈均分享,不同新原料,開發周期均不相同,但無論是哪款新原料實現從0到1的突破,都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時間。
2
人才稀缺
也是一大痛點
“相比中國化妝品近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原料端的市場并不算大。由于體量較少,所以原料闆塊暫未能‘備受重視’,國家相關部門雖不斷加快制定化妝品功效檢測标準,但仍未對原料産品制定詳細的檢測标準。”妝萊(廣州)醫藥研究有限公司總監理暢通曾向中國美妝網解讀化妝品原料市場現狀。
缺乏标準,那麼其所帶來的弊端,就會造成産品良莠不齊。曾有一原料商總經理透露,由于缺乏行業标準,市場上的玻色因産品良莠不齊,羟丙基四氫吡喃三醇異構體較多(即假貨較多),含量差異從30%到90%以上,産品優劣難分。
小魚親測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子翔告訴中國美妝網,公司曾對市面上流行的“六肽”進行檢測,結果發現不同供應商的産品,其功效大不相同,比如舒緩神經功效從55%效果到無效都有出現,表現差異較大。
暢通分享,有些劣質原料,并不是企業故意采購,而是基于整個化妝品行業,精通原料檢測的技術人員并不多,有些人“被蒙在鼓裡”,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踩坑”,隻跟國際原料公司合作,而不跟小廠商合作。
事實上,不隻是原料領域,即使是一部分工廠也缺乏相應的檢測人才。所以面對中國新原料的發展,我們不僅要投入項目,更要投入對人才的培養。
3
舊原料
依舊最好賣
雖然目前已陸續有企業進入新原料創新的賽道,但目前化妝品行業仍然是“舊原料”賣得最好。
首先,一般新原料有3年的觀察期(在備案系統上,目前已通過備案的15款新原料均顯示“監測期”狀态),在此期間,隻有備案人或經備案人授權許可的企業才可以使用,即便原料備案人和品牌方以最快的方式對接,最快也要近半年才有該新原料衍生的品牌上市,而且即使上市了,該新原料也不一定就立即受到市場認可。即化妝品新原料從立項、到開發,到成功備案落地上市,再到成為一個原料或成分爆款,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其次,根據巨量算數發布的《2022美妝成份趨勢洞察報告》顯示,行業上依舊是耳熟能詳的成分成為最大熱門。比如,氨基酸、玻尿酸、蘆荟、水楊酸、積雪草等成分同時登上TOP50成分熱度榜和TOP50潛力榜。TOP50成分熱度榜前十依次為氨基酸、玻尿酸、玫瑰、煙酰胺、蘆荟、水楊酸、珍珠、櫻花、紅茶、積雪草;而TOP50成分潛力榜前十成分依次為青刺果、油橄榄、杏仁酸、松茸、紅景天、杜鵑花酸、勝肽、松露、積雪草、乳糖酸——這些成分當中,不知名的成分并不多。
一般而言,大衆所熟知的成分,對消費者而言更容易接納。廣州優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朝棟告訴中國美妝網,去年上新的半乳糖發酵濾液,由于對标了神仙水的核心成分,所以相比于其他新品銷量更佳,因為隻要說到神仙水客戶就很容易理解這是什麼原料,而對于其他原料則需要花費更大力氣去教育市場。
不過,也有一些冷門原料走俏,廣州市百好博有限公司市場總監Maggie分享,新規之後,越來越多客戶注重“高功效、有數據”的原料,比如公司一款擁有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專利的麥角硫因,被許多客戶選中并非因為麥角硫因這個品類,而是因為其直接作用在線粒體上強抗衰的功效數據。也就是說,新規之後原料的可視化數據證明以及背後的黑科技才是真正的賣點,而這也為新原料的入局打開了大門。
4
“<1%的概率”
最難的是立項前的開發過程
目前僅15個獲批的新原料中,有兩款是深圳市維琪醫藥研發有限公司備案通過的新原料,同時維琪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有兩個原料通過備案的企業。
中國美妝網從維琪了解到,目前全國範圍化妝品新原料備案品種較少,特别是真正意義上做到創新的原料少之又少,大部分原料還是仿制或者仿創結合,因為原料開發曆時長久,而且難度大。
“最難的是原料立項前的開發過程。從自然界中探索到一個具有目标功效的原料,概率是非常低的,就類似于新藥發現的過程,可能就隻有百分之零點幾的概率,在确定目标化合物之後,需要圍繞這個原料開展深入的研發工作,包括工藝開發、作用機制或功效驗證、質量标準制定、檢驗方法開發、制劑開發等,這都需要高水平的技術手段、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維琪告訴中國美妝網。
不過,正因為難于登天,國内企業更應該靜下心來一步一步“搭建天梯”并實現目标,也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正因為難度大,所以政府在推進化妝品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持和輔導。
未來,新原料是中國化妝品崛起必可不少的一環,而開發出創新與功效兼并的中國特色化妝品原料的企業,也必将名留青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