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誤騙保近300萬元?民警對嫌疑人李某進行訊問媒體報道,一名李姓女子因為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騙保近300萬元,目前已被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以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刑事拘留消息傳出,網絡上許多網友都認為這樣定罪太牽強而諸多法律專家也紛紛發表意見,認為李某不涉及犯罪,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航班延誤騙保近300萬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民警對嫌疑人李某進行訊問
媒體報道,一名李姓女子因為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騙保近300萬元,目前已被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以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刑事拘留。消息傳出,網絡上許多網友都認為這樣定罪太牽強。而諸多法律專家也紛紛發表意見,認為李某不涉及犯罪。
這件事情在法律意義上的是非大體是清楚的。像筆者這樣的非法律專業人士,雖然對一些具體法律條文了解得不甚明晰,但有一件事情基本上可以看得明白:如果把李某的所作所為分解一下,就會發現她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是合法的,用合法的步驟做出一件非法的事情,這個在情理上一般是講不通的。
當然,從道德的角度觀察,李某的行為确實存在着道德上的缺陷。從筆者的價值觀出發判斷,李某的這三百來萬掙得确實不是很光彩。但是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不能用道德代替法律。如果道德代替了法律,那麼我們每個人生存的空間将會極其逼仄,以至于無法正常工作生活,社會無法正常運轉。廣大網友對這件事高度關注,實在是一種自覺或者不自覺的維護自身權利的舉動。
網友和法律專家的關注和聲音,希望能夠引起相關各方即保險公司、警方和航空公司的反思。筆者贊同企業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從民事到刑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命運甚至是生死。企業不僅要維護自身利益,還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尊重法律,理性地、适當地運用法律手段,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其實也是對企業形象的一種提升。相反,如果濫用警力,對企業形象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害。其實保險公司可以有更為合理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說采取網絡曝光的形式,讓輿論來譴責和遏制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再比如說還可以采取拉黑名單的方式,對于類似的已經有多次前科的不正常投保行為,可以自動拒絕受理。
對于警方來說,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理應是警方嚴格把握的一根紅線。絕不冤枉一個好人,絕不放過一個壞人,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口号。執法者首先要對法律條文熟悉,并能正确地理解和運用,保證執法公正。
最後還想吐槽一下航空公司。這件事情從法律意義上來講,跟航空公司是沒有關系的。但問題的根源卻出在航空公司,李某在短短的幾年中就通過延誤險的理賠,獲利300多萬,可想而知,航班延誤是多麼的頻繁了。筆者由于公務的原因經常出門飛行,時間長了,竟然有這樣的感覺:飛機延誤是正常,不延誤才是反常。偶然遇到一次飛行正點,居然會産生喜出望外的感覺。航空公司要是能夠大幅提高自己的正點率,李某這樣的行為不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了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