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黑馬奇說
編輯 |黑馬奇說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并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在曆史的長河中,四大文明古國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四大文明古國還存在着印度、埃及以及中國。可為何還存在的印度、埃及,卻不被承認了呢?
曆史猶如車輪一般碾過,其他文明古國都已經消亡。我們是如何保留下來的?
四大文明古國又是如何劃分的呢?
文明古國的劃分
在《世界文明史》一書中,作者在四大文明古國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個古希臘,引出了一個五大文明發源地。
但是,大家知道最多的還是四大文明古國。
英國、日本的記錄片節目,便是将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視為四大文明國。
那麼,四大文明古國到底是怎麼劃分的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文明。
人類在擺脫原始野蠻狀态之後,所産生的語言、文字、城市等要素的集合便是文明。
對于文明的發現,我們主要依靠考古來證實。
在考古方面,人們對文明有一定的評判标準。雖然這些标準是在考古工作中提出來的,并不完全适合。
但這種評測标準,還是被很多學者所接受。
在《最初的文明》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三個标準。它們分别是城市,文字,複雜的禮儀建築。
其實,這些标準并非是書的作者提出來的。
這三條标準,來自于一位叫做克拉克洪的學者。作者隻是将克拉克洪提出的标準,進行整理、補充。
但也正因為這位作者,這三條标準得以傳播開來。
消亡的文明古國
時光更叠,被我們冠以文明古國的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倫已經消亡。
這些消亡的文明古國有着怎樣的輝煌?它們又是如何消亡的?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1、古巴比倫
兩河流域孕育了兩河流域文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它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文明,大約處于6500年前~6000年前。
大約在5000年前,人們在這裡建立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時間推移,城市逐漸成長起來。
公元前19世紀,一支阿摩利人占領了巴比倫城,并在這裡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1792年,一個叫做漢莫拉比的人成為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國王。
在他的帶領下,古巴比倫王國來到了一個新高度。
說起古巴比倫,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楔形文字以及《漢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在剛開始的時候多是圖像符号,是由蘇美爾人創造的。
後來随着文字的使用,才逐漸形成真正可以書寫的成熟文字體系。
和甲骨文一樣,它也是從象形文字演變過來的。
而《漢谟拉比法典》是漢谟拉比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撰寫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善的成文法典。
其實,《漢谟拉比法典》并不是第一部法典。
在它之前便已經有了一部《烏爾納木法典》,但《烏爾納木法典》的完善程度卻要少很多。
巴比倫文明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為王妃修建的“空中花園”。
相傳,王妃的家鄉很美。王妃很想念家鄉的山嶺、花草,時間一長便患上了思鄉病。
為了讓王妃好起來,國王便命令工匠按照王妃的家鄉建造一個花園。
這個花園,便是被我們稱為八大奇迹的“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到底是真是假,目前還存在着争議。但不可否認,古巴比倫在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公元前1750年,漢谟拉比離世。
可是他的繼承者卻無力支撐這個國家,古巴比倫王國先後遭到赫梯人以及加喜特人的入侵。
公元前729年,古巴比倫王國滅亡。
20年後,迦勒底人在這裡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然而,隻是80餘年的時光,新巴比倫王國便再次覆滅。
2、古埃及
作為農耕文明,古埃及也曾經輝煌過。無論是文字、曆法,還是建築、數學,古埃及都有很深的建樹。
某種意義上,希臘字母是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礎上創造的。
因為腓尼基字母在創造的時候受到了古埃及文字的影響,而希臘字母又是在參考腓尼基字母之後創造出來的。
大約在公元前4236年,古埃及人發明了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太陽曆。
但這部太陽曆卻是有缺陷的,每經過120餘年便會出現1月左右的誤差。
古埃及人也發現了這部太陽曆的缺點,但因為用得久了不太好更正。最後,隻好由官方做一些調整。
說到古埃及,人們的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金字塔。
作為古埃及的标志性建築,金字塔凝聚着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水平以及數學知識。
在那個沒有大型現代化設備的時代,這樣一個依靠人力建造起來的工程讓人感歎。
金字塔,不僅是古埃及的象征,還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曾經,它多麼璀璨。然而,這璀璨也無法阻止古埃及的覆滅。在延續了3000多年之後,古埃及走到了終點。
從公元前1663年開始,古埃及一次又一次被入侵、征服。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入侵、征服中,古埃及人逐漸丢失了自己的文字、信仰。
外來的文化更是将古埃及本身的文化沖散。
當阿拉伯人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阿拉伯文化取代了延續數千年的古埃及文化。
3、古印度
如果說什麼詞語比較适合古印度,那麼一定是“文化熔爐”。
古印度本身便是由5大民族構成的,再加上它獨特的曆史背景,使它包含了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的多種文化潮流。
不斷碰撞的文化,散發出璀璨的光芒,為世界留下了一份獨特的禮物。
除了創造出數字符号、因明學,古印度人還留下了《摩诃婆羅多》以及《羅摩衍那》這樣的文學作品。
1922年,通過發掘人們發現“哈拉巴文化”。
“哈拉巴文化”的遺址便坐落在印度河流域,因此也被稱作為“印度河文明”。
據考證,“哈拉巴文化”大約處于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750年。
公元前18世紀,“哈拉巴文化”逐漸衰弱。
雅利安人征服了這片土地,并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個更加持久的文明。
公元前324年,一個叫做孔雀王朝的王朝在這片土地上建立,這個王朝也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古印度的政權。
它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将這個王朝推向了頂峰。
當時,孔雀王朝的領土便包含了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方。
然而,阿育王去世沒多久。這個依靠軍事征服建立的王朝,便陷入到分裂中。
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覆滅。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時光流逝,一個叫做印度的國家再次從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來。
在雅利安人入侵并站穩腳步之後,又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入侵者。
在不斷的入侵中,古印度的文化傳承逐漸消失。
在被外族統治的時間,各種外來文化取代了本土文化成為主流。
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種姓制度均是這種狀态下的産物。
現如今的印度,可以說是從東印度公司誕生的。
包容萬象的中國
作為原生文明之一,我們經曆了種種挫折卻屹立不倒。
而同樣輝煌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卻已經消失在曆史中,我們為什麼能屹立不倒呢?
從自然條件來說,我們的地理位置有着優越性。
高山、沙漠、大海等環境提高了我們延續的可能性,但這也限制了我們向外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
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以及地形地貌,不僅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還削減了極端災害帶來的影響。
這也導緻,外族人不會找上我們,我們也不知道外邊有一片新天地。
但要說到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中華文明的包容性。
其他文明有着不遜我們的成就,但他們對文化的包容性卻不如我們。
我們也有被外族統治的時候,但結果均是以我們吸收他們為終。
386年,鮮卑族的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政權。此時的北魏還很排斥漢人,這也導緻雙方對立、國家動蕩。
一直到北魏政權的第七位皇帝孝文帝,這種局面才有改觀。
他不僅學習漢族的吏治,還讓鮮卑人改漢姓、穿漢服、學漢話。
并且在婚姻方面,他還積極鼓勵鮮卑人和漢人通婚。
蒙古的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強勢的王朝卻隻存在了97年。
元朝之所以覆滅,獨尊蒙古文化,對于漢族文化嗤之以鼻是原因之一。
再加上,集團分裂、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龐大、強勢的元朝就此破滅。
清朝也是外族一統中國,但清朝的統治者選擇和中華文化融合。
他們用漢人、推行漢化政策,并且還讓滿族人學習漢人的語言。
時間一長,有不少滿族人都不會說滿語了。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沒了文化這個民族就離死亡不遠了。
中華文化中的包容性,便是我們面對一次又一次沖擊的有利武器。
不少入侵者想要毀滅我們的文化,但他們均以失敗告終。
縱觀曆史,能夠在侵略下保全自身文化并且融合外來文化的國家,獨中國一個。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