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土雞和清遠雞的區别

土雞和清遠雞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19:50:30

土雞和清遠雞的區别(湖南人的年味和雞分不開)1

△1月22日,長沙天心區桂莊生态農莊,一群土雞在田野山林間四處尋食。圖/記者楊旭

自打進了臘月,空氣中到處彌漫着醇厚的濃香,家庭主婦們開始忙着張羅過年的食物。

湖南人的年味和雞分不開。“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童年印象裡,除夕一桌豐盛的團年飯裡,少不了雞。那時候不講究醬料,雞肉本身就是世間難得霸道的美味。

現今,雞肉幾乎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飯桌上,似乎總吃不出從前的那種鮮味。

慶幸的是,仍有這樣一些人,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還原我們的“童年味道”。

一隻土雞一鍋湯,鮮美不過如此

駕車沿着長沙湘江大道一直往南,右轉進入桂升路後再拐進一條小路,就到了“桂莊”。1月22日上午,農莊的主人易海清帶着我們去農莊的放雞場。在樟樹林裡,一群烏眼、烏腳的雞正在覓食。

易海清說,這些雞是來自400公裡外的懷化鶴城區黃金坳鎮蘆坪鄉的雪峰烏骨雞,他的夥伴楊世兵在那裡承包了一片海拔800米的山地養雞。

雪峰烏骨雞是湖南四個主要土雞品種之一,羽色以白羽和黃雜羽為主,少量為黑羽,具“五烏”(烏喙、烏腳、烏皮、烏肉、烏骨)特征。“這些來自懷化的土烏雞從小山地放養,吃的都是野生的雜草、昆蟲,五谷雜糧粥,喝的是山泉水,成天樹上飛、地上跑、草叢追,200多天才能長到3斤多。”易海清說。

在易海清看來,清炖土雞才最能體現土雞的品質。清水燒開後,放入大塊的雞肉,配上兩段大蔥和一片姜,蓋上鍋蓋焖煮。20分鐘後,雞肉清香撲鼻,雞湯獨特的鮮美更讓人驚喜。

住“别墅”喝泉水,高山飛土雞

在懷化鶴城區黃金坳鎮蘆坪鄉獅子山上,二十多棟藍色的長方形小房子點綴在樹林裡,這一棟棟山間“别墅”是山上2萬多隻雪峰烏骨雞的雞棚。1月22日,太陽下山後,53歲的楊世兵一行人帶着手電筒開始上山,他們要趁着夜色去雞棚抓雞。

這些在山上放養的雞非常活潑,“白天抓不到,要等晚上它們回雞棚才能抓。”楊世兵告訴記者,夏天的晚上雞還會飛到樹上休息,要用手電筒照着,從樹上拽下來。

楊世兵是蘆坪鄉壯丁村人,1991年從湖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畢業,2010年開始回鄉養雞。“小時候幾乎每家都養了幾隻烏骨雞,都是農家散養。”楊世兵說,雪峰烏骨雞曾是當地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受交通等因素影響,土雞銷路大都不暢,“回鄉後我決定把雪峰烏雞和家鄉的山林資源結合起來,探索生态養雞技術和生産經營模式。”

經考察,他選擇了遠離人群、植被豐茂且有天然水源的獅子山。承包下這片山地後,他很快遇到了問題:養的小雞崽數量一天天減少。原來,這片山林無人打擾,卻有蛇、黃鼠狼、老鷹等出沒,偷吃小雞,“幾次想放棄。後來想了個辦法,在養雞場養狗,慢慢就好些了。”

“在沒有修路的時候,上山下山一趟要50分鐘,再用面包車送到懷化市區,發往各個地方。”楊世兵說,如今政府幫忙修了路,接下來他們打算把山上剩下幾千畝地開發,擴大養殖規模。

漫山遍野找蛋成了孩子的遊戲

馬小靜養土雞的想法也源于想讓家人吃到土生土長的雞蛋。她的大女兒特别喜歡吃雞蛋,“就想弄一個小農莊,過年過節或者周末去玩,然後養雞給孩子吃。”馬小靜說,後來有朋友表示他們也有這樣的需要,就幫着一起養,并沒有想過要對外營業。

2016年,馬小靜夫婦在長沙縣靠近黃興鎮的地方租下100畝山頭開始養雞,後來又搬到了浏陽張坊鎮道官沖。馬小靜說,雞是從懷化大山裡收來的。和人一樣,雞的生長也有講究,除了要吃飽,還要玩得開心。吃着蟲子、玉米長大,漫山遍野地跑着,四五個月後,它們終于長成一隻隻身形勻稱、沒有多餘脂肪的成年雞,開始産蛋了。

任性長大的雞,下蛋也從來不按套路出牌。“樹林裡、草地裡,漫山遍野地下蛋。”馬小靜說,這也成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活動——撿雞蛋,“朋友周末會帶着小孩過來,拎着菜籃,滿山找雞蛋。”

在農莊,最受歡迎的是五圓蒸雞和烤雞。五圓蒸雞是長沙過年時飯桌上一道常見的“大菜”,選一年之内的嫩母雞,将整隻雞與桂圓、紅棗、蓮子、枸杞和雞蛋這“五圓”一起上鍋蒸2小時以上,在蒸汽的作用下,每一絲肉質纖維都極度軟嫩,充滿鮮甜,是老人小孩最愛的佳肴。

團圓飯桌上,一大盅五圓蒸雞,吃的不僅是美味,更有一份歡樂和團圓。

潇湘晨報記者陳麗安長沙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