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可說是家戶喻曉。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早年家貧,并不得志,父母雙亡後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裡。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大富豪。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書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來已許配給某一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晏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鳳求凰》。

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聽不出。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隻好私奔。後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垆賣酒。兩人相濡以沫,日子雖清苦卻也甜美。

後來司馬相如漸顯達,想納妾,據《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不過,考證家們言此詩是民間作品。 《白頭吟》皚如山上雪,蛟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複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袅袅,魚尾何徙徙。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随詩附文曰: “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寫完之後隻覺悲涼,時代對女子終是不公平的。前塵種種既已看破,不如歸去。于是棄筆離去,不再回首。
卓文君哀怨的《白頭吟》和凄傷的《訣别書》,使司馬相如大為感動,想起往昔恩愛,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并給文君回信:“誦之嘉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此後不久相如回歸故裡,兩人安居林泉。 這首卓文君寫的《白頭吟》使夫回心轉意的故事遂傳為千古佳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