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盤普及這麼多年,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用上了,但固态硬盤中不同的産品在速度方面也有所不同,比如NVMe協議固态的速度就要比SATA協議的固态速度快得多。而NVMe協議也分為多個版本,目前最新的是NVMe 1.4協議,在性能方面要比之前主流的NVMe 1.3協議更優秀,而本文介紹的就是筆記本電腦由之前的一款NVMe 1.3協議固态硬盤升級至NVMe 1.4協議的aigo P3000的體驗。
之前用的某品牌的固态硬盤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唯一有點不滿意的就是發熱有點高,如果不為其配備導熱矽膠的話,日常使用溫度大約在60℃左右,導緻筆記本電腦摸起來經常會有燙手的感覺。後來配了導熱矽膠後,溫度降至50℃以内,雖然改善了不少,但依舊不是很理想。筆記本電腦空間有限,又不能為其配備金屬散熱片,再加上NVMe 1.3協議也有點過時,于是就産生了換aigo P3000的想法。
aigo P3000的性價比在目前市面上還是挺不錯的,采用的是PCIe 3.0四通道接口設計,适用的設備範圍挺廣的,大約近五年的設備都可以讓其性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如果你設備支持PCIe 4.0的話,那麼建議選擇性能更強的aigo P7000。由于原來用的固态是1T容量版本,因此升級選用的也是1T版本。包裝内标配固定螺絲值得點贊,目前市面上很多M.2固态硬盤包裝内都不标配螺絲,這也導緻很多人入手之後沒辦法立刻裝機,為了一顆小小的固定螺絲還得專門去一趟電腦城或者找親朋好友才能搞定。
aigo P3000采用的是市面上最常見的2280規格設計,單面顆粒設計保證了機身足夠纖薄,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亦或是mini PC都适合安裝。官方介紹,aigo P3000選用的是鎂光TLC顆粒,品質方面還是比較靠譜。而且aigo P3000支持5年質保,基本上用着比較放心。
可以看到aigo P3000的主控芯片是InnoGrit英韌科技IG5216,屬于英韌科技ShastaPlus系列主控産品,支持端到端的數據保護、内部SRAM的糾錯保護、開放通道等功能,支持的Maximum Payload Size高達512字節。由于英特爾平台的限制,實際使用的Maximum Payload Size隻有256字節,在支持512字節的AMD平台上可以發揮更強的性能。
aigo P3000的安裝操作就不必細說了,對準、插入、擰螺絲就行,簡單到小孩子都能輕松搞定。值得一提的是,拆老固态的時候不小心把之前的螺絲給弄的滑絲了,幸好aigo P3000标配了個螺絲能直接替換上使用。在安裝aigo P3000之前,已經借助DiskGenius的系統遷移功能将系統遷移到了aigo P3000上面,除了少部分緩存沒有遷移外,大多數資料都成功實現了遷移,開機之後就仿佛什麼都沒換過似地,所有的文件都在原來的位置。
1T版本的aigo P3000的實際可用容量為952GB,對于大多數人來說1T容量已經完全夠用了,筆者不僅将所有軟件都裝到了C盤,同時還安裝了十多個大型遊戲,許多需要後期處理的圖片與視頻也在C盤上,就這平時的剩餘空間也在200G左右,空間足夠用。當然假如你在電腦裡再額外配備一塊大容量的機械硬盤的話,那空間就更加充裕了。
通過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可以發現前後兩塊固态硬盤的性能差距,老固态的總得分隻有2848分,順序讀取速度1853MB/s,順序寫入速度1540MB/s,這也是大多數NVMe 1.3協議的固态硬盤的速度水準。相比之下,采用了NVMe 1.4協議的aigo P3000的速度表現就要好得多,可以看到無論是順序讀取速度還是順序寫入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4K随機讀寫速度也有明顯提升,4K 64線程的讀取速度更是接近翻倍,這也說明了将aigo P3000用在服務器上也非常的合适,總得分達到了4106分,性能超出接近一半。
使用CrystalDiskMark測出的速度與官方标稱的速度基本一緻,讀取速度高達3401MB/s,寫入速度高達2844MB/s。實際體驗中發現,使用aigo P3000後系統流暢度的确更出色一些,原來一些略有延滞感的使用場景都變得更絲滑更順暢了不少,圖片、視頻的後期處理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整體表現非常令人滿意。
借助軟件CrystalDiskInfo可以看到 ,aigo P3000的日常使用溫度約為40℃左右,這樣的溫度表現已經非常理想了,筆記本電腦摸起來非常的涼爽,再也不像原來有些微燙了。
總的來看,給筆記本電腦升級aigo P3000之後體驗提升是比較明顯的,不僅速度更快一些,同時溫度也有所降低,再加上鎂光TLC顆粒以及5年質保所帶來的安全感,感覺還是挺值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