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皇城宮中一直備暖室孵育蝈蝈,設宴時用不絕的唧唧之聲來增添喧熾的氣氛。值得注意的是宮中的蝈蝈用錦囊或繡籠來貯養,而民間卻用的是葫蘆。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稱:蝈蝈“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蘆,銀鑲牙嵌,貯而懷之……清韻自胸前突出。有關資料介紹說,早在清前期,民間育蟲的方法和冬日欣賞鳴蟲的習俗便被引人了清宮紫禁城。
而康熙皇帝在一首詩裡認為,天然的秋蝈蝈,無論如何也活不到第二年的暮春。所以,宮中的蝈蝈一般都是在暖室裡培育的。
那麼蝈蝈能不能越冬而不死呢?趙縣許多民間飼養蝈蝈的高手,都可以保其過冬。
蝈蝈形似蝗蟲,而翅短腹大,夏秋多生于田野,雄者能發出亮的鳴叫聲。我們河北趙縣人不把它叫蝈蝈,而叫“蚰子”,并喜歡逮其雄性者,喂養于籠中,聽其鳴叫聲。
夏秋,從野外植物叢中逮蚰子,儲籠中,挂庭院,喂以青菜數葉或瓜類的雄花。晚秋及入冬天氣轉涼,将扁圓形小葫蘆開一小口,去瓤,把蚰子放在葫蘆裡,置懷中,或火爐附近溫暖處,保其越冬而不死,得以常聽其鳴叫,給蕭條寂寞的冬日增添一 點樣和樂趣。
耄耋老人孟澍森回憶:“有人認為飼以丹砂,可保蚰子越冬不死。然而,我們趙縣人未見喂以丹砂者,但有喂以鮮肉者。喂鮮肉者,非一般百姓所能。冬天皆喂以白菜嫩葉,大白菜為百姓越冬常備之菜。”
為求得蚰子能越冬,秋末時要捕捉體色鮮綠者,主要看其頭部顔色。鮮綠色者年幼,呈微紫色者已衰老、幼者多可越冬。
舊時,入冬後,場光地淨,農民無事可做,當太陽暖和時,兒位老農,棉襖内揣着蚰子葫蘆,坐在向陽的牆根曬太陽聊天,經陽光曬暖,懷裡的蚰子便鳴叫起來,一個鳴叫, 其他的也叫,一片祥和的農家趣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