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窦桂梅團隊?融入生命教育 點亮語文課堂,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窦桂梅團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融入生命教育 點亮語文課堂
——淺議小學語文課程如何融合安全教育
李明秀
生命是我們進行一切活動的首要基礎,就學校教育而言,實施生命與安全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而語文教育充滿着生命的因素,極富彈性和張力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審美情感乃至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載體,理所應當承擔起生命與安全教育的責任和義務。
本文從教育現狀入手,對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與安全教育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就《祖先的搖籃》一課為例,主要探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語文文本中生命與安全教育資源及其滲透生命與安全教育的實施方法。讓學生樹立正确的生命觀、安全觀和環境觀,感悟生命的意義,領悟生命的真谛,讓孩子們的生命在語文課堂中歡歌。
《祖先的搖籃》是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淨,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标。整堂課從讀通詩句到初步感受詩意,從讀好詩句到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在讀中體驗、感受的同時,落實安全教育目标,讓學生認識到破壞環境會帶來哪些危害,認識到保護環境的迫切性,并且讓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自身做起,保護自然環境。
一、抓住文本,認識關系
抓住“祖先的搖籃”一詞,通過對詞語的多角度理解,感受原始森林與我們祖先密不可分、唇齒相依的關系。先從“搖籃”一詞的理解入手,通過文字表述、圖片觀察,感知搖籃的本義,就是保護嬰兒的地方(家),接下來用類比的手法,理解“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通過對比推理,感知原始森林就是祖先生活的地方。
在識字教學環節,教學動作的生字時,巧妙地結合課文中的動賓短語“逗松鼠”和“逮蝈蝈”進行教學,在理解生字意思的基礎上,孩子們對這類短語印象深刻。這樣不僅根據生字的特點采用不同的識字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同時還為接下來仿寫積累的短語,是學生仿寫起來更得心應手,有梯度,學生更易掌握。
二、重視朗讀,感受和諧
重視朗讀,通過各種方式,創設情景讀,配樂讀,男女生搭配讀,讓學生讀出感情,體會深刻。朗讀上,用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誦讀,旨在幫助學生在讀中體味。在朗讀訓練中,還采用配樂朗讀,激發學生的聽覺感官和讀書興趣。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在指導朗讀過程中,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在語言文字訓練環節,孩子們都能自覺用上這樣的動賓短語,并且使用恰當。
三、發揮想象,身臨其境
在抓住文本,朗讀過程中,加深詩歌的理解,通過發揮想象進行仿寫,進一步感受祖先和森林搖籃的賴以生存的關系。理解大人和孩子行為的不同,其實他們是為了吃飽肚子,如果沒有了食物,人類的生存也就成了問題。孩子們的行為呢?其實是精神需求,是人類對快樂和幸福的追求。這是生命教育的巧妙滲透,融合點的切入自然、适切,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科特性沒有違和感。
四、融入教育,提升意識
在深入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之後,加入拓展延伸環節,以宣傳環保的動畫視頻作為切入點,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疏散了學習一節課後的緊張和疲憊,另一方面,讓學生更深刻的感知到當下環保形勢的嚴峻,以及環保行為必須從自我做起的必要性。對課堂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同時也很好的完成了與安全教育相融合的目标。安全教育主題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成為國家課程的有效輔助和補充。
在與安全教育融合部分,切切實實的讓學生感受到破壞環境的嚴重危害性,從而激發孩子們保護我們地球家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意識,讓大自然美麗永存,進一步深化對生命教育的落實。
生命安全教育這樣自然的融入,即豐富了語文課堂的厚度,又向學生滲透傳達了生命安全教育,讓學生明白人與自然是一種密不可分、唇齒相依的關系。讓人們明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從而喚醒人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讓人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在學科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是一種責任,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着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安全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語文課程标準也在呼喚人文關懷。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滿人文關懷、具有生命意識的課本資源,創造性地進行生命安全教育,隻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做到營造讨論情景,在教學中傳授安全知識;豐富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滲透安全知識;有效聯系生活,在教學中逐漸增強防範意識,才能使學生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諧的發展,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融入生命教育,點亮語文課堂。我們在路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