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身上祛濕的方法

身上祛濕的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3:05:48

身上祛濕的方法?拔罐選穴:足三裡、梁丘、伏兔、髀關、水道及中脘(胃的募穴),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身上祛濕的方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身上祛濕的方法(身上祛濕的方法簡述)1

身上祛濕的方法

拔罐。

選穴:足三裡、梁丘、伏兔、髀關、水道及中脘(胃的募穴)。

治療時間:20分鐘。每日一次,15天為一療程。

艾灸。

胃脾除濕: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如果體内濕氣很重,腸胃不适,可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施灸2—3周。養生保健可每周1—2次。

頭暈頭痛、精神不振:臨睡前用溫熱水泡腳10分鐘,擦幹後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條點燃,對準足底湧泉穴施行溫和灸,雙足每穴各灸15—20分鐘。每日1次,7日為一療程。

補腎固元:用艾條灸關元穴5—10分鐘,或用艾罐灸30—40分鐘。長期施灸有理氣和血、補腎固元之功效,能治療濕熱滞下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及婦科疾病。治療疾病隔日1次,連續施灸1個月。

刮痧。

⑴陰陵泉穴

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勢,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内側,在胫骨内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于胫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作用:體内有濕就容易感受外濕,别讓體内濕邪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内化一部分。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濕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洩瀉、水腫、膝痛等。

⑵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側,髌底内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内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将腿繃直後,會在膝蓋内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⑶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緣二橫指(拇指)。作用:中醫認為濕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裡濕邪較盛的人群,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泡腳。

用艾葉泡腳(最好在泡腳前喝40-100毫升溫艾葉水)。方法:幹艾葉10到15克,與5公斤冷水同煮,開後改小火10-15分鐘關,能下腳時算起泡20-40分鐘(有保溫瓶的話,可在瓶中長的放半支、短的放兩節艾柱,用開水泡5-10分鐘後,再兌水泡腳)。記住,水一定要沒過腳踝,水溫不低于35-42度。可連續泡3-5天(以後每星期1-2次即可),頭天可多出點汗,後以微出汗則止。

運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别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所以,每天堅持适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纾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試試看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飲食。

很多食物有祛濕健脾的作用,網上很受推崇的赤小豆薏米粥,還有木棉花、土茯苓、淮山、白術、扁豆、芡實、冬瓜等都比較常見,可以自由搭配用來煲湯或者煲糖水,但是糖水不宜放太多糖,因為糖滋膩,易助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