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21:04:08

你穿着剛買沒多久的新衣服走在路上,忽然發現前面有一個人穿的衣服和你一模一樣。你可能會就此停下腳步,假裝看一看手機,以便拉開與此人的距離,因為你覺得撞衫是一件挺尴尬的事。

為什麼人們普遍讨厭撞衫?因為在這個鋪天蓋地宣揚個性的時代,撞衫很容易讓人産生一種“我這個人沒什麼個性”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人們極力想要避開的。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是對個性的一次重新思考)1

在《文化與日常生活》中,作者寫道:

“兩位女士穿着她們都認為是隻此一件的同一設計者的相同禮服,現身于同一慶典時,強烈的情緒就卷入這樣的情景,這種強烈的情緒源于失望,這種失望是伴随着對品味與風格是雙刃劍的這種認識而來的——這種雙刃劍在于,它們使我們區别于某些其他人,但是令人不快的卻是我們與另外的其他人相似。”

從時尚的角度來說,擁有一件被媒體吹捧的單品,似乎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味與個性。可問題就在于,當兩個同時擁有這個單品的人碰到一起時,所有的品味與個性都灰飛煙滅了。

如果你有心觀察,走在路上就能發現最近正在流行什麼,比如前幾年流行棒球服,比如這兩年流行某種顔色的帆布鞋以及某個品牌的籃球鞋。人們會在媒體的灌輸下,意識到某種商品正在流行而去購買,最後的結果就是這種商品逐漸變得爛大街。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是對個性的一次重新思考)2

“法蘭克福學派”的哲學家阿多諾認為,“個性化隻是一種表面現象,個性本身會變成一種模式,被納入到商業邏輯中。”

阿多諾的意思是,就像批量生産某款鞋子一樣,商業也會批量生産某種個性。消費主義最擅長向消費者允諾:這個夏天你這樣打扮就是有個性,因為某個明星或網紅也這樣搭配。

這一招屢試不爽的原因就在于,商業把“商品”包裝成了“個性”。你付錢購買的不是某雙鞋子,而是一種被消費主義承諾過的個性。商業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們精準地洞察到了人性。人們骨子裡是崇尚個性的,而購買流行商品,似乎是最簡單的一種“擁有”個性的方法。

并且,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個性是最安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消費主義承諾某款衣服有個性時,這款衣服一定是标準化、批量生産的。人們會選擇購買一件流行的、别人也可能買到的衣服,但大多數人會拒絕穿一件真正大膽的、僅此一件的衣服。因為後者這種有個性的穿着,很容易被大衆視為奇裝異服。

也就是說,人們一方面渴求獲得個性,另一方面又拒絕一種缺乏同類的個性。你會覺得同樣穿某個品牌球鞋的人,和你一樣有品味,或者同樣聽某個搖滾樂隊的人,和你一樣有個性。但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如果這能被算作個性的話,那也隻是一種安全的個性。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是對個性的一次重新思考)3

你通過球鞋與樂隊,把自己同一些人區别開來,但與此同時,你又把自己和另一些人圈在了一起。

一直到這裡,我們談論的所有個性,都與外在物有關。這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天然地存在某種有個性的服裝,隻要你穿上它,就會成為有個性的人;好像天然地存在某種有個性的音樂,隻要你愛上它,就能變得個性十足。

而事實上,這種外在物存在嗎?在我看來,沒有任何一種外在物是天然有個性的,個性永遠是相對于共性而存在的,它和商業與流行沒有任何本質的關聯。

在學生時代,每個人都穿着看上去一模一樣的校服。在我上高中那會兒,有的同學在校服上衣的背面畫上動漫的圖案,有的在衣服上繡字或者貼上買來的小牌子,還有的刻意将一條褲腿卷上一小半……這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跳出共性,體現自己的個性。

如果沒有校服這層共性,個性是體現不出來的。而改造校服之所以能體現出學生的個性,是因為這裡加入了獨特性與創造性。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是對個性的一次重新思考)4

在《文學閱讀指南》裡,文學批評家特裡·伊格爾頓寫道:

麥克白夫人之為麥克白夫人,是因為她兇悍的野心和驚人的意志力,而不是因為她會受苦、大笑、傷心、打噴嚏。這些是她和人類這一物種中的其他人共享的,不是她本人的特質。

也就是說,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夫人之所以是一個有個性的人物,不是因為她擁有那些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共性,而是因為她有着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拿“蘋果教父”喬布斯來舉例,喬布斯從來不是因為愛穿牛仔褲和黑色毛衣而具有個性的,他的個性在于他的獨創性,在于他所設計的蘋果産品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隻要經濟條件允許,任何人都可以買到牛仔褲和黑色毛衣,你甚至可以買和喬布斯完全一樣的品牌。不過即便人們這樣做,也不會擁有個性,因為個性不是花錢就能買得到的。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是對個性的一次重新思考)5

真正有個性的永遠是獨創性。因此,有個性的是在音樂中加入了創造性的某個搖滾樂隊,而非他們的歌迷。因為聽歌這件事門檻很低,你喜歡聽,我也喜歡聽,但為音樂加入獨創性則是一件門檻很高的事。

王小波在《蘇東坡與東坡肉》裡提到:

古時候有位書生,自稱是蘇東坡的崇拜者。有人問他:你是喜歡蘇東坡的詩詞呢,還是喜歡他的書法?書生答道:都不是的,我喜歡吃東坡肉……東坡肉炖得很爛,肥而不膩,的确很好吃。但隻為東坡肉來崇拜蘇東坡,這實在是個太小的理由。

王小波的意思是做事别搞錯重點,在追求個性這件事上,很多人也搞錯了重點。你想要像某位歌手一樣有個性,該學的是他對待音樂乃至人生的态度,而非他的穿衣打扮;你要學喬布斯,該學的是他的創新性,而不是他的暴脾氣。前者才是個性,後者則是很容易達成的共性。

撞衫後最尴尬的瞬間(是對個性的一次重新思考)6

即便是認為麥克白夫人很有個性的特裡·伊格爾頓,也明白如果一個人隻在乎脾氣、性格這種外露的個性,那實際上“沒有哪種個性是一人獨有的”,因為“所謂個性,其實隻限于一定程度”。

伊格爾頓寫道:“很遺憾,無論多麼一觸即跳、睚眦必報、逞兇鬥狠的人也能找到同道。因為,從本質上說,人和人之間的差别并不是那麼大……我們有很大的相似性,因為大家都是人。”

正因為大家都是人,因此不管是在脾氣上,還是在穿衣品味上,我們總能找到相似者。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追求個性,不要那麼在意外在物,而應該去關注内在的創造性。你買了什麼衣服,聽了什麼音樂,永遠沒有你做出了什麼成就,更加有個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