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高山流水琵琶解析

高山流水琵琶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23:31:30

文/門田

高山流水琵琶解析(閱讀II沖冠一怒為紅顔)1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恸哭六軍俱缟素,沖冠一怒為紅顔。

紅顔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窦家,侯門歌舞出如花。

許将戚裡空侯伎,等取将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绮。

夢向夫差苑裡遊,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隻有淚沾衣。

熏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

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座客。

座客飛觞紅日莫,一曲哀弦向誰訴?

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

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将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

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便索綠珠圍内第,強呼绛樹出雕欄。

若非将士全師勝,争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

蠟燭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

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

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

教曲伎師憐尚在,浣沙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

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當時隻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盡延緻。

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支細。

錯怨狂風揚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徑塵生鳥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裡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為君别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圓圓曲》出自明末清初一代著名詩人和學者吳偉業之手,他既是崇祯年間的進士,為翰林院編修,官至左庶子,為明臣子。後來又親身曆經改朝換代,郁志事清,終不得展其翼翅。因為政治和身世之故,吳偉業的詩多歌詠明清之際時事,感時傷懷,抒發心緒。而《圓圓曲》則是這類詩作的代表之一。

吳梅村對陳圓圓的逸事有耳聞目睹,加上他又留心于稗史的搜求撰述,因而寫起來得心應手,豐潤明麗,使人沉浸其中。通過明朝名妓陳圓圓的颠沛流離,幾經易主,反映了明末的亂世風雲及興亡大事。

明末清初頗有幾個風塵名妓為古今士林所墨染不辍,李香君的凄豔剛烈,有清初孔尚任為之譜成《桃花扇》,演繹其柔其骨其氣節。董小宛的奇麗流離,更是新賦舊詩趨之若鹜,種種傳奇,流散于世。有冒辟疆親撰《影梅庵憶語》回憶他們的愛情生活。柳如是有近人陳寅恪為之寫成巨著《柳如是别傳》。

據本詩講,陳圓圓是蘇州人,小名叫嬌羅绮,曾經入選皇宮,但明目皓齒無人憐惜,又複出宮,為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所得為家中歌姬,在宴席上驚鴻照影般與吳三桂一見鐘情。田遂贈圓圓為吳的小妾,又因李自成起義軍逼近北京城,吳三桂被軍書催走,圓圓被起義軍所俘。當時任遼東總兵的吳三桂聞之大怒,“沖冠一怒為紅顔”。降清領兵入關,撲滅了起義軍的熊熊火焰。

吳梅村通過諷喻的手法,把一個為了個人感情而置國家與民族于不顧的“多情英雄”付諸筆端。而把一個身不由己,凄婉幽怨任人擺布的弱女子的哀音流傳于世。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稱吳梅村的風格:“格律本乎四傑,而情緒為深,叙述類乎香山,而風華為勝。”且文辭清麗,音節調諧,即委婉含蓄,又沉着痛快,構成吳氏詩歌特别是七言歌行的藝術特色。

《圓圓曲》全詩分為四部分,前八句為第一部分,作家一開首便用典故來交代整個人物故事的大背景,“鼎湖當日棄人間,”用《史記.封禅書》的典故,說明明朝末年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在起義軍的氣勢威逼下在北京景山自缢身亡之事。“破敵收京下玉關”說得是吳三桂投降事清并撲殺起義軍收複北京城的史詩。

詩人用這兩句交代了當時的整個時代風雲,變亂流離,烽火狼煙。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正是在這種四面楚歌之際,身為明朝重臣的吳三桂卻“沖冠一怒為紅顔”。這句話是全詩最精彩之筆,而得以流傳後世。“英雄”率兵百萬浩浩蕩蕩,氣貫長虹。其出發點并不是為了瞬息覆亡的國家,而是為了一位美豔款款的女子。盡管他說自己是“哭罷君親再相見”。但他引狼入室的叛徒行徑卻不攻自破。詩人在這裡已将自己的思想傾向體現出來了。

“相見初經田窦家”至“散關月落開妝鏡”為第二部分,也是本詩的核心部分。主要描摹吳陳二人的愛恨離合。陳圓圓本是蘇州的風塵女子,但是她像采蓮女西施一樣曾經入主宮闱。“夢向夫差苑裡遊,宮娥擁入君王起”。但又因為“熏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據史書講,當時的田貴妃倍受皇帝寵愛,其父田弘遇氣焰煊赫,不可一世。圓圓雖然入宮,但皇帝朱由檢當時感慨國家存亡之際,無心面對閉月羞花的美人,因而她再度落入田弘遇之手。

“座客飛觞紅日莫,一曲哀弦向誰訴?”陳圓圓雖然過着歌台舞榭,行雲流水般繁華富貴的日子,但内心的凄苦卻無人訴說。所以當她碰上白皙通後吳三桂時便芳心大動,一往情深。無奈邊關告急,聚少離多。“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将人誤。相約恩深相見難,”都表現了這種“感時花濺淚,狠别鳥驚心”的情緒。

“一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便索綠珠圍内第,強呼绛樹出雕欄。”說明起義軍攻占北京,陳圓圓為起義軍劉宗敏所得之事。這裡幾處用典用晉石崇之妾綠珠被趙王倫黨徒孫秀強奪之事,說明陳圓圓命運多舛,幾遭離亂。绛樹,指漢末舞姬,這裡也指陳圓圓。“若非将士全師勝,争得蛾眉匹馬還。”正是吳三桂的棄家國于不顧,才是陳圓圓安然匹馬歸來。雖然雲鬓散亂,紅顔衰殘,但是“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美人在行軍途中,征戰之際,對鏡帖花黃,精心裝扮自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精心刻畫,更加表明了吳三桂這個“英雄”的狹隘和卑劣。他刻骨銘心的愛情建立在國破家亡,人民失所的基礎上,怎麼可以流芳百世呢?

第三部分“傳來消息滿紅鄉……無邊春色來天地。”寫圓圓家鄉的人們聞知這一段風流韻事地反響。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家鄉的女伴隻看到如今的陳圓圓顯貴四方,卻不知十年來她所遭受得種種苦難。

“當時隻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盡延緻。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支細。”在作家看來陳圓圓确實受聲名所累,惹得豪門貴戚争相據為己有,才是她身不由己,飽經滄桑腰肢轉細……她隻受了一斛珠地賞賜卻引來萬斛飲不盡地哀怨凄涼。她雖然得以與吳三桂暫時團圓,但命運流離,人生無常,落花流水一般稍縱即逝。

“錯怨狂風揚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寄托了詩人對一代名妓陳圓圓命運深切地同情。

最後一部分,詩人直抒胸臆,流露出對吳三桂這個因女人而名氣大增,聲名遠播得“英雄”地鄙夷。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吳三桂在他一家三十餘口慘遭殺害,國家覆亡之際,卻因為傾國傾城的美人而受重名。那麼他和當年因迷戀采蓮女子西施而喪國的吳王夫差有什麼區别呢?“一代紅妝照汗青。”更是辛辣地諷刺。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表現了民族英雄的凜然正氣,而這裡。吳三桂卻使一代風塵女子名垂青史,曆史真是可歎可笑了。

在整首詩中,詩人一直把陳圓圓比作當年的越國浣紗女西施,文中的“夫差苑”“采蓮人”“館娃”“越女”都指陳圓圓。據史書載,當年西施至吳國,夫差為之築館娃于蘇州靈台山,香徑、渫廊都是吳王夫差給西施構築得娛樂場所。然而,一瞬間,煊赫一時的吳宮花草如過眼煙雲。“換羽移宮萬裡愁,珠歌翠舞古梁州。”指的是吳三桂在國破家亡,哀鴻遍野的時刻還縱情聲色,尋歡作樂。他和當年的吳王夫差一樣難逃失敗的命運。

“為君别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吳宮曲指吳王夫差時的歌曲,據任昉《述異記》夫差時童謠“梧桐秋,吳王愁”。那麼吳宮秋當是一首悲歌。這裡指《圓圓曲》,詩人說這首新的悲歌将會像漢水一樣向東南日夜不息流淌一樣,為世人所傳頌不已。詩人在整首詩結尾再一次流露了亂世風雲之際對吳三桂這個“英雄”的悲歎和諷刺。

清末詩人林昌彜在《射鷹樓詩話》雲:“七言古學長慶體,而出以博麗,本朝首推梅村。”本詩确實風格和叙述筆調師唐代長慶體詩人白居易《長恨歌》。而其語言流利暢達,感情婉轉纏綿,心理活動描摩細膩逼真,故事情節哀豔曲折,與《長恨歌》有異曲同工之妙。再加上行文如行雲流水,揮灑自若,又兼有民族特色,更顯得風清月朗,哀豔動人。使史實和韻事渾然一體,讀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不愧是一代名士上乘之作。

高山流水琵琶解析(閱讀II沖冠一怒為紅顔)2

作者門田:天蠍座。洞見世界,記錄日常,忠于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