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硬盤維修電子書

硬盤維修電子書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50:47

硬盤常見故障維修詳解

在日常使用電腦的過程中硬盤出現故障的幾率是比較高的,通常會表現為硬盤不啟動、

硬盤出現壞道、硬盤異響、硬盤盤片不轉這四大故障。

2.1硬盤不啟動故障維修

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硬盤不啟動的故障。硬盤不能啟動大都是由于硬盤

上的主引導記錄、引導記錄、三個系統隐含文件出現錯誤導緻的,在啟動電腦的過程中,若

是硬盤不能啟動,就不能進入系統,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硬盤不啟動這一故障。

2.1.1硬盤啟動過程

在電腦的BIOS自檢确認所有的硬件連接正确後,硬盤開始啟動。首先硬盤根據CMOS

設置的參數,硬盤将磁頭定位在物理扇0柱0面1扇上,接着先後讀取扇區結束标志55AAH、

主引導記錄MBR、硬盤分區表HDPT。

接着根據硬盤分區表提供的數據,硬盤将磁頭定位在活動分區的引導扇上(一般為物理

扇0柱1面1扇),并先後讀取扇區結束标志55AAH、操作系統參數。

根據操作系統參數,讀取文件分配表FAT和系統文件,最後從硬盤讀取系統啟動所需

文件,自動對windows系統進行初始化,自動讀取windows的注冊表文件,直到桌面最終

出現,啟動完畢。

2.1.2硬盤不啟動故障分析

硬盤無法啟動故障屬于硬盤故障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故障,引起硬盤無法啟動故障的原因

非常多,硬盤無法啟動故障的原因可能有;

(1)CMOS設置錯誤

(2)硬盤數據線等連接松動

(3)硬盤控制電路闆

(4)主闆上硬盤接口電路

(5)硬盤盤體内部的機械部位問題

(6)硬盤的引導區損壞

(7)硬盤壞道導緻電腦系統文件損壞或丢失

(8)硬盤分區表丢失或損壞

(9)硬盤感染病毒

(10)硬盤被邏輯鎖鎖住等

總體來說,硬盤無法啟動故障主要由三方面引起:硬件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引導

區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和硬盤壞道或系統文件丢失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等幾種情況。

2.1.3硬件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處理

由于硬盤數據線等連接松動、硬盤控制電路闆、主闆上硬盤接口電路或者是盤體内部的

硬盤維修電子書(硬盤維修技術2)1

機械部位出現故障,造成的硬盤無法啟動,通常在開機後,屏幕中的“WAIT”提示停留

很長時間,最後出現“ResetFailed(硬盤複位失敗)”或“FatalErrorBadHardDisk(硬盤

緻命性錯誤)”或“HDDNotDetected(沒有檢測到硬盤)”或“HDDControlError(硬盤控

制錯誤)”等提示。

對于硬盤的硬件或連接故障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檢修:

(1)若開機後,屏幕中的“WAIT”提示停留很長時間,最後出現錯誤提示故障。首

先檢查CMOS中是否有硬盤的數據信息,由于現在的主闆BIOS都是開機自動檢測硬盤,

所以如果CMOS中沒有硬盤數據信息,則是主闆BIOS沒有檢測到硬盤(如主闆BIOS不能

自動檢測硬盤,請手動檢測)。

(2)如果BIOS檢測不到硬盤,則接着聽一下硬盤發出的聲音,如果聲音是:“哒…哒…

哒……”然後就恢複了平靜,一般可以判斷硬盤大概沒有問題,故障原因可能在硬盤的設置

或數據線連接或主闆的IDE接口上。接着檢查電腦中是否接了雙硬盤,硬盤的跳線是否正

确,檢查硬盤數據排線是否斷線或有接觸不良現象,最好換一根好的數據線試試。如果數據

排線無故障,檢查硬盤數據線接口和主闆硬盤接口是否有斷針現象或接觸不良現象,如有斷

針現象,請接通斷針。如沒有将硬盤換一個IDE接口或在主闆上接一個正常的硬盤來檢測

主闆的IDE接口是否正常。

(3)如果硬盤發出的聲音是“哒…哒…哒……”,然後又是連續幾次發出“咔哒…咔哒”

的聲響,則一般是硬盤的電路闆出了故障,重點檢修硬盤電路闆中的磁頭控制芯片;

(4)如果硬盤發出“達、達、達”或“吱、吱、吱”之類的周期性噪音,則表明硬盤

的機械控制部分或傳動臂有問題,或者盤片有嚴重損傷,這時可以将硬盤拆下來,接在其他

的電腦上進一步判斷,在其他電腦中通過BIOS中檢測一下硬盤,如果檢測不到,那就可以

斷定是硬盤問題,需要檢修硬盤的盤體(檢修盤體一般需要超淨間環境)。

(5)如果聽不到硬盤發出的聲音,用手觸摸硬盤的電機位置,看硬盤的電機是否轉動,

如果不轉,則硬盤沒有加電。接着檢查硬盤的電源線是否連接好,電源線是否有電,如果電

源線正常則是硬盤的供電電路出現故障,進而檢測硬盤電路闆中的供電電路元器件故障,如

圖2-1所示硬盤供電電路。

硬盤局部供

電電路

圖2-1硬盤的供電電路

2.1.4引導區問題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處理

對于啟動時,硬盤出現如下錯誤提示:

(1)“DiskBootFailure,InsertSystemDiskAndPressEnter”

(2)“InvalidSystemDisk”

(3)“ErrorLoadingOperatingSystem”

(4)“Non-SystemDiskOrDiskError,ReplaceandStrikeAnyKeyWhenReady”

硬盤維修電子書(硬盤維修技術2)2

(5)“InvalidDriveSpecification”

(6)“MissingOperatingSystem”

(7)"Invalidpartiontable"等。

一般是硬盤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有錯誤,當指定了多個自舉分區(隻能有一個自舉分

區)或病毒(一種具有隐蔽性破壞性傳染性的惡意代碼)占用了分區表時,将有上述提示。主

引導記錄(MBR)位于0磁頭/0柱面/1扇區,由分區格式化時生成。MBR包括主引導程序、

分區表和結束标“55AA”,共占一個扇區。主引導程序中含有檢查硬盤分區表的程序代碼和

出錯信息、出錯處理等内容。當硬盤啟動時,主引導程序将檢查分區表中的自舉标志。若某

個分區為可自舉分區,則有分區标志80H,否則為00H,系統規定隻能有一個分區為自舉分

區,若分區表中含有多個自舉标志時,主引導程序會給出"Invalidpartiontable"的錯誤提示。

對于以上情況最簡單的維修方法就是使用備份過的分區表覆蓋現在的分區表,或重建分

區表。可以使用DiskGenius維修軟件或用winhex維修軟件進行修複。

對于引導區故障造成的硬盤無法啟動可以根據故障提示進行檢修,如表2-1所示。

表2-1引導區故障

故障提示信息故障分析解決方法

開機後屏幕顯示:“DeviceError”,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重新設置硬盤參數,
然後又顯示:“Non-SystemDiskOrCMOS中的硬盤設置參數丢并檢測主闆的CMOS
DiskError,ReplaceandStrikeAnyKey失或硬盤類型設置錯誤等造電池是否有電。
WhenReady”,提示硬盤不能啟動,成的。 用軟盤啟動後,在系統盤符下輸入“C:” 按Enter鍵,屏幕顯示:“InvalidDrive Specification”,系統不認硬盤

屏幕顯示“ErrorLoadingOperating硬盤引導系統時,讀取硬使用MHDD進行修複。
System”或“MissingOperating盤0面0道1扇區中的主引導 System”提示信息。程序失敗。一般原因為0面0
道磁道格式和扇區ID邏輯或

物理損壞,找不到指定的扇區

或分區表的标識“55AA”被改

動,系統認為分區表不正确。

顯示“InvalidDriveSpecification”該故障是由于操作系統

使用DiskGenius等 提示信息。找不見分區或邏輯驅動器,由軟件恢複分區表即

于分區或邏輯驅動器在分區可。

表裡的相應表項不存在,分區

表損壞。

屏幕顯示“InvalidPartitionTable”提示

信息。

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

盤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有

錯誤

使用DiskGenius

或winhex修複。

2.1.5壞道或系統文件丢失引起的無法啟動故障處理

由于硬盤有物理壞道或系統文件丢失等造成無法從硬盤啟動,通常開機自檢通過後,開

始啟動系統,接着出現“藍屏”、死機、提示某個文件損壞或數據讀寫錯誤或開機檢測時提

示“HDDControllerError(硬盤控制器故障)”或“DISK0TRACKBAD(0磁道損壞)”等

故障現象。

由于硬盤出現壞道,而存放在壞道處的系統文件在啟動系統時,無法調用,造成啟動時

出現“藍屏”或死機或錯誤提示信息。對于硬盤的壞道,可以使用THDD、MHDD等軟件進行

修複。

2.2硬盤壞道故障維修

硬盤壞道是硬盤故障中的常見故障點。硬盤壞道一般表現為高級格式化有“壞簇”(Bad

Clusters),SCANDISK等工具檢查時發現有“B”标記,用MHDD工具掃描時有“紅綠塊、?、

X”标記,或用某些檢測工具檢測時發現有“扇區錯誤提示信息”等。如果在某個扇區中存

儲512Bytes的數據有任何一個字節不能被正确讀寫,則這個扇區為壞扇區Badsector。除

了存儲512Bytes外,每個扇區中存儲的數十個Bytes信息,包括标識(ID)、校驗值和

其它信息,這些信息任何一個字節出錯都會導緻該扇區變為“Bad”。

對于硬盤壞道這一常見的故障,有兩個硬盤缺陷表與其息息相關,它們就是永久缺陷表

P_List和增長缺陷表G_List,通常簡稱為P表和G表。

2.2.1深入認識P表和G表

我們知道,硬盤存儲數據在盤片表面,它的容量很大,數據密度也很大,而硬盤在使用

的過程中和生産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産生壞道、不穩定的扇區等損傷,無論是由于誤操作

或者是意外或者是器件老化等原因。另外,對于一部計算機來說,數據時最重要的,而這些

不穩定的扇區和壞道嚴重威脅着硬盤的數據安全,它們會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甚至損壞數

據。為此,硬盤設計了兩個硬盤缺陷表來處理這些出現缺陷的磁道或扇區,這兩個表就是永

久缺陷表P-list和增長缺陷表G-list,用于記錄及修複硬盤的缺陷扇區,使硬盤工作時不會

在缺陷扇區裡讀寫數據,防止數據的損壞。

1.永久缺陷表P-list

永久缺陷表我們一般稱為是工廠壞道表,簡稱P表,嚴格來說應該稱為永久壞道表或

原始壞道表,它是用于記錄工廠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壞道的,壞道加入P-list不會影響硬盤的

讀寫性能。

硬盤廠家生産盤片的過程極其精密,且盤片的數據存儲密度越來越大,但是很難做到

100%的完美,硬盤的盤片上多少會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廠家在一個盤出廠前都會把所有的

硬盤進行一次低級格式化,在低級格式化過程中系統将會自動找出盤片上的缺陷壞道(defect

track)和缺陷扇區(defectsector),并将找到的這些缺陷記錄在永久缺陷表P-list中,并且

還會在對這些壞道和壞扇區編号過程中,跳過(skip)這些缺陷部分,讓用戶永遠不會用到

這些缺陷扇區或壞道。這樣用戶在分區、格式化、檢查工購買的硬盤時,很難發現有壞道或

壞扇區的問題了。一般,一塊硬盤的P表中能夠記錄幾百到幾萬的盤片缺陷信息,若想查

看硬盤的P表記錄信息,對于不同的硬盤都會有針對性的軟件,因為不同的硬盤指令集不

同。另外,SCSI硬盤可以找到多種通用的軟件來查看P表。

2.增長缺陷表G-list

增長缺陷表簡稱G表,用于記錄硬盤使用過程中由于磁介質性能變弱而引起的壞道,

并将壞扇區重新向到好扇區,将壞道加入G-list對該扇區的對硬盤的運行速度是有一定的影

響。

目前,市場上的大容量硬盤層出不窮,而對于一個大容量的硬盤來說,發現一個缺陷扇

區(defectsector)的概率實在很大,而商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了一個自動修複機制,

叫做AutomaticReallcation。當硬盤出現壞道或者壞扇區之後,用了某修複軟件進行修複後

“消除”了一些壞道,其實就是運行了硬盤的這個自動修複機制的結果(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目前有很多的硬盤都會有這樣的功能,這個功能就是在對硬盤的讀寫過程中,如果發現一個

缺陷扇區,硬盤系統則自動分配一個備用扇區替換該扇區,并将該扇區及其替換情況記錄在

G表中。這樣一來,少量的缺陷扇區對用戶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了。

硬盤維修電子書(硬盤維修技術2)3

2.2.2硬盤缺陷表如何處理壞道或壞扇區

我們知道硬盤的盤片全部扇區分為三個部分,固件區、工作區、保留扇區,如圖2-1所

示,固件區位于盤片外邊緣處,保留區位于盤片内圈,工作區位于固件區和保留區的中間部

位。固件區和保留扇區普通用戶是沒辦法操作的,硬盤的實際扇區數比我們看到的硬盤标

簽上标定的要大,其中一部份用于存儲硬盤的固件,一部分是用戶存儲數據的區域(工作區),

也就是硬盤标定容量的扇區,剩下的就是保留區,實際上硬盤上并不會物理劃出一個保留區

域,隻是在工廠生産時标定了全部的有效扇區,而硬盤的容量是小于其實際扇區總數的,在

固件裡定義了硬盤的容量,超過硬盤容量的那些扇區我們就姑且把它稱為保留扇區。如圖

2-2所示。

固件區

工作區

保留扇區

圖2-2磁盤保留扇區

固件區和保留扇區普通用戶是沒辦法操作的(除非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軟件),硬盤的實

際扇區數比我們看到的硬盤标簽上标定的要大,其中一部份用于存儲硬盤的固件,一部分是

用戶存儲數據的區域(工作區),也就是硬盤标定容量的扇區,剩下的就是保留區,實際上

硬盤上并不會物理劃出一個保留區域,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實際應用中總會發現硬盤的标

注容量總是要大于我們實際使用容量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壞道的産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生産過程中産生的缺陷扇區,二是使用

過程的産生的缺陷扇區,硬盤設計的這兩個壞道表(P表和G表)就是用于分别識别和處理

硬盤的兩種不同的壞道的。

對于硬盤設計的這兩個壞道表來說,處理壞道無外乎兩種方法,一種是隐藏法,另一種

是替換法。其中隐藏法是針對于P表來說的,而替換法是針對于G表來說的。下面我們來

具體的看看這兩個壞道表到底是如何來處理壞道的。

如圖2-3所示,某硬盤出現壞道,壞道還沒有加入到P表或G表的情況,圖中可以看

到LBAn為壞扇區,工作區的LBA是從固件區後的LBA0一直連續标注到硬盤的最大工作

扇區LBAmax,LBAmax以後的扇區就是保留扇區了。

迅捷PDF轉換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