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高速路通家門口,是巍山人民期盼已久的夢想。如今,随着大臨鐵路的運營通車,過境高速項目全面推進,一個個夢想正在這裡,慢慢變成現實……
深秋時節,走進雲南省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南诏古城在散發着獨有的魅力,青瓦白牆間總能帶給人一絲甯靜的氣息。與古城的靜相反,載着旅客疾馳而過的動車、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的機器轟鳴聲,把巍山分成了動、靜兩半。
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位于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處哀牢山和無量山上段,境内河谷、山地、盆地相間。過去,這裡作為南方陸上絲綢之路要沖和茶馬古道重鎮,曾長期是滇西的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中心。
然而,随着時代不斷進步發展,曾經的光輝卻漸漸失去了色彩,轉而變成“境内無高速公路、無鐵路、高速出行方式缺乏”的真實映照。交通的“死角”,成了制約巍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
可即便如此,巍山人民追逐交通建設的夢想從未停止。2015年12月,起自大理,經巍山、雲縣,終至臨滄市臨翔區的大臨鐵路開工建設,巍山人民心中那些個“夢”,瞬間如熱浪般被燃起。
巍山跨入“高鐵時代”
經過鐵路建設者多年來的艱苦奮戰,2020年12月30日中午12時52分,随着一聲汽笛長鳴,大臨鐵路首列到站巍山站列車“和諧号”D8127次動車,緩緩駛入巍山站台。巍山,正式跨入“高鐵時代”,期盼已久的夢想終得實現。
鐵路的開通,使巍山結束了交通運輸環境單一、運輸條件落後的面貌,優化了區域間資源配置,也推動着旅遊、水電、礦産等資源深度開發,為巍山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開了全新篇章。
通車的那一天,人們載歌載舞,共同迎接列車的到來。對于巍山人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它為巍山人民帶來了一個全新時代。
有了高鐵,由巍山北上至大理市的時間由過去的一個半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到昆明的時間由過去的5小時縮短至2個半小時……為巍山32萬群衆及周邊地區群衆帶來出行便捷的同時,也拉近了外出務工人員與家鄉的距離。
今年54歲的字汝民是雲南省非遺傳承人,他長期從事非遺文化傳承工作,經常四處奔波展演。對于家鄉的變化,他體會頗深。“以前從巍山上昆明,得坐3天的車,如今乘坐動車,不到3小時就能到達,變化真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鐵路拉動巍山經濟社會發展
當然,除了出行更快速、便捷,大臨鐵路的開通也為巍山經濟社會發展,打開了一扇封閉已久的窗。
大臨鐵路作為雲南省“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的重要通道,不但是中緬國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我國西南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沿邊少數民族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通道。鐵路開通推動了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産要素向巍山彙集,巍山過去發展的“死角”,變為了現在的前沿。
巍山縣搶抓大臨鐵路建成通車的機遇,緊緊圍繞把巍山建設成為“曆史文化名城樣闆、文教科創新城、民族團結進步标杆”的定位,着力打好特色農業升級戰、工業經濟突破戰和現代服務立體戰。如重點打造1個“百億級”旅遊文化支柱産業,全力做強核桃、肉牛2個“五十億級”優勢産業,堅持做優紅雪梨、中藥材、礦電3個“十億級”支撐産業等。
作為南诏國的發祥地和故都、紅河發源地,巍山境内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境内擁有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巍山古城,有中國名小吃之鄉、中國民間紮染藝術之鄉、彜族打歌之鄉的美譽和“中國最佳魅力旅遊名縣”稱号,吸引衆多遊客前往觀光旅遊。
時光冉冉,距大臨鐵路開通已近一年時間,目前巍山站共發送旅客達23.5萬人。為更好地服務旅客,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正積極對接地方政府,在大臨鐵路開展“坐高鐵遊雲南”活動,精準靈活調整運力,讓動車帶來雲嶺大地更多風景。
坐上高鐵去品巍山小吃、聽非遺彜族音樂、住百年曆史民宿……“動車時代”的到來,是巍山打造高效交通系統的一個縮影,當下,巍山縣加快推進大南高速(巍山段)建設,抓緊彌巍、巍鳳等高速項目前期工作,産業發展欣欣向榮……這道新時代的“南诏之門”正在緩緩打開。
雲南網記者 夏方海 通訊員 萬乘裡/文 王一翔/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