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最喜歡看的電視劇?聚焦老年題材的電視劇《老閨蜜》前不久在央視8套播出,收視表現優異,該劇在網絡平台的播放量和話題度也名列前茅談及該劇取得成功的原因,于日前在京舉辦的電視劇《老閨蜜》專家研讨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申積軍表示:“《老閨蜜》是以老人為核心,以家庭為中心,以家庭、事業、友情、愛情為主題的現實題材劇,憑借年輕态的老年生活、歡快的輕喜劇叙事、溫暖的情感治愈, 《老閨蜜》刷新了觀衆對老年題材的認知”,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老奶奶最喜歡看的電視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聚焦老年題材的電視劇《老閨蜜》前不久在央視8套播出,收視表現優異,該劇在網絡平台的播放量和話題度也名列前茅。談及該劇取得成功的原因,于日前在京舉辦的電視劇《老閨蜜》專家研讨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申積軍表示:“《老閨蜜》是以老人為核心,以家庭為中心,以家庭、事業、友情、愛情為主題的現實題材劇,憑借年輕态的老年生活、歡快的輕喜劇叙事、溫暖的情感治愈, 《老閨蜜》刷新了觀衆對老年題材的認知。”
電視劇《老閨蜜》以5位剛退休女性的生活現狀為主線,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态度為主軸,真實描寫了現實社會下老年人面對養老、家庭、事業的心路曆程,向觀衆展示了5位剛退休女性如何在曆經生活的悲歡離合後,最終開啟尋找生命新價值的旅程。研讨會上,主創人員、播出平台及多位業界專家學者圍繞電視劇《老閨蜜》的創作立意、拍攝過程、題材創新、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讨。
星咖特購集團董事長、電視劇《老閨蜜》出品人王博分享了創作初衷:“現在的影視劇行業中,老年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少,但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現實。如何讓老年人擁有健康、豐富的晚年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創作這部劇的初衷。”《老閨蜜》導演喬梁說,“通過這部作品,我們想告訴大家,其實年齡大了沒有那麼可怕,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的精彩。”
劇中,王馥荔、潘虹、宋曉英、許娣、吳冕5位演員的精彩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她們诠釋的“老閨蜜”每個都個性鮮明,無論是王馥荔飾演的失獨老人梅姨、潘虹飾演的優雅迷人的艾琳、宋曉英飾演的少女心爆棚的宋老師還是許娣飾演的退休醫生劉大夫、吳冕飾演的家庭主婦紅姐,每個人物都成為當下中國老年群體的鏡像。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評價該劇是“溫暖現實主義的一部力作”,“作品直面社會生活現實的各種沖突和矛盾,比如老年人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職業生活的各種困難,其主調是溫暖的、溫情的,給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是追求真善美的,是追求光明和未來的。”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認為,該劇實現了“老年美感”創新:“電視劇不會從社區和社會學的角度關注老年人的生活,但它從美感上能夠改變大衆已有的對老年生活的看法,創造出一種新的‘老年美感’ ,展現了老年人的世界觀、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老年人享受生活、追求新生活的嶄新面貌。”
關于角色塑造,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研究員丁亞平表示:“這幾個老演員有氣質、有魅力,她們有高超的技巧,将角色塑造的視角建立在演員的自然條件之上,但又賦予人物曆史感、生命感,努力尋找創作的自我感覺,将爐火純青的表演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結合,把平常鄰裡的老年人物生動地帶進了劇中,展示了藝術家獨創高超的水準。”中國藝術報社總編輯康偉從作品的老年叙事、女性叙事與青春叙事3個維度對作品進行了剖析,他認為:“作品喜劇風格很突出,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老年女性題材的電視劇以喜劇風格作為外殼,它的内裡仍是強烈的人文關懷,不僅是關于老年人的,更是關于人和家庭的,特别是關于家庭倫理、傳統美德、陪伴、相互成就、真善美的。”
在作品主題方面,《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認為:“拍攝這樣一部作品是有風險的,‘銀發經濟’這幾年被商家關注到了,但在電視劇領域還很少,然而稀缺并不一定真正能被市場認可。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打動我,是因為它探讨了自我内心的發現、自我成長的發掘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樣一種題旨不受年齡限制。 ”圍繞作品題材,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王海洲認為:“題材問題在近些年來的電視劇創作中表現比較突出。網絡媒體興起後,許多創作者一直在追求網感和青春氣息,青春偶像劇等在一段時間内占領了熒屏。這些年有所變化,反映現實生活的劇不斷湧現,但中老年題材的演員和角色在劇中沒有得到應有的位置。老年人在劇中要麼陷入婆媳糾紛,要麼陷入贍養問題等。社會生活中的确有這些問題,不能不正視,但有些作品沒有全面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各個群體,對于老年題材有所忽略,《老閨蜜》在這方面有創新。”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戲劇文學系主任李勝利認為,這一題材可以繼續深挖,推出系列作品,融媒體時代特别強調跨媒介改編,能讓作品從品牌成為作品系統,可以效仿已有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開掘。
關于作品的社會價值,中國視協名譽主席趙化勇表示:“該劇從一個側面回答了如何看待、處理步入老齡社會之後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老年人的婚姻問題、與子女相處的問題等。”《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認為:“真正想為老年人好好寫戲,鏡頭聚焦在老年人身上的作品不多。如果把老年群體的戲寫好了,能推出更多好看的文藝作品,這也是為老齡化社會進程中解決老人面臨的問題作出了貢獻。”
作者:範雪嬌
來源: 《中國藝術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