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russia?文/鄭偉凡 本文選自知乎日報其實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俄羅斯”一詞來自于“羅斯”在長久的外文翻譯中,“羅斯”、“羅斯國”、“基輔羅斯”、“俄羅斯”等名字常常混為一談,下面就詳細解釋這些名字的由來和區别,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什麼是russia?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文/鄭偉凡 本文選自知乎日報
其實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俄羅斯”一詞來自于“羅斯”。在長久的外文翻譯中,“羅斯”、“羅斯國”、“基輔羅斯”、“俄羅斯”等名字常常混為一談,下面就詳細解釋這些名字的由來和區别。
“羅斯”
關于“羅斯”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這裡取比較公認的有兩種,分别稱為”北方論”和“南方論”。南方論說: “羅斯” 得自于從多瑙河流域遷至第聶伯河中遊露斯河(Pocb) 一帶的斯拉夫部落——波梁人 , 以 後這些波梁人又被稱為“羅斯人” 。北方論說:“羅斯”是由芬蘭語 “Ruotsi”一詞而來,是由古斯堪的納維亞語“Roods”而來, 特指槳手或乘船遠征的人(水手)。這是按照職業特征稱呼來到芬蘭地域上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維京人),這種說法也是中國曆史教材當中對于“羅斯”由來的定義。按這種說法,“羅斯”其實原本用來指外來人,東斯拉夫人稱這些“羅斯人”為“瓦良格”(意為商人),“瓦良格”這個名字大家不會陌生,正是“遼甯号”的前稱。在羅斯人征服東斯拉夫人的過程中逐漸将這個地區都稱為”羅斯“。
除了這兩種說法,還有其他一些論斷,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6世紀以前,東斯拉夫人處于氏族社會階段,血緣相近的氏族結合成部落,選舉酋長為首,一切重大事情由部落會議決定。6~9世紀,東斯拉夫人處于原始社會末期,分為許多部落。到9世紀,東斯拉夫人的氏族制度趨于瓦解,各部落逐漸組合成若幹個大部落聯盟。
在《别爾京編年史》中正式出現了“羅斯王公稱為可汗”這一說法,其中記載“羅斯”使用的是使用的是“Rhos”一詞。
“羅斯國”“基輔羅斯”
随着斯拉夫民族的興起,在公元9至12世紀出現了許多斯拉夫民族的公國。人們習慣統稱為“各羅斯公國”。
十五世紀末伊凡三世兼并整個東北羅斯地域内的各小公國 , 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羅斯民族國家 —羅斯國。這也稱之為“基輔羅斯”(Kiev Russ, 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
“俄羅斯”
十八世紀初 , 羅斯國在結束了與瑞典王國之間長達二十一年的 “北方戰争” 之後就改名為 “ 俄羅斯帝國 ”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或稱 “俄國” 。我們國家也叫其“沙俄”以同現在的俄羅斯聯邦相區别。此後俄羅斯這個開始了它的崛起之路,其後的曆史當然大家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這裡就不再往下說了。
俄羅斯的族名在中國史籍中最早出現于元-明朝之際,稱為“羅斯”或“羅刹”。當時,與俄羅斯接觸最多的還是遊牧于中俄之間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族人(外國人喜歡叫他們鞑靼)。這個地區的民族有非常明顯的文化混合,既像斯拉夫人,又像蒙古人。這些蒙古族人用蒙語拼讀文“ROCCIA”時,必須在“R”前面加一個元音才合乎規範。如果不加元音,很多人發不出“R”這個卷舌音。這個原因可能是蒙古語收到突厥語影響頗深,突厥語本族詞是不能以 l-、r- 開頭的。因此,“R”之前就加了一個“O”。滿清貴族入主中原以前,對蒙古貴族搞政治聯姻,文化上受蒙古族的影響較深。滿清政權統治中國後,蒙語的“OROCCIA”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斡羅斯”和“鄂羅斯”。直到“俄羅斯”寫進了《大清統一志》、《異域錄》和《清史稿》,才代替了“羅斯”和“鄂羅斯”等其他譯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