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約有 2700 萬聽力障礙的殘疾人,他們中的一些人因聽不清或聽不到,隻能靠畫面獲得新聞信息。
你可能也見過聾人朋友這樣「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的場景。
手語在打什麼,又有什麼規則?
像你學習其他語言一樣,手語其實也有單詞書:2019 年正式出版的《國家通用手語詞典》。
在這四本紙質書中,你能找到 8214 個常用詞的手語打法描述。在配套的 app 中,不僅有每日熱搜詞彙,每個詞彙還有視頻演示。
你會發現,手語大多打法可分為指示事物、模拟事物特征、模拟動作特征、模拟漢字,簡單又形象。當然還有這樣抽象的概念。
有了詞彙,下一步自然就是造句。如果這是「我」,這是「愛」,這是「你」,那「我愛你」怎麼打呢?我們停一下,你先試試。
「我」「愛」「你」,很簡單,和漢語一樣。
同理,這是「我」、這是「去」、這是「上海」,「我去上海」怎麼打呢?
「我去上海」,也很簡單,對不對?不對,應該是「上海」、「我」、「去」。
那如果這是「船」、這是「橋」、這是「通過」。「船從橋下過」,該怎麼打呢?
我猜,你大概率打的是這幾種。「船」「過」「橋」、「船」「橋」「過」、「橋」「船」「過」。
但都不是,應該是這樣。沒想到吧?完全跟不上。
最後一個,這是「不」、這是「去」、這是「低檔」、這是「醫院」,「别去等級低的醫院」該怎麼打呢?直接公布答案,「醫院」、「便宜的」、「去」、「不要」。
是不是特别困惑?一會兒主謂賓,像漢語;一會兒謂語後置,像日語。完全猜不透。
不過,還好我們請到專業人士為我們解開了困惑:「很簡單、漢語和手語不是同一種語言。聾人耳濡目染,習慣使用的手語是一門獨立的語言。大家用漢語思維打手語句子,這叫手勢漢語,類似中式英文」
比如把爆肚翻譯成「把肚子引爆」;幹「gān」貨翻成幹「gàn」貨,還加了奇怪的意思。
也就是說,手語是與漢語、英語、法語、俄語、日語等并列,是屬于聾人的獨立的語言,擁有自身獨特的表達邏輯。
比如讓你形容這個畫面,簡單說就是「滅火」。但形容給聾人的話,你得先打「火」,再打「滅」,因為看見火才能滅。先打「滅」,再打「火」,聾人可能覺得滅的火又着了。
再比如這個畫面,很簡單,女孩被狗叫吓到。但打給聾人,就得先打「狗」,再打「叫」,然後「女」,「害怕」,狗叫了女孩才會害怕。漢語靠聽,手語靠看,視覺邏輯非常重要。
所以,相反的,如果你猛地讓一位慣用手語的聾人朋友用漢語聊天,可能就會出現這樣颠三倒四的情況。
基于視覺性,手語還有一個很好玩的特點。當我說「樹葉」,你不知道樹葉怎麼了。我說「緩緩地」,你不知道樹葉緩緩地幹嘛,直到我說完「飄落」。單線條傳達,層層遞進。
如果是手語,就是這樣。主語、動作、狀态、方向,一個瞬間全部傳達。同樣的,「還有到處走」、「邊吃邊看書」。多線條,具有同時性。
漢語和手語差别這麼大,聾人真的能看懂新聞手語翻譯嗎?
我們先看看開頭新聞講了什麼。這是朱廣權播報的文字,是你聽到的信息。
這是手語老師打的手語,是聾人看到的信息。經過對比,你會發現一些信息都被縮略,隻打了關鍵詞。
因為播報語速過快、信息量過多、翻譯窗口小等原因,短時間内,手語翻譯老師隻能采取最簡單的方式,導緻部分信息省略,使聾人無法獲取完整信息,造成理解困難。
甚至有時候,太過專業的段落就會像這樣不翻了。
如果有充分的時間,同樣的片段手語使用者會這麼打。信息更全,也更視覺。
當然,作為視覺語言,表情和姿态也很重要。「小雨」、「中雨」、「大雨」、「狂風暴雨」,這麼打,并不利于聾人間理解。但加上表情,就更符合手語邏輯。
「走」、「路上走」、「搖搖晃晃地在路上走」、「喝醉的人搖搖晃晃在路上走」,手勢、姿态、表情,一步到位。
所以回到《國家通用手語詞典》,你會發現「挑逗」、「荒唐」、「憔悴」等很多詞都有表情描述。
當然,手語也會每年不斷更新手勢。比如健康碼就是「健康」加「掃碼」。「川普」你可以猜一下。就是捋一下标志性的發型。拜登因為實在太沒特征,所以目前沒有統一打法。
像「新冠肺炎」這種突然大規模爆發的事件,想第一時間确定打法,怎麼辦?問武漢的聾人。武漢聾人這麼打,就這麼打。
其實,我國在 12 個省市都設立了手語采集點。他們會定期通過網絡、面談等手段對聾人手勢進行深入采集,拍成視頻存檔。
之後他們會召集若幹聾人參會,通過看采集的視頻,比如像「天問一号」每個省打法都不盡相同,參會人會填寫像這樣的問卷,整理意見。認可度較高或較成熟的原生态手語語料,就會拍成視頻存入手語語料庫。
其實,我國手語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很多東西還沒有理論化。但如果你在公共場合遇到聾人朋友,除了給予必要的幫助,很多時候不投以過分的關注就已是最大的尊重。
節目最後,再教大家幾個短語,希望能在未來幾天幫到你。
來源:原創 張甲木 回形針PaperCli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