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節吃哪五紅

端午節吃哪五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3:45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1

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戴五彩繩、劃龍舟,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端午節的各種美食了。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主角,關于南北鹹甜粽之争的話題熱度每年都居高不下。南方偏愛鹹香可口的鹹粽,而北方恰恰與之相反,喜歡南方人一向鐘愛的軟糯香甜的甜粽。除了粽子之外,還有茶葉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而在江蘇、浙江一帶區域,還有吃“五黃”的習俗。

五黃的寓意

五黃指的是5種帶有“黃”字的食材,即黃魚、黃鳝、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據說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食用“五黃”寓意驅邪避暑,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家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2

吃五黃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即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征這五毒的血,吃着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别是烤鴨、苋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和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鳝、黃魚、黃瓜、鹹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主要是為了辟邪祛暑。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此時天氣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因此民間還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端午節成為一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每年端午節,尤其是杭州人,都要吃“五黃”,端午節吃五黃是杭州人過端午的習慣。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3

端午吃哪五黃

五黃一般指的是黃魚、黃鳝、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

鴨蛋黃

這裡的鴨蛋黃指的是海鴨蛋,而提到海鴨蛋,就不得不說到廣西北海的紅樹林,因為這裡産的海鴨蛋大有來頭。曾經被央視點名後,廣西北海紅樹林海鴨蛋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人們品嘗過後反響非常好,才借此機會了解到原來廣西還有這般的美味,吃過之後紛紛複購。而生産這種海鴨蛋的鴨子都是以青山綠水為家,以小魚小蝦為食,膘型又肥又大,産出的鴨蛋也都很大。并且這種海鴨蛋還有一個區别于其他鴨蛋的特點,就是一戳就會流油,金黃色的油汩汩冒出,不禁讓人流口水,吃一口流沙蛋黃,齒頰留香,不愧為端午節“五黃”之首。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4

雄黃酒

古時候,五月稱作為“毒月”,因為萬物生長,各種毒蟲、蛇、蠍都活躍起來,古人認為雄黃酒有解毒的作用,所以古時候有端午時節飲雄黃酒的習俗。而如今,雄黃酒對人體有害,不适宜飲用,所以多用黃酒代替,而黃酒性溫,能很好地調節人體的寒熱平衡。并且口感醇柔,不如紅酒一樣酸澀,也不像白酒一樣火烈,适量飲用黃酒還有益健康。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5

黃鳝

在江南一帶水質優良的水域盛産黃鳝,而黃鳝也是吃出了門道。清蒸、煲湯、炖肉怎麼做都好吃,做法簡單,鮮味十足。民間有句俗語“夏吃黃鳝賽人參”,夏天的黃鳝營養價值在夏天達到了頂峰。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響油鳝糊,有名之處就在于“響油”上,熱油倒在黃鳝表面,滋滋作響,同時響聲伴着濃郁香氣彌漫在空中經久不散。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6

黃魚

和黃鳝一樣,黃魚的魚肉非常鮮美,尤其在端午這個時期,也就理所當然被列為“五黃”之中。黃魚無論是煎炸或者清蒸味道都不錯,但像黃魚這樣魚刺少,腥味淡的魚蒸着吃味道更鮮美,營養更容易吸收。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7

黃瓜

端午佳節少不了吃肉,而作為“五黃”之一的黃瓜則剛好可以解膩,對于黃瓜不用多說,夏季正是大量上市的時候,口感脆爽,清熱敗火,尤其做成拍黃瓜,就着黃酒,搭配清蒸魚,真的是人生快哉,夫複何求。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8

端午還有哪些習俗

1、寫符念咒,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因此端午節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驅鬼的符咒。而且挂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例如說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内、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等。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9

2、懸端午三友,艾葉、菖蒲、蒜頭被稱為“端午三友”,古時,人們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而從科學的角度看,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

3、點雄黃酒祛鬼,另外,還有古時候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祛鬼的說法。端午節當天早上,婦女們便将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10

4、懸五彩線,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顔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5、飲雄黃酒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分别是黃鳝、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民間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有些地方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6、迎鬼船,迎鬼船,漢族習俗,在每年端午節,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流傳着迎鬼船的習俗。因為這一帶水淺,不能進行龍舟賽,故在五月初五這天,用紙草紮成旱船,帶着去登高、遊街,謂之""。群鬼們十有八、九是懶鬼,就上了船。遊街後在村外将旱船燒掉,為把船上的鬼燒死,不在坑害人間,使人們享受太平。

端午節吃哪五紅(端午吃五黃你知道都有哪)11

7、端午吃粽子,端午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不過在郴州蘇仙區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烏米粽的習俗。坳上烏米粽屬當地獨創具有食療效果的美味佳肴,是由山上野外的烏飯樹葉、擇子柴葉、金剛刺嫩頭、楓香樹嫩葉等十餘種能食用的樹葉将其洗淨搗碎,過濾擠汁,再浸泡在糯米中,裡面放有叉燒、鹹蛋黃等餡,清蒸出來,香味四溢,不油膩,還具有健胃消食,祛風除濕,清涼解毒之功效。

8、穿虎頭鞋,虎頭鞋,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才出生的孩子,家裡人都要給他備一雙,希望借着老虎頭的圖案驅鬼辟邪,保護孩子沒病沒災。而在江南農村有端午節讓孩童穿“虎頭鞋”的習俗,孩子穿虎頭鞋能夠身體健康,驅蚊辟邪。

9、吃初五蛋,古時,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瘟瘡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俗語有雲: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蛋。“初五蛋”指初五這天要煮蛋、吃蛋,清晨,人們采集香草、菖蒲、石榴枝、桃枝、柑橘枝等,統稱“午時草”。中午,将“午時草”與雞蛋一起煮,味道芳香。人們以煮蛋的湯水洗澡,浴後換上夏令新裝,每人再吃上兩個雞蛋,然後大人手抹雄黃粉在孩子額頭上寫的“王”字,以圖吉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