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兩人走在路上,徒弟看到前面有一個大石頭,他發愁停在石頭面前。
師傅說:你怎麼停下了?
徒弟說:師傅你瞧,這個破石頭擋住了我的路,怎麼辦呢?
師傅說:路有這麼寬,一塊石頭怎麼能擋得住去路,繞過去就好了!
徒弟說:不行,我不想繞,我想從石頭面前穿過去。
師傅略有所思:你覺得可以嗎?
徒弟:我知道不容易,但是我就想戰勝它,要鑽透它!如果我連石頭都搞不懂,怎麼能修行好?
師傅:這是兩碼事,你現在停在這塊石頭上,太執着了!
躺下來要睡覺時,你是不是總會被心裡的石頭絆住?怎麼也睡不下去、還越來越煩躁?這就對了!回想一下,睡不着的時候,是不是不斷在心裡犯嘀咕:真煩、怎麼就是睡不着啊?什麼時候才能睡?煩死了!就剩四五個小時了,還沒睡着,白天肯定又得難受......
反反複複一直沒有睡着,隻是顯現出來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問題所在,問題所在是:你在跟“問題”較勁、被石頭絆住,放不下心中的執念。季羨林說:人要放下心中的執念。如果我們能跟自己犯“嘀咕”,跟自己少糾結、少較勁,石頭還會成為你的障礙嗎?
“此類不通繞着走”是解決執念最簡單、有效,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對于失眠的朋友來說,不要跟沒睡着、沒睡好時候的表象做鬥争,隻需要另辟蹊徑—觀察呼吸,将心放在呼吸上,持續感覺呼吸,練習李宏夫老師《你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一書上的靜卧觀息法,繞開讓你焦躁、靜不下心的“大石頭”,朝着當下運作的每一刻用勁,心頭的石頭就在你持續進行中消散了,身體需要也就能放松的自然入睡。
除了容易犯嘀咕,重度失眠症一直不能康複的第二座大山:太想康複!
每當強行對自己、對内心有要求時,往往适得其反。比如:現在不要在頭腦裡想象吃胡蘿蔔的兔子。你的頭腦裡會發生什麼?這個想法、這個畫面會因為你的努力而被進一步激化和增強。
太想康複、太想好好睡一覺,是潛在的執着心不斷被激活之後的自然心理現象。你可能會很疑惑:難受我想睡覺,有錯嗎?當然沒錯,這個想法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由于這個想法關聯出一列系列的想法,這個閥門打開不是問題,問題是打開了、你關不上。
将其視為一個念頭,而非事實,是解決“太想康複”最有效的方式。“睡覺”這本身就是一個事實,倘若對它繼續要求,就會出現上面“兔子吃胡蘿蔔”的畫面。我們需要了解:事實不會因為你要求、或者不要求而改變,它隻會自然發生。而“想睡覺”這個欲望、這種念頭一旦出現,隻需将它當成是天上的雲一樣,它自會飄走。
都飄走了,還會對你有什麼影響呢?是的,飄不走、放不下,才是卡住的點。
《情緒自救》一書中靜坐觀息法,對身體上的酸癢麻痛不管不理,不參與不反應,不糾纏的心就會延伸到睡眠中,做到“放下”。每次30分鐘,每天至少兩次靜坐觀息法練習,持續至少1個月,内心得以錘煉,收獲的不止好睡眠,更是平和、平靜的心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